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護國主義和失敗主義

失敗主義(法語Défaitisme)一詞,最早可能在普法戰爭後出現,在一戰爆發後被廣泛使用。它被用來描述士兵或其他人所持的那種「戰爭不可能勝利」或「戰爭毫無意義」的念頭,且常與叛國和悲觀主義聯繫起來。與之相對的是護國主義(俄語оборончество),這個詞在戰爭初期的社民黨著作里尚不多見,他們多用「民族主義」、「機會主義」、「社會沙文主義」、「社會愛國主義」、「歷史唯心主義」等詞形容這種思潮。這些當然不等於護國主義,但從不同角度描繪了護國主義的某些特質。

明眼人可以馬上看出,這些詞像極了派別間相互攻訐的「帽子」,事實正是如此。雙方在論戰時都給別人戴上有罪的帽子,而自詡「正義的」、「進步的」、「革命的」一方。事實正是如此。對於俄國而言,在俄國進入戰爭時,全國的政黨聯合起來了、全國的階層聯合起來了、全國的派別聯合起來了,他們齊心一致地支持自衛戰爭,這種情況被稱作「神聖一致」。而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布爾什維克派堅持鬥爭,堅決反對護國主義。7月26日的杜馬上,布孟兩派的代表們採取了聯合行動,他們推舉一人宣讀社會民主工黨的反戰宣言,宣讀完畢後,代表們集體退場,以表示對戰爭的抗議。自然,俄社民工黨被斥為「失敗主義」,遭到各方口誅筆伐。

格奧爾吉·普列漢諾夫 筆名之一沃爾金

在形形色色的護國主義者中,最富盛名的是俄國社會主義的奠基人普列漢諾夫!這讓人十分不可思議。在1904的日俄戰爭中,他還嚴厲地批判在戰爭問題上支持沙皇政權的做法,而10年後面對類似的問題,他的態度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申明贊成軍事撥款。不去看那繁多的常見辯言,普列漢諾夫的獨特理論發明是「社會主義前途論」,這個理論可以用簡明的三段論闡述——大前提:(俄國、歐洲乃至世界的)社會主義的實現需要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小前提,德帝國主義侵略俄國,危及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結論,德國的軍事行動嚴重威脅(俄國、歐洲乃至世界的)社會主義事業。

這個邏輯十分精彩,表面上看僅是片面套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公式,是近乎庸俗的經濟決定論了,但隱藏的意思是俄國的資本主義尚不夠發達,無法產生資產階級民主制。用馬克思的話來講,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這兩個決不就是普列漢諾夫的理論基石,既然俄國現狀是這樣的:進步的最大阻礙是專制統治、資本主義十分不發達,那正應該團結企業主們,堅決反對俄國(和德國)的凱撒!而通向「勝利」的道路呢?就是通過聯合,通過第二國際與各國社會黨的合作來完成,就在此刻,人們應該全力反對正在試圖直接奴役其他民族的同盟國集團。

需要指出的是,從普列漢諾夫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那種第二國際(政治上的)中派的特點,即極力維持團結。為此,他們既採取過組織手段和稀泥——試圖把俄國黨內的布孟兩派捏在一起,而不顧觀點上的分歧;又在衝突尖銳時對右翼採取近乎放任的舉措。普列漢諾夫是辯證法的大師,聲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引述俄國諺語「壞的和平勝過好的爭吵」,但他又評論說,這句話所反映的人民的思想很片面,不過在這個場合可以和人民一起重申:即使是壞的和平也比哪怕是好的爭吵強。

理論上的分歧終歸要通過實踐解決,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問題,舊理論已經左支右絀、難以為繼了,但要戰勝舊理論就必須有新理論。舊理論遭到來自左的批判,其中和大名鼎鼎的導師普列漢諾夫打擂台的主要人物之一,就是他曾經的好學生、親密助手列寧。

弗拉基米爾·烏里揚諾夫 知名筆名Н·列寧(Н Ленин)

1915年,中立國和兩個集團的社會黨陸續開始召開不同的國際會議。中立國的哥本哈根大會上,決議提出敦促工人階級盡一切努力奪取政權,以便能擊敗帝國主義,同時布爾什維克向會議提交了列寧起草的反戰宣言:《戰爭和俄國社會民主黨》。與會者打算調解已陷入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社會黨之間的矛盾,但這遭到了雙方的強烈反對,他們分別召開不同的國際會議,為「保衛祖國」的行徑辯護。

