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詳情可以百度,或者去維基一觀,這裡只是以本倉鼠的口吻談一談。

二次大戰後期,駐守日本海外領小笠原諸島之父島的指揮官立花芳夫中將,在厭倦了囤滿格納庫的上等食材以後,想出一條「妙計」,即可振興士氣,又可滿足其嗜血之欲——食人。

當時父島遠離戰爭中心,來自日本國內的補給一直沒有斷線,而且都是蔬菜、肉類、清酒之類的好東西。估計是在一次喝大了之後,立花芳夫夥同部下軍醫從戰俘營挑出兩名美軍飛行員槍決,隨即摘取其中一人Marvie W. Mershon的肝臟,並切了大腿肉做成壽喜燒,和其他軍官一塊大快朵頤(#-_-)┯━┯ 據後來被審問的軍醫聲稱,立花芳夫自己吃得最多,還一個勁催促手下「再給他盛一碗」(口區

這以後,立花跟他的手下吃上了癮,加之父島上有幾個軍官也有吃人前科,於是臭味相投,都去殘殺美軍戰俘,手段也從開槍變成砍頭切肉……除了壽喜燒,他們也做日式烤串和肉汁(人肉湯),還有人肝料理,分給士兵們吃……當時島上部分日軍下級士兵和士官表示殺戰俘吃肉的行為有損名譽,結果被嘲笑成膽小鬼……

這其中有個小插曲,1944年9月,當時還是軍人的老布希座機被擊落墜海,就在父島附近d(′ω`*)他看到有日軍劃小船來「找他」,突然想起曾經看過一張日軍斬首盟軍士兵的照片,於是拚命往遠處撲騰直到3小時以後被一艘路過的美軍潛艇給救了╮(╯▽╰)╭這之後,老布希一談起這件事就吐,自稱後來跟昭和天皇握手都是勉為其難的~

回到故事主線,1945年日本戰敗,美軍登上父島來調查那些戰俘的去向和死因,結果那些被嘲笑膽小的士兵立即告了狀,於是事情敗露,美軍震怒,但是無法定罪——盟軍一方沒想到會有吃人這般野蠻的罪行,沒寫進日內瓦公約里去;只好定性成謀殺戰俘、毀壞屍體和妨礙下葬等罪名(立花芳夫給自己開脫的理由是「東西方道德有別」(╯°Д°)╯︵┻━┻),最後立花和其他四個吃人的主犯被老麥扒光衣服就剩一條內褲絞死(以示羞辱)(=▼ω▼=)

值得一提的是,這事結束24年後,立花芳夫的兒女們成立了「白菊遺族會」為吃人的老爹等乙級戰犯招魂,還立碑紀念,並且持續聲稱要為他們討回公道……

以上。如果覺得不適的話,請轉身走開~ (=′ω`=)

鏈接:

父島事件 - 中文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中文版網站】?

wiki.hk.wjbk.site圖標

兩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陸軍是唯一有有組織食人行為的軍隊。

你沒看錯,有組織的。

最先發現這個現象的是新幾內亞的英聯邦軍,他們發現友軍的遺體有時會缺少某一些部位,而且顯然不是武器的殺傷所致。

隨著日本投降,更多的事情浮出水面。

比如有英屬印度軍戰俘作證,日軍在新幾內亞每一日都抓走一個他的同伴殺了吃掉,前後數了大概有上百個。

新幾內亞戰役本來就是日軍愚蠢的象徵,空空運輸大量的部隊卻無法保障吃飯問題。吃屍體或者殺人吃肉「尚可接受」。甚至有獵殺土人為食者,日軍的態度是支持,當然吃戰友的屍體是犯罪emmm。

我記得戰爭史研究有一期專門講日本陸軍伙食的,專門針對吃人開闢了一個章節。裡面提到過日軍把印度人身上的肉活割下來「保證新鮮」,丟下半死不活的人明天再來割肉,畢竟保鮮emmm。

更加恐怖的是,1945年小笠原群島的陸軍長官先後斬殺多個美軍飛行員以打火鍋。這個群島貼近本土不可能缺糧,純粹是喪心病狂的獸行,只是因為想吃人肉而已。有士兵回憶當年長官幾天前就確定了要吃哪個人的肉emmm,軍官拒絕吃的被說是膽小鬼被嗤之以鼻。

