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在20世紀以後統治的範圍已經達到17000萬人口,和世界上最大的土地,包括今天整個東歐(波蘭,烏克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中亞地區,和部分西亞土地,以及在西方國家中最多的糧食產量。

在大戰前不久的幾年,第一次第二次海牙會議都是由沙皇俄國倡議展開著名的海牙國際體系就是那個時候行成。多來一直都被認為歐洲陸地上構成世界的巨大片段的強權組織,還擁有世界規模的艦隊。

第一次海牙會議共有26個國家參與家簽訂了三個條約內容是禁止使用氣球炸彈,禁止使用毒氣,禁止使用射入人體後變形彈。

1905年,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發起萬國和平會議。兩年後,大會在荷蘭海牙如期舉行,有四十四個國家公使按期到達,這兩次由沙皇倡議下的在海牙舉行的萬國公會。形成了著名的海牙體系。國際行政聯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最大的國際組織,對現在國際事務的諸多傳統也有很大的影響。

第一次海牙會議簽訂了三個公約,第二次海牙會議新訂了10項公約,總計13項公約和1項宣言,這也是一站前國際體系的完善構成

從波蘭一直到太平洋的沿岸,從北極一直到中亞西亞巨大的疆土都屬於俄沙俄帝國,這就意味著巨大的人力和無數的礦產資源,而這些在工業化中工業和經濟積累和發展速度和最終程度的基礎。龐大的領土就擁有了豐富的物產這些都可以通過國際貿易轉化為資金,而且還可以通過快速發展的鐵路相互達到全國各地,也有發達的煤鐵,石油開發工業。像如俄國這樣子有龐大人口資源土地的國家並不是那個時期並不是不存在,但這樣國家是工業國就不一樣了。這些總量的優勢相信大家會更加熟悉一些,這就意味著發展的速度,也意味著發展的潛力。而這種潛力是驚人的超乎所有國家意料的,德國之所以急於開戰,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如果俄國充分工業化的話(相較於自身龐大的人口資源來說),那麼歐洲還有什麼國家能與之抗衡呢?完成下一個階段工業化並且和法國達成聯盟的俄國的存在為條件下德國的處境會不會變得十分危險呢?

這種快速發展的可能性(如果沒有什麼外部因素意外的話幾乎是必然的。)

鐵路里程,是資源人力運輸的效率的體現,也決定各個地區控制力。1895年至1913年俄國鐵路增長了近三倍,已經擁有了世界上第二的鐵路里程。

沙俄 70000km

德國 57000km

奧匈 40800km

法蘭西 40000km

英國 32090km

義大利 21000km

1913年

這些鐵路就決定了俄國可以把它巨大的疆域人口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貿易優勢。從東歐到太平洋沿岸,從北極到中東到中亞他們隨時可以把巨大的資源御送到巨大的跨度里,各種資源販賣到別國,各種資源運輸到市場和工廠中,還可以讓自己的軍隊跨越半個世界,跨越一個世界的地理區域,一個巨大的跨度,因為娥國巨大的疆域他在各個地理區域中都有領土所以這樣的跨越作戰可以給全世界各個區域的政治造成巨大的影響

在近代評價一個國家強大與否,主要看國家的工業產值,鋼產量,以及國民收入這些都是國家的最重要的經濟工業指標。

國民收入美國 137德國 120英國 110沙俄 70

法國 60義大利 40奧匈 30日本 20

鋼產量

德國1760英國778俄國491法國468奧匈261

義大利93日本 32

工業產值德國佔世界的14.8%,英國佔世界的13.6,法國佔世界的6.1%,俄國佔世界的8.2%奧匈帝國佔世界的4.4%義大利佔世界的2.4%。

和大家的印象都不同,俄國無論是在鋼鐵產量工業產值還是國民收入上都比法國更高。而這一切還是建立在俄國擁有列強中最多的人口世界最多的土地世界最多的糧食產量以及豐富的礦藏上的。