2月14日,協約國社會黨在倫敦舉行大會,決議主張解放比利時,讓波蘭獨立,使「阿爾薩斯—洛林到巴爾幹」的各民族都得到充分的自決權。而「德帝國主義的勝利,就等於歐洲民主自由的徹底毀滅」,所以要對德奧帝國主義戰鬥到底,徹底消滅德奧軍隊。俄國各派社會主義者一直關注著這次會議,會前孟什維克和托洛茨基派就曾致函布爾什維克,建議用「鮮明的革命國際主義」觀點,反對「正式的社會愛國主義」。儘管布爾什維克沒有接到要求,但李維諾夫仍趕到會場,代表中央委員會宣讀了「聲明」。聲明裡提及德奧法比社會黨,由於投票贊成軍事撥款,同資產階級締結「國內和平」,對社會主義和國際犯下了滔天大罪。沒等李維諾夫念完,他就被會議主席哈弟打斷,於是這位布爾什維克退場表示抗議。孟什維克雖然沒在此問題上與布爾什維克行動一致,但馬爾托夫也代表孟什維克和波蘭社會黨左派向會議提出書面聲明,應拒絕按照帝國主義利益來區分無產者。此外聲明還強調,只要社會主義政黨沒有使自身擺脫國內和平,沒有恢復政治上的獨立,就不可能克服國際的分裂。

隨後,由中立國社會黨帶頭組織的,由歐洲反戰的社會主義者構成的國際會議——齊美爾瓦爾德會議召開了。儘管這次會議被廣泛稱為反戰的左派會議,但如同季諾維也夫所說,「所謂的左派會議,實際上將是一次『中派』、『調解者』同社會沙文主義者的會議」,這正是列寧等布爾什維克的實際看法。會議的決議是這樣的,它指出了帝國主義造成了大戰,批評了與資產階級政府合作、贊同軍事撥款的社會黨,提出以革命鬥爭爭取和平的基本原則(這一點是左派強烈要求的)。不久之後是昆塔爾會議,列寧的主張最為激烈,「事實上國際已經發生分裂,這暴露出工人階級對戰爭的兩種絕不調和的政策。而社會主義者的任務就是向群眾說明,同那些扛著社會主義旗幟而實行資產階級政策的人分切是不可避免的。」列寧的主張未被會議接受,中派反對這些主張,並用退出會議作威脅。雖然昆塔爾會議實際上否決了建立新國際的要求,但它也主張譴責國際局,並考慮優先在內部達成共識,再召開國際局會議。

總的來說,這兩場會議是(戰爭問題上)中派的會議,會議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如著名的「齊美爾瓦爾德和平公式」——締結「不割地、不賠款、基於民族自決的且公正而民主」的條約。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對武裝起義等實際措施沒有做出具體要求,這個口號也被帝國主義者、右翼分子利用,企圖實現「帝國主義和平」。

對待這一系列問題,列寧的口號是「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他引用畢希納的話「把和平給茅屋!把戰爭給宮殿!(Friede den Huetten! Krieg den Palaesten!)」(改編自雅各賓黨的「把死亡給暴君,把和平給茅屋」),不要「不割地的和平」,要給無產階級和勞動者和平,對資產階級宣戰!對於中派關於「保衛祖國」提法的質疑,列寧也做出了回應。「要麼我們在原則上承認保衛祖國的職責,要麼我們就使我們的國家沒有防禦能力。」——這是資產階級的說法,實際上是這樣的,「要麼我們讓自己為了帝國主義資產階級的利益去送死,要麼我們就使大多數被剝削者以及我們自己不斷地進行準備,以便用比較小的犧牲達到奪得銀行、剝奪資產階級、最終地制止物價飛漲和結束戰爭的目的。」