最後被美軍發現了,結果居然找不到準確的罪名(誰會想到吃人會是現實?),只能以「毀壞遺體「以及殺人起訴。被告居然振振有詞的以「東西道德有別」辯護,最後當然還是被絞死。

戰後有日本人認為,這類行為的目的在於培養團隊榮譽感。

原來你的團建就是同類相食?連畜生都不可能這麼做好么。

海軍也別跑,先不說射殺落水者是標準流程emmm。最噁心的是有日本潛艇擊沉了荷蘭商船先假意救人,然後把人關在潛艇外面下潛!另有一艘Ro號潛艇擊沉澳大利亞客船後下令殺光倖存者,結果幾天後被澳大利亞驅逐艦全滅。

這麼騷的操作元首甘拜下風。

怪不得雪風號全體善終,這類破事一概不做,還對敵方致敬。友軍落難還主動救援,不知道是不是上帝保佑。


1998 年,法國的巴黎,豎起了一座紀念碑。這應該說是一座戰爭紀念碑。但紀念的,不是將軍和士兵,而是一群來自遠方的中國人。

1

如果問你:中國有沒有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你無疑會很快回答:當然!而且在這場波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是犧牲最多的國家之一。


那麼如果再問你:中國有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你可能就會有點吃不準了。


事實上,中國參加了,只是沒派軍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派出了 14 萬勞工,遠赴歐洲戰場。


整整 14 萬中國勞工。

2

故事,自然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


1914 年 7 月爆發的這場世界大戰,雖然開始得有些莫名其妙,但確實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當然,也波及了當時遠在亞洲的中國。

彼時的中國,中華民國剛剛建立,國內正亂作一團,袁世凱在安撫各方勢力的同時,悄悄做著「中華帝國」的黃粱美夢。面對誰都不能得罪的歐洲列強,北洋政府很快表明了自己對於「一戰」的態度:中立。


但北洋政府里,有人不同意這樣的選擇。其中的代表人物,叫梁士詒。


後人對梁士詒評價不高,因為他一是「擁袁稱帝」,二是被認為「親日賣國」。但在那個時期,一直做到內閣總理的梁士詒,見識和能力,在北洋政府內都屬於不錯的。

梁士詒並不是一個「戰爭狂」,但他力主中國應該參加「一戰」,而且要明確站隊——站在英國和法國的協約國這一邊。他之所以這樣堅持,是因為就在「一戰」爆發一個多月後,他就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兩線作戰的德國人必敗!


所以,梁士詒認為中國應該儘早參戰表態,那麼等到戰爭結束,一來可以從德國手裡要回一直被侵佔的山東,二來可以以「戰勝國」的身份,參與到世界大家庭中。

3

以中國當時的國力和財力,怎麼可能派兵參加「一戰」?


梁士詒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派勞工,不派軍隊。


1915 年,梁士詒開始派人和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接觸,詢問是否可以以派遣勞工的方式,幫助協約國。


但英國人明確拒絕了這一要求——他們也看出了中國的意圖。朱爾典在發回英國外交部的報告中提到:「在我看來,中國新一代政治家致力於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平等地位及在戰後擁有發言權。如果這一目標不能保證,他們是不會同意其同胞馳援歐洲戰場的。」

英國人知道,只要接受中國的援助,無論是勞工還是軍隊,都會讓中國加入協約國的一方,進而讓中國在戰後以「戰勝國」的姿態和他們一起享受權益。


所以,英國人拒絕的理由,攤開來說就是一句話:你們不配!


但是,戰局的發展,卻讓英國和法國越來越扛不住了。


1916 年 2 月,著名的「凡爾登戰役」爆發,法國軍隊傷亡超過 50 萬,史稱「凡爾登絞肉機」。1916 年 6 月,「索姆河戰役」爆發,英國軍隊傷亡超過 40 萬(法國又賠進去 20 萬士兵),史稱「索姆河地獄」。

經歷了兩年多的戰爭,英國和法國國內的男性青壯年幾乎都被徵召入伍,奔赴前線。後方勞動力奇缺,工廠里的大量崗位已經是由婦女來承擔了。在這場慘烈大戰還看不到結束跡象的時候,「人」成了決定勝負的一大砝碼。