發電量

1913年人口

沙皇俄國17000

美國9800

神聖羅馬第二國6700

日本王國5400

奧匈帝國5200英國4565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國4000

義大利王國3700

軍費

德國8.8億美元

俄國8.5億美元

英國6.7億美元

法國6.67億美

美國6.2億美元

義大利4億美元

奧匈3.8億美元

日本 2.3億美元

海軍噸位

英國271萬,德國130萬,美國98萬,法國90萬,日本70萬,俄國67萬,義大利49萬,奧匈帝國37萬

俄國化工製品產量1913,單位萬噸

燒鹼(苛性鹼)5.51

鍛燒礆16.0

礦物肥料6.9

酸12.1

汽車外胎(條)1.9 2

數據來源於論文蘇聯四十年化工發展

財政收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果一直保持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世界第一的軍費還有世界規模的海軍。

和大家印象都不同的是俄國的鋼鐵產量,gdp和國民收入,工業佔世界的比值都是比法國更高的,而日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真正崛起的,1918年在工業產值,gdp總量,國民收入,鋼產量上和義大利保持了同一個水平。(一百萬噸鋼產量,佔世界工業產值2.5%這三個數據都和戰前義大利相同的歷史數據)而一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中英法兩國要比日本和義大利強大很多。日俄戰爭時俄羅斯國民收入是日本的十倍,財政收入是日本的七倍。

日本與義大利的對比。

鋼產量

發電量

1913年

1916年

俄國大量的糧食傾銷,會對其他國家的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特別是以農業為主的,因為價格的關係會造成大量的農民,以及土地貴族破產。(德國)這本身就是種政策也是種武器

而法俄聯盟的確立也引起了德國的忌憚特別適合俄國的快速發展的時候。俄國一直同法國存在殖民地衝突,也長時間被英國視為最大的危險。而俄德兩國的矛盾,主要是貿易之間的。俄國是世界第一糧食出口國,大量廉價的出口會衝擊德國的農貿市場讓德國的農民和土地貴族破產,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因為俄國的農產品傾銷已經有大量的土地貴族破產,而德國為了防止監視鏡,就對俄國施加了各種貿易屏障,這不可避免地讓兩國關係惡化。當然德國的工業品也對俄國的民族工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來源於論文從一站前的關稅線來看俄德兩國關係

在美國參與之前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陣營各種工業產值經濟水平都勢均力敵。

俄國在一戰期間有400萬工人,還有世界第二的煤炭,石油等礦產都位居世界第一,第二的水平。在一戰前夕德國軍隊的主攻方向是法國在一戰後期變成了俄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武器沒有,現在多樣,僅有手槍步槍機槍和手榴彈,以及火炮和裝甲車。所以在第一次大戰歐洲戰場上很難拉出代差來,主要是火炮數量的差別。

俄國

德國

奧匈帝國

法國

義大利

步槍產量德國854.7萬支 奧匈帝國350萬支 法國250萬支 英國385.4萬支 俄國330萬支 義大利240萬支 美國350萬支

火炮產量:德國6.4萬門 奧匈帝國1.59萬門 法國2.32萬門 英國2.64萬門 俄國1.17萬門 義大利0.65萬門 美國0.4萬門

俄國和奧匈帝國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也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的主要矛盾之一。

一件事情明確的說明了俄國的情況

事實上俄國一直長期與法國存在著殖民地爭端,俄國的擴張野心也長時期被英國認為是最大的威脅。而之所以競爭失利一方面是俄國政府低度效率自身腐朽的關係,另一方面就是如果沒有把他的優勢轉化為現代工業經濟的優勢而現在不一樣了。

當沙皇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向英格蘭的伊麗莎白女王提議建立軍事聯盟甚至聯姻

"我們之所以能戰勝它(俄羅斯),僅僅是因為它對教育是外行,也不懂得技術。"