戰時經濟

和某魔幻遊戲類似,國家的戰時經濟可大致分為軍用供應與民用供應。

一戰是人類第一次經歷曠日持久的戰爭,這使各國面臨這樣一個複雜課題,即如何保障對部隊物質器材和技術兵器的供應。千百萬大軍在遼闊漫長的戰線上進行持久而緊張的戰鬥,需要消耗大量炮彈、步槍和火炮。實際情況推翻了和平時期對軍需品儲備量及其消耗期限的計算,各交戰國都遇到了這個問題。以法國為例,在馬恩河會戰中每天要消耗24萬發炮彈,而和平時期的計算標準僅為1.3萬發。為了消除武器彈藥供應的危機,各國開始動員工業來保證戰爭需要,德國第一個開始動員,隨後是法國和英國,而俄國直到15年才全力以赴地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軍事技術基礎落後的俄國,武器彈藥危機最為嚴重。1915年初,每月應生產20萬支步槍、2千挺機槍、4百門火炮、2億發子彈和150萬發炮彈,但俄國工業只能提供3萬多支步槍、2百多挺機槍、120門火炮、5千萬發子彈和40萬多發炮彈,缺口暫時只能通過使用老舊和繳獲裝備來解決。對於英法這種技術發達的國家,能快而好地進行動員,但依然不得不通過向美國訂購來解決一部分缺口。俄國也希望從國外獲得軍事訂貨,但這成效甚小,1915年全年共進口26萬支步槍、1.5億發子彈、397門大炮和119萬發炮彈,尚不到總訂單的百分之十。

至16年,俄國的軍隊供應危機開始解除,它的工業動員大體完成,並且也能通過進口獲得相當的補充。英法則通過深挖內部潛力和對其廣大殖民地的動員,生產出充足的軍事物資,使自身的需要完全保障,並向盟國支援部分。與之對應的是同盟國集團,它們在生產上的優勢已經開始消失,但仍能夠保持軍事的勝利。

炮彈與彈藥

比起軍事生產更要命的是糧食生產,戰爭導致糧食減產,長期的戰爭則導致饑荒。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德國,然後是奧地利,他們被協約國緊緊包圍,大量對外貿易被取消了。德國在戰前是世界第一糧食進口國,每年需進口1/3的糧食,因此受到了最嚴重的影響。對於英國和俄國,情況則稍有不同,他們本身是有足夠的糧食的——英國有廣袤的殖民地,俄國有廣大的農村,問題在於運輸。英國需要靠海運,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貨船的損失越來越大,本土一度出現糧食短缺;俄國需要通過畜力、鐵路來運輸糧食,可戰爭恰恰佔用了大量的交通資源,隨著時間推移,城市的糧荒愈演愈烈。法國則是一個例外,他們本土就有相當的糧食產出,且可以通過較安全的航運獲取糧食,在戰爭期間法國甚至沒有對糧食生產和分配採取任何管制。

對於戰爭中的國家,實施消費品管制是不得已的選擇。由於封鎖,德國不得不首先採用配給制。戰爭一開始他們就開始進行糧食壟斷;1915年1月德國開始實行糧票制度;至16年底全部重要食品都採用票證配給制度。他們的配給標準也在下降,到17年時,每天配給麵粉170克,黃油和脂肪每周60—90克,僅兒童、患者和孕婦可以獲得牛奶。而俄國則在1915年8月開始「商品定價」;到1916年10月,定價延伸到其他商品貿易領域;1916年夏,開始實施糧票制度;1916年秋,開始施行「糧食徵收制(又譯餘糧徵集制)」。

1916年的柏林

政府採取定量分配的方式企圖消除糧食危機,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之而來的是黑市的興起、投機倒把的猖獗和政府威信的下降。

德國於16—17年發生了「蕪菁之冬」,其他的國家情況也不會好。蕪菁別名大頭菜,是一種類似蘿蔔的植物,本來是用作飼養牲畜的飼料,但因為16年出現的土豆大減產,許多人不得不以蕪菁充饑,這導致了許多食物中毒與營養不良事件。

對於俄國而言,儘管它擁有世界第一的黃金儲備,戰爭還是摧毀了它的金融業,帝俄政府的財政體系完全癱瘓。貨幣流通量增加了5倍,這造成通貨膨脹,1917年2月的1盧布官方牌價只有55戈比,實際只相當於戰前的27戈比。在彼得格勒,麵包價格提高了4倍,黃油提高7倍多,工業品提高了3—5倍,而工資僅提高了1—2倍,並且需要考慮工作時間的延長。更關鍵的是,許多時候市場上並沒有足夠的商品,自1916年以來,城市的物資短缺越來越嚴重了,這終於造成了政治危機。