所以,英國和法國自然想到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

4

1916 年 5 月,天津大經路(今中山路)突然出現了一家叫「惠民公司」的機構。這家公司沒有其他的業務,就是專門負責招聘勞工,然後向陷於「一戰」泥潭的英國和法國輸送勞動力。


之所以設立這家公司,是因為當時的北洋政府還沒有向德國宣戰,不願意得罪德國,所以一定堅持要以「公司」的名義運營。


江蘇丹陽的農民朱桂生(他是最後一個辭世的華工,活到 105 歲)曾回憶當初看到的招聘廣告:「帶著至少 5 年的合同去法蘭西吧!你的年收入將達到 2000 法郎,回來時你將成為大富翁!」

原文肯定與朱桂生的回憶有出入,但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見,當時吸引華工去歐洲的主要誘惑,是錢。


到底有多少錢?


按照當時給出的標準,去歐洲的普通華工,每人每天可以領到 1 法郎,如果是工頭或管理者,還會更多一些。這樣算下來,一個普通華工一個月能拿到 25 法郎左右(當時 1 塊銀圓兌 5 法郎),此外,只要你去了歐洲,每月你在中國的家屬,還能領 10 塊銀圓。


當時的一塊銀圓,能買 30 斤上等的大米,還有近 10 斤的豬肉。而一般的體力勞動者在國內的報酬,也就每月四五塊大洋左右。所以說,這個招工條件,是相當優厚的。


所以,告示一貼,報名者無數。

當然,對於應徵者,法國和英國也有考核。他們會進行嚴格的體檢,只挑那些身強力壯的。為了找到更合適的「工源」,英國後來索性把「招工辦」從香港搬到了山東威海。法國人也認為,山東人更能適應他們國家的氣候。所以在奔赴歐洲的華工中,絕大部分都是山東人(法國人後來回憶,他們到了法國之後每天都要吃蘋果)。


1916 年 8 月,第一批大約 1000 名華工,搭乘輪船抵達法國馬賽港。


很多甚至之前連村子都沒出過的淳樸中國農民,來到了一個他們從未接觸過的世界,以及,慘烈的戰場。

5

在先後抵達歐洲的 14 萬華工中,英國人分走了 10 萬,法國人分走了 4 萬,法國後來還轉借給美國人 1 萬名華工,為美國歐洲遠征軍服務。

按照最初的約定,中國派出的華工是不參加戰鬥的。但實際上,在戰火連天的歐洲戰場,怎麼可能置身事外?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44 篇內容

鹽選專欄

歷史的溫度:時代背後的熱血與真性情

饅頭大師 復旦新聞學碩士

¥47.84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10-30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寒岫冷月寒岫冷月《虎賁》系列作者。

1945年10月,一則消息如同重磅炸彈在荷蘭炸響,頓時讓荷蘭人群情激憤,該消息是由一家荷蘭報紙披露出來的:從1942年3月到1944年4月,英國情報部門為了使希特勒和德國高級將領相信盟軍將在荷蘭登陸,故意讓荷蘭特工落入德國人精心設計的圈套中,造成數十名荷蘭特工犧牲。

┃這個消息究竟是真是假?英國人真的幹了犧牲自己人的事情嗎?

就從德國人設計這個圈套的原因說起吧。

1940年5月,德國佔領荷蘭,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流亡到了英國,年邁的女王通過無線電廣播,號召她的人民拿起武器,保持旺盛的鬥志。許多荷蘭人也確實拿起了武器,繼續與侵略軍進行戰鬥,只不過這種戰鬥轉入了地下。

為了支持荷蘭人抵抗德軍,英國政府不但給予了荷蘭抵抗組織大量的資金和武器裝備,還幫助他們建立了無線電秘密聯絡。荷蘭的抵抗運動得以迅速壯大起來,針對德軍的各種破壞活動層出不窮,讓德國人感到焦頭爛額。為此,蓋世太保在1941年秋派赫爾曼·吉斯克斯上校前往荷蘭,擔任荷蘭反間諜機構負責人,指揮那裡的反間諜行動。

在戰爭中,最可恨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內奸、賣國賊,給吉斯克斯的反間行動帶來契機的,就是一名荷蘭賣國賊。

