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5被于己的日军包围,中国军队外围依靠一棵大榕树做衬托,整整坚持了47天。而在孙立人将军率队救援的途中,日军也依托一个大榕树对远征军进行阻击。

大榕树边的日军战壕

只是,很不幸的是,围绕着这棵大榕树展开的对决中,日军搭上了2个中队的士兵,却毫无建树。为何?在于双方的战术与武器不同!

于邦之战,孙将军率队赶来的路上,凭借着重炮的卓越表现,一举击毁了日军的炮兵阵地。在此契机下,114团全体在团长李鸿的带领下,渡过了进入胡康河谷以来遇到的第一条河流——大龙河。顺着大龙河水流往下,就是大龙河渡口,渡口那里有一棵远比李家寨阻击战大得多的一棵榕树。

河边的大榕树

这棵榕树在这渡口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榕树树枝上落下的气生根多达30多根,而且每一根气生根都需要2到3人合抱才行,围绕着粗壮的主根系,茂密的树枝覆盖了超过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面积。

不同于李克己营在榕树上放了一个排,日军为了阻挡中国远征军的援军,在这个树上树下放了不满员的2个中队200人左右的兵力。树上树下不但有日军的多处机枪阵地,还有为数不少的狙击手。加上围绕着榕树的战壕,日军构建了立体的防御工事。加上地利优势,大部队展不开,日军格外的嚣张。

缅北战场的日军

李克己营围绕着大榕树,挡住了日军47天的进攻,日军无可奈何。那么日军这棵更大的榕树,能否挡住气势汹汹而来的中国军队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同样的,对于日军炮弹打不进入的大榕树,中国军队的炮弹一样无能为力。面对日军这个武装到牙齿的大榕树堡垒,不能力拼,只能智取。

远征军迫击炮阵地

为此,孙立人将军接连下达了3道命令:

1、用迫击炮猛轰榕树外侧的大树根部,摧毁树下的机枪阵地和潜伏的狙击手;

2、借助大树掩护靠近大榕树,用手榴弹招呼敌人,消灭躲藏在死角的日军;

3、轻重机枪顺着大榕树的主枝干,直上直下射击,歼灭树上的日军。

命令下达后,114团的两个连作为突击队,展开了对大榕树的进攻。其中一个连靠着树木的掩护接近,一个连埋伏在两侧,随时准备支援。

重炮火力支援很是关键

树大林密,视线不佳,丛林中视线只有不到20米,一开战就意味着近战。隐藏在暗处的日军就像一条条潜伏的毒蛇,随时准备致命一击。中国军队的机枪手顺着外侧树干,一点点的往里边清扫,不甘心挨打的日军也集中机枪与中国的机枪手展开了对射。

两军之间的对射,相对来说,中国远征军更占优势,即便受伤了退到后面即可,而日军一旦被扫中,从至少十几米高的大榕树落下来,结局注定了很悲惨。

被打死在树下的日军

即便远征军火力占优,日军依然对远征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进攻的这个连伤亡过半,连长徐炳新也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在另一个连的支援下,才最终拿下了日军的这个大榕树防御阵地。

而日军两个中队200来号人,只有3人被俘,其他全部成为了远征军的枪下亡魂。而战事结束后的大榕树,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枝繁叶茂,被打的千疮百孔,没有一块树皮是完好的。

喜笑颜开的中国军人

为什么同样式围绕着大榕树防御,中国军队空有坚守47天,而日军没有坚持多久就败下阵来。总的来说,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远征军的武器火力占优,尤其在重火力方面,几乎是压着日军打;

二是远征军防守更加灵活,防守与出击相结合,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节奏,而非日军般死守;

三是士气,中国远征军是想一雪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之耻辱,战士同仇敌忾,士气高昂。

士气高昂训练有素的新一军

正因如此,中国远征军巧用智谋,很快拿下了日军的大榕树阵地,歼灭了两个中队200日军,拉开了于邦大捷的序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