革命前夜

親小人而遠賢臣,這自古就是國家衰亡的徵兆。尼古拉二世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特別是大戰爆發以後,他拙劣的表現引起了俄國上下的不滿,尼古拉二世的退位幾乎已成定局。

不過,尼古拉二世也嘗試過拯救自己和羅曼諾夫王朝,方式就是單獨媾和,這可以說是挽救帝俄的最後機會。為了進行談判,親英的外長薩宗諾夫被解職,職務由親德的施蒂默爾接任,這是沙皇的一石二鳥之計。薩宗諾夫支持波蘭獨立,而且暗中與杜馬中的自由主義者有聯繫,這犯了沙皇的兩大忌諱,此舉能藉機「消除隱患」,並增加恢復專制的可能。施蒂默爾的和平努力受到了內外因素的影響,最終失敗了。德國人的要價被認為過高,並不能輕易接受,最要緊的是德奧聯合宣布要(在俄國的領土上)建立獨立的波蘭王國,這使談判陷入停頓。同時,在杜馬里的自由派開始攻擊皇后亞歷山德拉與施蒂默爾,他們用二人的德國血統做文章,這些都是無稽之談(儘管施蒂默爾除了姓氏不再與德國有更多聯繫,皇后更是來自於黑森大公國,一個極不情願加入德意志帝國的邦國),不過他們的腐敗無能是實打實的,最後的結果就是施蒂默爾去職。自此,帝俄的單獨媾和政策已經擱淺,革命風潮正在形成。

右翼十月黨人、杜馬主席米哈伊爾·羅將柯

1916年底至1917年初,俄軍決定在里加地域實施一次進攻戰役,名叫米塔瓦戰役。剛開始德軍對此完全沒有準備,在這一方向上德軍沒有預備隊,經過幾天戰鬥後,俄軍推進了2—5公里,微小的戰果卻使俄軍付出死傷、被俘達兩萬三千人的代價。隨後德軍的預備隊趕來,雙方互有勝負,最後俄軍退回到開始時的防線上。這場戰鬥暴露了沙皇軍隊的真實情況。士兵中積壓的厭戰情緒形成了公開的革命行動,被認為最有紀律、最有戰鬥力的西伯利亞軍也開始產生革命思想。軍隊不再願意打仗,它從沙皇制度的主要支柱正在轉變為一支革命力量。

列寧曾經說過「要舉行革命,單是被剝削被壓迫群眾認識到不能照舊生活下去而要求變革,還是不夠的;要舉行革命,還必須要剝削者也不能照舊生活下去和統治下去。只有當『下層』不願照舊生活而『上層』也不能照舊維持下去的時候,革命才能獲得勝利。這個真理的另一個說法是:沒有全國性的(既觸動被剝削者又觸動剝削者的)危機,進行革命是不可能的。」需要指出的是,在當時的俄國高層,就有著這樣一個自由派聯盟,就是他們在其後給了帝國直接一擊,終結了帝制。隨著沙皇所依仗的極右派黑幫分子和宮廷奸黨的步步緊逼,越來越多的保守派轉向自由派陣營,十月黨的主張是在沙皇威權統治下先進行經濟改革,在16年上半年仍多次表示對沙皇的支持,後來開始便明裡暗裡地反對。

左翼十月黨人亞歷山大·古契科夫

米留可夫出色的演講在施蒂默爾辭職事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儘管如此,他們長期推動的「信任內閣」計劃並未取得成效,沙皇依舊按照自己的心意安排內閣大臣。克倫斯基就曾表示「新內閣比原內閣更糟!」12月29日(16日)杜馬被迫關閉,下次會議推遲次年2月27日(14日)。事已至此,大多數資產階級反對派不得不承認議會鬥爭方式的失敗,轉向新的鬥爭途徑。以古契科夫為代表的一部分開始組成各種小團體,他們四處活動,八方牽線,企圖進行「宮廷政變」。其實,這些小團體不僅人數很少,而且彼此孤立、缺乏聯繫,其活動處於「胚芽狀態」。而且他們毫無參與革命的意思,不過他們也準備好分享革命後的成果。


時間線

1907年8月,第二國際斯圖加特大會。1912年1月18日—30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大會。11月24日—25日,第二國際巴塞爾特別代表大會。