這人名叫喬治·雷得赫夫,原本是一個走私犯,1941年11月,他因為走私珠寶和鴉片被捕下獄。在獄中待了幾個月之後,他聽到了一個消息,一個名叫奧德迪恩斯特的荷蘭抵抗組織與英國特別行動組(SOE)有密切的聯繫,於是向德國人告了密,並表示願意為他們效勞。吉斯克斯喜出望外,立刻釋放了雷得赫夫,還給他每月500荷蘭盾的薪金。

1942年3月初,根據雷得赫夫的情報,吉斯克斯不但捕獲了荷蘭抵抗組織的2個秘密電台,還抓住了SOE派到荷蘭的特工哈波斯·勞威爾斯。吉斯克斯利用這次機會精心設計了「北極圈行動」,計劃先利用勞威爾斯向英國方面傳遞假情報,破壞並消滅英國在荷蘭的地下情報網,打擊荷蘭地下抵抗組織。

經過6天的審訊之後,勞威爾斯終於答應與德國人合作,吉斯克斯以為勞威爾斯扛不住酷刑終於妥協,殊不知他的妥協只是個幌子,他打算在與德國人合作時設法通知SOE自己已經出事,這個電台傳遞的是假情報。

3月9日是規定的發報時間,勞威爾斯在德國人的監視下,按照吉斯克斯的要求向倫敦發去了3封電報。勞威爾斯是SOE招募的荷蘭特工,二戰時,SOE招募了不少荷蘭自願者擔任特工,在派他們回國之前,SOE和每個特工設定了不同的安全信號以作為電報的身份檢查,勞威爾斯的安全信號是每隔16個字母就拼錯一個字母,如果沒有這種信號,就證明該特工已經出事。所以,勞威爾斯給倫敦發去的這3封電報里都省略了他的安全信號,以提醒英國人情報是敵人發的。他發出的信息正常,守在他旁邊的德國人自然也就沒發現有什麼問題。

讓勞威爾斯大吃一驚的是,倫敦方面第二天就回電說將要空投大量物資,還有一名特工會同時跳傘,希望他安排好合適的空投地點。

心花怒放的吉斯克斯安排好了一切之後,立刻命令勞威爾斯向英國方面發電,勞威爾斯以為上次可能是SOE一時疏忽,出了紕漏,這次他仍然省去了他的安全信號,再次提醒對方電報有問題。

可是兩天後的晚上,英國方面仍然派出飛機飛到了德國人安排的地區上空,那位倒霉的特工準確地降落下來後,驚訝地發現迎接自己的不是荷蘭抵抗戰士,而是全副武裝的德國士兵。德國人打開那些空投下來的木箱子後,發現裡面裝的是槍支彈藥和大量的鈔票,吉斯克斯毫不客氣地全部笑納了。

嘗到甜頭的吉斯克斯繼續命令勞威爾斯向倫敦發報,儘管勞威爾斯堅持不發安全信號,每一次電報發出後他都希望這回英國人能發現問題,但希望無一例外全部落了空,眼看著越來越多的空投物資成了德國人的囊中之物,越來越多的特工落入吉斯克斯之手。勞威爾斯認為英國人可能忘記了他的安全信號,決定另想辦法躲過德國人的監視,向SOE發出警報,以避免更多的損失。

經過一番周密的思考,他在發報時用虛碼夾帶了自己被捕的信息,以為這一次應該是萬無一失了,可讓他不解的是,如此明確的報警信號,英國方面仍然毫無察覺。他不甘心,如法炮製又發了幾次,這一下有反應了,不過反應過來的不是英國人,而是德國人。勞威爾斯在發報時的反常行為讓吉斯克斯知道他在耍小動作,立即把他關押起來,然後向倫敦「請示」,由另一名特工取代勞威爾斯。SOE仍然沒有絲毫懷疑,立即批准了德國人的「請示」。

得到英國人批准後,吉斯克斯讓自己的人取代了勞威爾斯,使他的行動更加順利,到了1943年,他捕獲的秘密電台已達到了5部,德國人通過這些電台源源不斷地向英國傳送假情報,大批物資以及荷蘭特工落入了吉斯克斯的手中。

1943年7月26日凌晨,德國人又抓住了一名從英國飛來的降落者,讓吉斯克斯驚喜的是,他這一次的收穫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被抓住的人叫喬治·賈布洛斯,戰前是尤垂特大學的教授。從他隨身攜帶的包里,德國人搜出了一份英國特別行動組的計劃,計劃由賈布洛斯在荷蘭建立一支秘密武裝力量,破壞和擾亂德軍的正常部署,為盟軍將來的登陸做好準備。

