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醫平肝熄風的理論,針對相關經絡穴位,加以按摩,可以調整微血管縮舒作用,解除小動脈痙攣,疏通氣血,對於高血壓病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作用。按摩時穴位要準確,以局部酸脹、皮膚微紅爲度。

中醫健康行 名醫在身邊

降壓操

1

預備動作

在椅子或沙發上,姿勢自然端正,正視前方,兩臂自然下垂,雙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關節呈90度角,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鬆,呼吸均勻 。

2

按揉太陽穴

順時針旋轉一週爲一拍,約做32拍。此法可疏風解表、清腦明目、止頭痛。

3

按摩百會穴

用手掌緊貼百會穴旋轉,一週爲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降血壓、寧神清腦。

4

按揉風池穴

用雙手拇指按揉雙側風池穴,順時針旋轉, 一週爲一拍,共做32拍。

5

摩頭清腦

兩手五指自然分開,用小魚際從前額向耳後按摩,從前至後弧線行走一次爲一拍,約做32拍。此法功效:疏經通絡、平肝息風、降血壓、清腦。

6

擦頸

用左手掌大魚際擦抹右頸部胸鎖乳突肌,再換右手擦左頸,一次爲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解除胸鎖乳突肌痙攣,並降血壓。

7

揉曲池穴

按揉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換左手, 旋轉一週爲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熱、降壓。

8

揉內關寬胸

用大拇指按揉內關穴,先揉左手後揉 右手,順時針方向按揉一週爲一拍,共32拍。功效爲舒心開胸。

9

引血下行

分別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裏穴,旋一週爲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健脾和胃、 引血下行。

10

擴胸調氣

兩手放鬆下垂,然後握空拳,屈 肘擡至肩高,向後擴胸,最後放鬆還原。

在做操過程中,如發現有頭痛、頭脹或心慌、胸悶等症狀,應減少鍛鍊量,或暫時終止鍛鍊。做操一段後,感到舒適、腦清和放鬆,此爲有效的反應。

王清海 教授

王清海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名中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屆鄧鐵濤中醫醫學獎獲得者。

全國第四、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第一批全國優秀中醫臨牀人才。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高血壓專家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中西醫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

專長介紹

師從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國醫大師和陝西中醫藥大學張學文國醫大師。中醫基礎理論造詣深厚,從事心血管病中醫臨牀研究30餘年,理論造詣深厚,臨牀經驗豐富, 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氣短、胸悶、胸痛、眩暈、頭痛、咳嗽、水腫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牀經驗,尤其善於運用桂枝、黃芪等通陽益氣、行氣活血、化痰通絡的方法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在治療中醫內科雜病方面也有豐富的臨牀經驗。

學術與成果

著有科普專著《知名中醫談心腦血管着重保健》和主編專業著作《高血壓中西醫結合研究與臨牀》(均爲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表論文40餘篇,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4項,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高血壓中醫臨牀研究進展學習班”四期。研製治療高血壓藥物2種,治療心臟病藥物2種。獲得發明專利1項。

出診地點:特診專家診室(門診綜合樓3樓)

出診時間:週四上午 週日上午

攝像:黃詠欣

動作演示:範淑儀

視頻製作:李朝 黃詠欣

微信編輯:李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