先说结论吧

我觉得算不算抄袭要看千秋戏与昆特牌的玩法有没有不同

不能说只要游戏里有玩牌的模式就是抄袭了《巫师》对吧?《巫师》之前不知道有多少款游戏有玩牌模式,难道要说《巫师》抄袭那些游戏吗?

所以说《巫师》只能说发明了昆特牌的玩法,并不能说它发明了游戏里玩牌的模式对吧?

先看千秋戏:

每局「千秋戏」有两人对战,「春夏秋冬」类似于扑克的「黑红花片」,玩法是将手牌与公共牌结成对子以换取点数,组成特殊牌型点数相应增加……乍一听很像我们东北的「抽王八」,又有点像德州扑克,或者日本的花牌?(不确定)

再说昆特牌,玩法就复杂多了,不但分战场,还有各种各样的天气牌陷阱牌,以及相互攻击,让我想起一款日本游戏《游戏王》不知道谁更像谁一些。

以上可以看出两种牌的玩法几乎完全不一样,我说几乎是因为关于卡牌收集这方面,还是有其相似处的……

所以我觉得说「千秋戏」是抄袭「昆特牌」在道理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不过肯定有借鉴的地方就是了。

另外作为一名老玩家想啰嗦两句,这些年看过太多的游戏公司靠著不断的炒冷饭、卖情怀糟蹋了太多的游戏招牌了,《古剑奇谭》现在算不算冷饭不好说,但是也希望烛龙在古剑之外多开发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献给玩家,不要一盘菜吃一辈子。也希望中国国产游戏行业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国产单机。

谢谢


要找灵感,真该把《山海经》好好看看,每一座山,每一种物,都该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祖先留给我们的素材太多了,每一个素材都有万古流芳的潜力,用好这些素材,讲好每一个故事,必定名利双收,而且,现代人压力太大,大部分人为了微薄的收入,少不了尔虞我诈,平时也够累,少让他们动脑筋,在故事逻辑性和画面的丰富多彩上做文章,讲貌似和生活不著边际的故事,更容易让人缓解压力,退一万步说,中国的神仙那么多,给神仙们分个三六九等也著实不错,有时候,人的故事不好讲,就讲讲神仙的故事!五千年的素材如果都讲不好一个故事,你就该知道,很多人的确很烂,他们配不上这个时代!


 

爆哥可以很肯定的说,不是抄袭。

毕竟在游戏里加入小游戏这种方法,很多游戏都在用,不能说国产游戏一用就是抄袭。

 

 

就好比荒野大镖客2里面可以玩德州扑克和21点,难道说荒野大镖客2是在抄袭巫师3吗?显然不是。

 

 

▲千秋戏历史原型

值得一提的是,千秋戏是有历史原型的,是中国最古老的纸牌博戏,叫「叶子戏」,最早出现在汉代,被认为是扑克、麻将等游戏的鼻祖。

 

 

12世纪,「叶子戏」被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了欧洲,立刻成为贵族的奢侈玩物,据说经过胜牌、惠斯特牌和桥牌多种演变,是现代扑克的起源之一。在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桥牌的发明权就归于中国。

在古剑奇谭3这样的国产仙侠游戏中,加入一个非常具有的中国文化底蕴的小游戏,根本不是抄袭,只能怪有些玩家对我们老祖宗的东西了解太少,说好听一点叫殊途同归,说句不好听的,谁抄谁还不一定...

从出发点和游戏原型上,肯定不存在抄袭了。

那么从游戏方式上是不是抄袭呢?

我们先看一下古剑奇谭3中千秋戏是怎么玩的。

游戏中在鄢陵和阳平两个地方,可以找到喜欢玩千秋戏的NPC,游戏中的卡牌采用皮影戏的风格,满满的传统元素!

牌面都是古剑1和古剑2中的主角和配角,还有场景和重要的武器,比如焚寂、晗光!

所对应的都是都是上两代游戏的经典剧情,所以对于粉丝来说,玩一把千秋戏,也是一种无限美好的回忆。

 

 

游戏玩法主要是积分胜利制,套牌分为春夏秋冬四大类,每种牌之间,依靠人物关系和各种羁绊组成对应的「对子」,有的对子甚至是5-6张牌组合而成,这样获得的积分也是最多。

甚至丢入废牌区的牌如何能组成对子,还可以提高分值,所以玩起来也非常刺激,对手随时可以翻盘。

 

巫师3昆特牌,大家就比较熟悉了,规则是利用生物的战力点数判定胜负,而且采用的是三局两胜制,所以游戏的策略性也非常强,但是和千秋戏显然是两种不同层面游戏方式,千秋细更多的是利用「结对」这个特点在开展游戏。

...

 

最后,爆哥还是想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这款国产游戏,古剑3应该还是吸取了很多古剑2失败的教训,游戏从战斗到剧情都下了很多功夫,非常有希望成为系列最佳。

抛开全程联网,实体限量这些骚操作不谈,如今还这么认真制作单机仙侠RPG的公司,真的是不多了。反正爆哥要支持一把,好让自己的儿子以后还有仙侠RPG可玩!(手动滑稽)

 

那么,身为观众老爷的你,对于古剑奇谭的千秋戏有什么看法呢?不妨留言告诉爆哥和其他小伙伴哦~

最后,记得关注一波爆哥,游戏,我是认真的!


就一个配对游戏而已,联动了古剑1,2。老玩家表示这个卡牌游戏无压力,还满足了自己的收集欲望。经验:先拿古剑1,2的主角,然后拿主角的武器,分分钟过100分,稳赢的。而且小游戏不占用太多时间,也比较娱乐。谁抄袭谁真的重要么,好玩就行。国内好不容易出一款佳作,大家少喷多鼓励吧。附上几张自己拍的感觉不错的图


谁还记得魔法门系列里面的魔幻牌 九几年代的东西了,算是你们讨论的祖宗了吧。


有抄袭成分,叫借鉴更合适吧,这一直都是编剧导演的长项。


没事儿,抄就抄呗,那开放世界这种模式又是哪家公司先开始的?现在基本都这种类型啊。只要不要抄得太离谱,抄中有变,有创新,可以接受。


这部电影挺不错,推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