到了合適的時間,吉斯克斯利用賈布洛斯帶來的電台通知英國人,現在已經招募到了1500人進行訓練,請求英國空投急需的武器和給養,並且指明了空投的時間和地點。幾天之後,他如願以償地的得到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活動資金。

儘管吉斯克斯對自己的成績十分滿意,把「北極圈行動」戲稱為「英語對話遊戲」,但他畢竟也是一個情報專家,對如此輕鬆就能獲得這樣的成績不免產生了懷疑:一向以精明著稱的英國情報部門為什麼變得如此愚蠢,被自己玩弄於股掌之上這麼久還毫無察覺,這似乎不太正常,英國人是不是出於什麼目的故意這麼乾的?

1944年2月,兩名被派往荷蘭的特工皮埃特·多雷恩和約翰·尤賓客回到了倫敦,他們向SOE彙報了一個虎口脫險的故事:他們根據指令前往荷蘭的預定地點,剛一到達就遭到德國人的抓捕,幸好兩人都有著過硬的特工技能,最終得以逃脫,然後在當地一個神父的幫助下離開荷蘭,經西班牙回到英國。對於他們的彙報,英國人卻說他們在撒謊,因為荷蘭抵抗組織已經給倫敦發來電報,說他們是德國間諜,毫無疑問,這個發來電報的「荷蘭抵抗組織」就是吉斯克斯了,他擔心這兩個逃脫的荷蘭特工可能會回到英國戳穿自己的把戲,於是先發制人給倫敦發了電報,結果這兩個特工九死一生逃回英國,卻被英國人投進了布里克斯頓監獄。

儘管把這兩個特工關進了監獄,但英國的情報部門對這個「荷蘭地下抵抗組織」好像產生了戒心,雖然還繼續與吉斯克斯保持聯繫,提供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但卻再也沒有空投物資了。

英國人的做法讓吉斯克斯加深了懷疑,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 也許「北極圈行動」的大泡沫已被戳穿,而我們還蒙在鼓裡,我們無法擺脫這樣的想法,以至於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吉斯克斯還在與英國人繼續周旋,他懷疑英國方面之所以付出這樣大的人力物力的代價,很可能與盟軍的登陸有關,他希望藉此機會探明盟軍的登陸地點。幾番試探之後,他精明地察覺到英國人已經有了警覺,甚至與自己一樣是在虛以委蛇,於是決定結束這一遊戲。他特地在4月1日愚人節那天,向倫敦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把英國人大大地嘲弄了一番:

  • 我們理解你們力圖在無須我們幫助的情況下在荷蘭干一番事業,我們對此深表遺憾,因為我們在這個國家充當你們的唯一代表如此之久,並彼此感到滿意。然而,我們可以向你們保證,如果你們想來我們大陸訪問,不論規模多大,我們都將一如既往,給予你們的特使們以同樣的關切和熱情的歡迎。

此時,離盟軍6月6日登陸諾曼底只剩下2個月時間了。

從1942年6月到1944年3月,英國人一共往荷蘭空投了95次,除了1.3萬公斤炸藥、3000支步槍、5000支手槍、2000枚手雷、50萬發子彈、75部電台和50萬荷蘭盾之外,還有54名特工,其中有47人被德軍殺害。此外,大批荷蘭抵抗組織成員也在「北極圈行動」中犧牲。

這是荷蘭的一個教堂,棺材裡面的是被德軍秘密處決的荷蘭抵抗組織成員

正因為造成那麼多荷蘭特工和抵抗戰士犧牲,所以這件事情一經披露,輿論頓時一片嘩然,荷蘭議會隨後組成了以法官L·A·丹克博士為首的調查委員會,對這件事情展開調查。丹克一開始要求SOE的相關負責人到荷蘭作證,被英國方面予以拒絕。丹克只好退而求其次,請求到英國進行調查,這一次英國當局答應了他的請求。到達倫敦後,他要求查閱SOE有關荷蘭方面的檔案時卻被告知,SOE總部曾發生了一場火災,這些檔案都被燒毀了。

檔案沒有了,也就失去了確切的證據來證明SOE在整個事件中究竟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是疏忽還是故意為之?

