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场景,无论是清末民国老照片里,还是上海滩影视剧里,都挺常见的吧?以前以为这种人力车,是中国人的发明,后来才知道,并非如此。

中国传统交通工具,有职有钱就坐轿子;生活还过得去,就骑驴子;穷人呢,也有自己的11号,靠脚走。那么,风靡一时的人力车,最初出现在哪里?

其实啊,人力车是日本人的发明。这是1891年,访问日本的俄罗斯皇储尼古拉正在体验人力车。当时,人力车出现已有20多年了。尼古拉在日本遇刺,正是两个人力车伕保护了他。这两人受到两国表彰,俄国人还给他们寄钱。直至日俄战争时,形势变化,有人觉得他们不该拿俄国人的钱了。但好像有一个,还是拿了。没办法,要过日子啊。

人力车发明没几年,就由法国人米拉引进到了上海,被称为东洋车。不过日本人的人力车,轮子太大,外面又包着铁,声音刺耳且不平。拉车的难受,坐车的也难受。看反映樱田门外之变和明治维新的电影《石榴坡的复仇》时,我真觉得主角拉车的样子,太别扭。

引入上海之后,经过租界允许,得以经营。只是它固有的毛病使得上海人不待见它。于是经过一些改进,轮子变小,加上胶外胎,这下,就平稳多了,而且,一个人拉就够了——日本的,很多都是两人协作。

有些车为了醒目、招徕顾客,将雨棚涂成了黄色,所以又叫黄包车。黄包车很快风靡上海,俨然成为一张名片。又迅速传到其它城市。这种车是上海滩电视电影里不可或缺的道具。(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