1914年7月31日,法國社會黨領導人讓·饒勒斯被沙文主義者刺殺。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命令扣壓奧斯曼帝國的兩艘無畏艦。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2日,德國與奧斯曼秘密簽署雙邊防禦協定。4日,英國向德國宣戰,英國組建「大艦隊」。德國社民黨「八月四日策略」。奧斯曼開始在黑海海峽佈雷。5日,恩維爾提出與俄國締結密約,薩宗諾夫拒絕。16日,戈本號與布雷斯勞號加入奧斯曼海軍。17日—9月14日,東普魯士戰役。18日—9月26日,加利西亞戰役。23日,日本參戰。31日(18日),聖彼得堡(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改名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9月5日—12日,馬恩河會戰。24日,威廉·蘇舜被任命為奧斯曼海軍中將。27日,奧斯曼徹底封鎖黑海海峽。28日—11月8日,華沙—伊萬哥羅德戰役。10月29日,奧斯曼襲擊俄國黑海沿岸。11月2日,俄國向奧斯曼宣戰。5日,英法向奧斯曼宣戰。8日,奧斯曼軍進入波斯境內。10日,奧斯曼向協約國宣戰。11日—12月19日,羅茲戰役。14日,奧斯曼帝國宣布「吉哈德」。12月22日—15年1月17日,薩勒卡默什戰役。12月,西線士兵自發進行「聖誕停火」。

1915年1月17日—18日,中立國社會黨哥本哈根大會。2月14日,協約國社會黨倫敦大會。3月18日,英法聯合海軍嘗試闖入達達尼爾海峽。4月12日—13日,同盟國社會黨維也納大會。20日,凡城事件。24日,奧斯曼政府拘捕亞美尼亞知識分子,後成為亞美尼亞大屠殺紀念日。25日,加利波利登陸戰爆發。5月2日—6月22日,戈爾利采—塔爾努夫攻勢(馬肯森攻勢)23日,義大利對奧匈宣戰。6月—9月,俄軍「大撤退」。8月4日,德軍佔領華沙。8月23日,尼古拉二世接替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成為俄軍總司令。9月5日—8日,齊美爾瓦爾德會議。10月9日,貝爾格萊德再次被佔領。14日,保加利亞參戰。10月,俄海軍甘古特號水兵嘩變。

1916年1月9日,最後一支英軍撤出加利波利半島。1月10日—2月16日(1915年12月28日—1916年2月3日)埃爾祖魯姆攻勢。2月21日—12月19日,凡爾登戰役。4月15日,俄軍佔領特拉布宗,24日—30日,昆塔爾會議。5月31日—6月1日,日德蘭海戰。6月,阿拉伯大起義爆發。6月4日—9月20日,布魯西洛夫攻勢。7月1日—11月18日,索姆河會戰。20日,俄國外長謝爾蓋·薩宗諾夫去職。8月27日,羅馬尼亞參戰。29日,保羅·馮·興登堡接任德國參謀總長。11月5日,德奧共同宣言,許諾「建立獨立的波蘭國家」。11月23日(10日),大臣會議主席兼外長鮑里斯·施蒂默爾去職。12月6日,波蘭王國臨時國務委員會成立。29日(16日),杜馬被關閉。30日(17日),拉斯普京被刺殺。

1917年1月5日—11日(1916年12月23日—29日),(拉脫維亞地區的)聖誕攻勢。2月1日,德國宣布「無限制潛艇戰」,3日,德美斷交。3月8日—16日(2月23日—3月3日),俄國二月革命。4月6日,美國參戰。8月14日,中國參戰。

主要參考資料:《第二國際史(中)》、《俄羅斯史(美)》、《第一次世界大戰史(蘇)》、《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英)》、《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奧斯曼帝國的終結》、《奧斯曼帝國的衰亡》、《列寧全集》、《無畏之海》、《從齊美爾瓦爾德到昆塔爾》、《羅曼諾夫王朝的最後日子》、《論戰爭_普列漢諾夫》、《蘇聯經濟史》、《俄國革命史》、《俄國革命中的孟什維克》。《一戰期間俄國居民生活狀況研究_Л_И_鮑羅德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大臣會議應戰舉措_張廣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俄國護國主義思潮_王游》、《全俄地方自治和城市聯合會研究_周青》。

上一篇:

波粒聯邦:布列斯特和約始末(二):帝俄崩潰(上)?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