儘管如此,英國方面仍然逃脫不了人們的質疑。戰後,僥倖生存下來的勞威爾斯回憶起那段歷史時,他說不但自己一再向SOE發出被捕信號,就是其它電台的發報員也同樣發出過警告,最後連德國人都察覺了,英國人卻始終不予理睬,仍然堅持向德國人空投了數十名特工以及大量的物資,顯然是為了欺騙德軍,以掩護後來的諾曼底登陸。

間諜工作十分危險,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所以情報部門對信息的檢查都十分仔細。英國情報部門的工作效率一向很高,即使百密有可能一疏,但面對如此多的報警暗號,說疏忽是說不過去的。整個事件很可能就是一出計中計,德國人在那個賣國求榮的荷蘭走私販幫助下捕獲了荷蘭的秘密電台後,設計了「北極圈行動」計劃,而英國人在接到荷蘭方面暗示的出事信號後,決定將計就計,對德國人進行軍事欺騙,把希特勒以及德軍高層的注意力吸引到荷蘭去,以掩蓋盟軍真正的登陸地點。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冷月說歷史

流鶯 變色杯創意DIY定製做印照片馬克情侶杯子加熱變色京東¥ 15.90去購買?


1945年10月,一則消息如同重磅炸彈在荷蘭炸響,頓時讓荷蘭人群情激憤,該消息是由一家荷蘭報紙披露出來的:從1942年3月到1944年4月,英國情報部門為了使希特勒和德國高級將領相信盟軍將在荷蘭登陸,故意讓荷蘭特工落入德國人精心設計的圈套中,造成數十名荷蘭特工犧牲。

┃這個消息究竟是真是假?英國人真的幹了犧牲自己人的事情嗎?

就從德國人設計這個圈套的原因說起吧。

1940年5月,德國佔領荷蘭,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流亡到了英國,年邁的女王通過無線電廣播,號召她的人民拿起武器,保持旺盛的鬥志。許多荷蘭人也確實拿起了武器,繼續與侵略軍進行戰鬥,只不過這種戰鬥轉入了地下。

為了支持荷蘭人抵抗德軍,英國政府不但給予了荷蘭抵抗組織大量的資金和武器裝備,還幫助他們建立了無線電秘密聯絡。荷蘭的抵抗運動得以迅速壯大起來,針對德軍的各種破壞活動層出不窮,讓德國人感到焦頭爛額。為此,蓋世太保在1941年秋派赫爾曼·吉斯克斯上校前往荷蘭,擔任荷蘭反間諜機構負責人,指揮那裡的反間諜行動。

在戰爭中,最可恨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內奸、賣國賊,給吉斯克斯的反間行動帶來契機的,就是一名荷蘭賣國賊。

這人名叫喬治·雷得赫夫,原本是一個走私犯,1941年11月,他因為走私珠寶和鴉片被捕下獄。在獄中待了幾個月之後,他聽到了一個消息,一個名叫奧德迪恩斯特的荷蘭抵抗組織與英國特別行動組(SOE)有密切的聯繫,於是向德國人告了密,並表示願意為他們效勞。吉斯克斯喜出望外,立刻釋放了雷得赫夫,還給他每月500荷蘭盾的薪金。

1942年3月初,根據雷得赫夫的情報,吉斯克斯不但捕獲了荷蘭抵抗組織的2個秘密電台,還抓住了SOE派到荷蘭的特工哈波斯·勞威爾斯。吉斯克斯利用這次機會精心設計了「北極圈行動」,計劃先利用勞威爾斯向英國方面傳遞假情報,破壞並消滅英國在荷蘭的地下情報網,打擊荷蘭地下抵抗組織。

經過6天的審訊之後,勞威爾斯終於答應與德國人合作,吉斯克斯以為勞威爾斯扛不住酷刑終於妥協,殊不知他的妥協只是個幌子,他打算在與德國人合作時設法通知SOE自己已經出事,這個電台傳遞的是假情報。

3月9日是規定的發報時間,勞威爾斯在德國人的監視下,按照吉斯克斯的要求向倫敦發去了3封電報。勞威爾斯是SOE招募的荷蘭特工,二戰時,SOE招募了不少荷蘭自願者擔任特工,在派他們回國之前,SOE和每個特工設定了不同的安全信號以作為電報的身份檢查,勞威爾斯的安全信號是每隔16個字母就拼錯一個字母,如果沒有這種信號,就證明該特工已經出事。所以,勞威爾斯給倫敦發去的這3封電報里都省略了他的安全信號,以提醒英國人情報是敵人發的。他發出的信息正常,守在他旁邊的德國人自然也就沒發現有什麼問題。