波蘭國王給伊麗莎白女皇的信,節選於全球通史第十三章

伊凡於1563年一路打到波羅的海的納爾瓦時

莫斯科大公國的不斷增長的力量是由英國的技術援助造成的。莫斯科人是天下一切自由 的敵人,由於外界帶給他們的東西不斷增多,其力量日益強大。外界帶給他們的不僅是商品,而且還有他們以前所不知道的武器,甚至把能工巧匠即[這類武器的]製造者也帶給了他們。他們憑藉所施展的手段,使自己強大得足以征服其他所有的人。陛下不知道這一改人的力量,也不知道他們對為他們服務的人們所行使的權力。

波蘭國王給伊麗莎白女王的信 來源全球通史十三章

波蘭最終被俄國和普魯士王國瓜分

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娥國擁有世界上最廣闊的領域,最多的糧食產量,世界上最豐富的礦藏,以及超過法國的工業產值和鋼產量。

對文明洪流的抵抗是徒然的;文明對那些忽視或違抗它的人極為冷酷無情。文明能穿通山脈,翱翔天空,能看見、照亮和研究從看不見的原子到星球的所有東西。力圖以中世紀精神、靠原始迷信發揮作用的國家,在它那巨大的威力和崇高的尊嚴面前註定耍毀滅,至少也要被奴役,受恥辱。

耳其領導人 凱米爾·阿塔圖克熱 全球通史

俄國的擴張

俄國的統治大大地改變了中亞,不過程度上仍不及美國的統治對印度的改變。在積極方面,俄國人廢除了普遍的奴隸制度和奴隸貿易,僅僅在撒馬爾罕及其附近地方就解放了10,000名奴隸。俄國人還鋪築鐵路,其中著名的是奧倫堡-塔什干鐵路線,它幫助俄國人進行征服和實現現代化。由於廉價的運輸和俄國紡織工業的不斷增長的需要,棉花栽培有了驚人的增長。1884年,在俄國人的倡議下,有300俄畝土地(1俄畝=2.7英畝)用於種棉花;到1899年,棉花的種植面積已猛增到90000俄畝。俄國人還引進某些土地改革,包括減少農民的稅和農民對國家及地主所須履行的義務勞動。

俄國人重新向東面和南面推進,獲得阿拉斯加、阿穆爾河流域和中亞,從而完成了他們的帝國。阿拉斯加的獲得只不過是較早時期橫越西伯利亞、向較空寂的地區推進的一個繼續。但是,在阿穆爾河流域,俄國人戰勝了中國帝國,在中亞,他們把自己的統治強加於古老的穆斯林開國。這些成功之所以能取得,是因為俄國在技術上穩步前進。這種進步同西方相比是不充分的——實際上是從西方得到的——不過它足以使俄國人在與東亞的中國人和中亞的穆斯林交往時佔有決定性的優勢。 全球通史第13章俄國。

現代化的必經之路,解放戰爭絕大多數的農奴

這些貴族贊成解放農奴是為了利用日益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歐洲對穀物的不斷增長的需求。他們發現,只要全部土地是分配給農一奴一,他們就無法生產大量的供出口的剩餘糧食,因為農一奴一種植的糧食在勉強滿足他們自己的需要後,能給貴族地主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此,較有遠見的貴族都贊同把農牧從以往一向將他們束縛在小塊土地上的契約中解放出來。這樣,貴族打算將小塊土地聯成一片,採用有效的、大規模的農業技術,並僅僅僱傭那些其勞動力實際上為他們所需要的從前的農一奴一做散工,如此,他們就無須供養整個迅速增長的農一奴一人口。換句話說,思想進步的俄國貴族贊成解放農一奴一的原因與英國貴族在前三個世紀中支持和實行圈地的原因是同樣的。

直到現在很多人都反對奴隸解放和底層收入提高,卻忽略了這種極端壓迫本身就是生產進步的巨大限制。恰恰就是因為奴役底層收入低下才會造成各種社會問題,阻止資源流通,導致社會經濟無法發展。