讓勞威爾斯大吃一驚的是,倫敦方面第二天就回電說將要空投大量物資,還有一名特工會同時跳傘,希望他安排好合適的空投地點。

心花怒放的吉斯克斯安排好了一切之後,立刻命令勞威爾斯向英國方面發電,勞威爾斯以為上次可能是SOE一時疏忽,出了紕漏,這次他仍然省去了他的安全信號,再次提醒對方電報有問題。

可是兩天後的晚上,英國方面仍然派出飛機飛到了德國人安排的地區上空,那位倒霉的特工準確地降落下來後,驚訝地發現迎接自己的不是荷蘭抵抗戰士,而是全副武裝的德國士兵。德國人打開那些空投下來的木箱子後,發現裡面裝的是槍支彈藥和大量的鈔票,吉斯克斯毫不客氣地全部笑納了。

嘗到甜頭的吉斯克斯繼續命令勞威爾斯向倫敦發報,儘管勞威爾斯堅持不發安全信號,每一次電報發出後他都希望這回英國人能發現問題,但希望無一例外全部落了空,眼看著越來越多的空投物資成了德國人的囊中之物,越來越多的特工落入吉斯克斯之手。勞威爾斯認為英國人可能忘記了他的安全信號,決定另想辦法躲過德國人的監視,向SOE發出警報,以避免更多的損失。

經過一番周密的思考,他在發報時用虛碼夾帶了自己被捕的信息,以為這一次應該是萬無一失了,可讓他不解的是,如此明確的報警信號,英國方面仍然毫無察覺。他不甘心,如法炮製又發了幾次,這一下有反應了,不過反應過來的不是英國人,而是德國人。勞威爾斯在發報時的反常行為讓吉斯克斯知道他在耍小動作,立即把他關押起來,然後向倫敦「請示」,由另一名特工取代勞威爾斯。SOE仍然沒有絲毫懷疑,立即批准了德國人的「請示」。

得到英國人批准後,吉斯克斯讓自己的人取代了勞威爾斯,使他的行動更加順利,到了1943年,他捕獲的秘密電台已達到了5部,德國人通過這些電台源源不斷地向英國傳送假情報,大批物資以及荷蘭特工落入了吉斯克斯的手中。

1943年7月26日凌晨,德國人又抓住了一名從英國飛來的降落者,讓吉斯克斯驚喜的是,他這一次的收穫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被抓住的人叫喬治·賈布洛斯,戰前是尤垂特大學的教授。從他隨身攜帶的包里,德國人搜出了一份英國特別行動組的計劃,計劃由賈布洛斯在荷蘭建立一支秘密武裝力量,破壞和擾亂德軍的正常部署,為盟軍將來的登陸做好準備。

到了合適的時間,吉斯克斯利用賈布洛斯帶來的電台通知英國人,現在已經招募到了1500人進行訓練,請求英國空投急需的武器和給養,並且指明了空投的時間和地點。幾天之後,他如願以償地的得到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活動資金。

儘管吉斯克斯對自己的成績十分滿意,把「北極圈行動」戲稱為「英語對話遊戲」,但他畢竟也是一個情報專家,對如此輕鬆就能獲得這樣的成績不免產生了懷疑:一向以精明著稱的英國情報部門為什麼變得如此愚蠢,被自己玩弄於股掌之上這麼久還毫無察覺,這似乎不太正常,英國人是不是出於什麼目的故意這麼乾的?

1944年2月,兩名被派往荷蘭的特工皮埃特·多雷恩和約翰·尤賓客回到了倫敦,他們向SOE彙報了一個虎口脫險的故事:他們根據指令前往荷蘭的預定地點,剛一到達就遭到德國人的抓捕,幸好兩人都有著過硬的特工技能,最終得以逃脫,然後在當地一個神父的幫助下離開荷蘭,經西班牙回到英國。對於他們的彙報,英國人卻說他們在撒謊,因為荷蘭抵抗組織已經給倫敦發來電報,說他們是德國間諜,毫無疑問,這個發來電報的「荷蘭抵抗組織」就是吉斯克斯了,他擔心這兩個逃脫的荷蘭特工可能會回到英國戳穿自己的把戲,於是先發制人給倫敦發了電報,結果這兩個特工九死一生逃回英國,卻被英國人投進了布里克斯頓監獄。

儘管把這兩個特工關進了監獄,但英國的情報部門對這個「荷蘭地下抵抗組織」好像產生了戒心,雖然還繼續與吉斯克斯保持聯繫,提供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但卻再也沒有空投物資了。

英國人的做法讓吉斯克斯加深了懷疑,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 也許「北極圈行動」的大泡沫已被戳穿,而我們還蒙在鼓裡,我們無法擺脫這樣的想法,以至於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吉斯克斯還在與英國人繼續周旋,他懷疑英國方面之所以付出這樣大的人力物力的代價,很可能與盟軍的登陸有關,他希望藉此機會探明盟軍的登陸地點。幾番試探之後,他精明地察覺到英國人已經有了警覺,甚至與自己一樣是在虛以委蛇,於是決定結束這一遊戲。他特地在4月1日愚人節那天,向倫敦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把英國人大大地嘲弄了一番:

  • 我們理解你們力圖在無須我們幫助的情況下在荷蘭干一番事業,我們對此深表遺憾,因為我們在這個國家充當你們的唯一代表如此之久,並彼此感到滿意。然而,我們可以向你們保證,如果你們想來我們大陸訪問,不論規模多大,我們都將一如既往,給予你們的特使們以同樣的關切和熱情的歡迎。

此時,離盟軍6月6日登陸諾曼底只剩下2個月時間了。

從1942年6月到1944年3月,英國人一共往荷蘭空投了95次,除了1.3萬公斤炸藥、3000支步槍、5000支手槍、2000枚手雷、50萬發子彈、75部電台和50萬荷蘭盾之外,還有54名特工,其中有47人被德軍殺害。此外,大批荷蘭抵抗組織成員也在「北極圈行動」中犧牲。

這是荷蘭的一個教堂,棺材裡面的是被德軍秘密處決的荷蘭抵抗組織成員

正因為造成那麼多荷蘭特工和抵抗戰士犧牲,所以這件事情一經披露,輿論頓時一片嘩然,荷蘭議會隨後組成了以法官L·A·丹克博士為首的調查委員會,對這件事情展開調查。丹克一開始要求SOE的相關負責人到荷蘭作證,被英國方面予以拒絕。丹克只好退而求其次,請求到英國進行調查,這一次英國當局答應了他的請求。到達倫敦後,他要求查閱SOE有關荷蘭方面的檔案時卻被告知,SOE總部曾發生了一場火災,這些檔案都被燒毀了。

檔案沒有了,也就失去了確切的證據來證明SOE在整個事件中究竟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是疏忽還是故意為之?

儘管如此,英國方面仍然逃脫不了人們的質疑。戰後,僥倖生存下來的勞威爾斯回憶起那段歷史時,他說不但自己一再向SOE發出被捕信號,就是其它電台的發報員也同樣發出過警告,最後連德國人都察覺了,英國人卻始終不予理睬,仍然堅持向德國人空投了數十名特工以及大量的物資,顯然是為了欺騙德軍,以掩護後來的諾曼底登陸。

間諜工作十分危險,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所以情報部門對信息的檢查都十分仔細。英國情報部門的工作效率一向很高,即使百密有可能一疏,但面對如此多的報警暗號,說疏忽是說不過去的。整個事件很可能就是一出計中計,德國人在那個賣國求榮的荷蘭走私販幫助下捕獲了荷蘭的秘密電台後,設計了「北極圈行動」計劃,而英國人在接到荷蘭方面暗示的出事信號後,決定將計就計,對德國人進行軍事欺騙,把希特勒以及德軍高層的注意力吸引到荷蘭去,以掩蓋盟軍真正的登陸地點。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冷月說歷史

流鶯 變色杯創意DIY定製做印照片馬克情侶杯子加熱變色京東¥ 15.90去購買?


發生過不止一次的亞美尼亞大屠殺

這是奧斯曼帝國在民族主義覺醒後做出的最殘暴的種族滅絕行為,如果恩維爾帕夏所說的突厥民族主義是為了救奧斯曼帝國,那麼為什麼是建立在其他民族的鮮血之上的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