廢除農奴制之後的迅速發展

僅在1890-1913年間,俄國工業生產率就增加了三倍,同時,工業發展所帶來的收入實際上已經相當於傳統農業所帶來的收入。

從1895-1914年,煤炭開採增加3.2倍,石油開採增加0.65倍,黃金開採增加0.4倍,銅開採量增加3.7倍,錳開採量增加3.5倍,俄國商船隊噸位增加0.6倍,這一時期,國家黃金儲備量增加了1.5倍。

1880-1916年,俄國修建鐵路58251公里,西伯利亞大鐵路則成為世界最長的鐵路。

同時,俄國仍是最大的農業生產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20年內,國內糧食產量翻了一番,糖產量增加2.5倍,棉花產量增加近四倍,1913年,俄國糧食產量比美國,加拿大,阿根廷產量之和高出近35%。亞麻產量佔世界亞麻收穫量的80%。俄國仍然是世界主要食品出口國。

根據官方統計數字,工業企業數目1804年約為2400家,1860年增長為15400家,但上述僱傭工人超過百人的不到10%,工廠工人數量從1804年的95200人增加到1825年的210600人,到1860年達到565000人,這些工人包括自由身份者和農奴農民,蘇聯學者認為此數字是不準確的,因為許多工人只是季節性工人,春秋兩季農忙時返回農村,農閑時才會來工廠做工,蘇聯學者給出的數字是1804年工人總數為225000人(自由身份者27%),1860年工人總數為862000人(自由身份者56%)


歐洲憲兵,確實恐怖,弄得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都想起來革掉專制制度堡壘的老命。

其實沙俄不過是紙老虎而已,只是貌似強大和恐怖。


恐怖如斯

被英法按在地上摩擦

被日本按在地上爆錘

被德國打的幾近崩潰

如此龐大的沙俄,被這些小國吊起來錘,太恐怖了。這畫面太美,不敢看。。

沙俄其實更像個列強試金石,能打過它的,才叫強國,打不過它的,就是大部分落後的


「歐洲反動勢力的堡壘」這個詞不是白說的。鎮壓拿破崙和1848年革命的主力軍。然而在工業革命的歷史車輪面前,再反動的沙俄,也被碾壓過去。於是俄國人點燃了世界範圍內的社會主義革命的火炬。


需要列寧這樣的人才能征服。。


「斯托雷平的領帶」=絞刑架

指斯托雷平主政帝俄期間為強硬推行去村社改革等政策,以及彈壓民主勢力不惜動用武力大肆屠殺抵觸改革的平民與進步人士。


前面幾位答主說的很好了,但是我還是想說一下,沙俄的工業農業經濟產值確實很高,但是考慮到其龐大的領土和人口,跟西歐列強比,按比例來說還是很低的,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當然很恐怖當時的中國不是個現代國家也沒有進行全面的工業化,但是對英美法德來說還算不上。日本只是僥倖贏了日俄戰爭。


鋁產量,0噸

100%靠進口,全俄第一家鋁廠是在1932年開辦的。

軍工說難聽點就是一塌糊塗,用某些人的邏輯來搞就是「全靠進口」

法國的一半哈哈哈
人力動員

在16年的時候 沙俄的人力庫已經見底咯haha

機槍生產更別說有多好笑了


以沙俄的動員能力和尼古拉二世的領導能力能打得過希特勒?連日本都打不過。

蘇俄最大貢獻就是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打開人才上升的通道, 在沙俄的社會環境下,像朱可夫這種鞋匠的兒子不可能成為將軍。


沒啥恐怖的,也就嚇嚇東歐國家吧,無論英法德都敢打他,

奧地利看他要開到巴爾幹,影響自己的勢力範圍,也敢主動出擊,

可見跟後來的蘇聯完全不是同一級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