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市场(The Market of Lemons)」中的「柠檬」在美国俚语中具有「次品」的含义,而「柠檬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柠檬市场的存在是由于买方并不知道商品的真正价值,难以分清商品好坏,只能通过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来推断平均质量,因此也只愿意付出平均价格。商品有好有坏,对于平均价格来说,提供好商品的自然就要吃亏,提供坏商品的便得益。真实价值处于平均价格以上的商品逐步退出市场,平均质量因此下降,于是平均价格也会下降,导致更多商品退出市场,最后就只剩下坏商品。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便会认为市场上的商品都是坏的,就算面对一件价格较高的好商品,都会持怀疑态度。为了避免被骗,最后还是选择坏商品。这就是柠檬市场

的表现。

纵观如今的翻译行业,各种只追求利润、对质量漠不关心的公司充斥其中,各种水平尚不如机器翻译的译员仍活跃在业界。与此对应的是客户受限于专业壁垒,对翻译质量往往难以自行评估,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一些渣翻的存在。如此境况不禁让人担心,这个市场是不是已沦为「柠檬市场」?

笔译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文字工作,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是对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的一种职业。然而困扰这一行当的却是普遍偏低的服务价格——国内翻译公司英中互译的市场价最低可至120元/千字。比起国外0.1个单位货币/字(例如:100欧元/千字)的成本价,这样的价格低到令人发指,当然也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来从事翻译工作,产出的译稿的质量也可想而知。

如上所述,在客户无法得知商品真正价值的时候,就只愿意付出市场上的平均价格,而这样的价格根本不足以支付质量控制所需的高额成本。众所周知,想要做好一篇稿件的翻译,仅靠一个人是不现实的,因为人难免会犯错,会有自身知识所不及的领域。想要达到基本没有错误的程度,至少需经过具备资质的全职翻译校对过一次;想要达到满足专业用途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至少还需经过资深母语级译审的校对;想要达到出版级的程度,出版行业内的惯例是「三校一读」,即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和一次通读检查才能付印。这样的服务,显然不是120元/千字可以买到的。单从价格因素来考虑,翻译行业符合「柠檬市场」的一些特征。

此外,翻译行业的种种乱象,与翻译的主观性也是分不开的。对于同样的内容,每位译员可能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翻译质量的好坏很难有权威的论断。因此,与技术领域动辄几百页的国家标准相比,翻译行业的国家标准不过寥寥数页——《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GB/T 19363.1-2008)的正文部分仅有6页;《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的正文部分仅有5页。近期国家增添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标准,但这些标准也存在其局限性,并不能涵盖绝大多数翻译需求(仅适用于中译英),且一些译法示例中与国外惯用的说法也存在一些出入。

在行业内,无论是中国翻译协会还是一些其他行业组织均不具备对翻译质量进行公允评估的功能或机制,其职能更多体现在组织业内交流、联谊、资源共享等活动。也就是说,业界并不存在具备公信力的权威评估机构。对于译员水平的认证,相关的证书和认证也有很多:目前认为含金量最高的是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通过考试后会由人事部下发三级、二级、一级证书,此外,英语相关专业的专业八级证书、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已停考)、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甚至四六级成绩都时常被用来作为翻译能力的证明。但这些证书所代表的水平参差不齐,考试的难度与通过标准也饱受诟病,最权威的CATTI证书在业界之外的影响力又较为薄弱,与国际标准无法很好地对接……这些问题也导致翻译行业缺乏对译员水平的认证能力。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翻译行业也较为接近柠檬市场的定义——业内人士尚且难以评判,更何况广大客户。

与此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客户、用户和受众群体对翻译质量的认知不断提升、对渣翻愈加忍无可忍的态度。翻开一些国外电影、书籍的评价,往往能看到大量针对翻译的评价(例如贾秀琰代表作《黑衣人3》、《环太平洋》)。这些评价中固然有些是盲目跟风、持有偏见的,但也不乏真诚的批评和探讨。随著时间的推移,一些优秀的翻译家自然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当然铺天盖地的差评也无法阻止一些水平有问题的翻译继续活跃在业界(贾秀琰被封杀后又复出)。业内的翻译公司则面临更严酷的竞争——如果翻译质量不佳,一家翻译公司就会逐渐失去客户的信任而被市场抛弃,所以为经济利益而放弃对质量的追求无异于自掘坟墓。

(《黑衣人3》字幕)

作为一家永远将质量放在第一位的翻译公司,著文翻译对自身质量把控流程具有信心,也想对所谓的「柠檬市场」说不。我们坚信客户是非常愿意并且有能力判断翻译质量的。翻译需求通常来源于某种涉及两种语言之间互相交流的特定用途,当目标受众阅读译稿时,翻译质量就一目了然。我们的客户中不乏深受市面上的低质量翻译其害,对翻译市场失去信任的客户,他们均高度评价我们的翻译质量,不少因此成为我们的老客户。一些因为价格因素而选择其他翻译公司的客户也会再次找到我们,拿出别的翻译公司甚至淘宝店的译稿让我们帮忙参考——在我们挑出一些错误后才知道,水平上的差距可能远远不是价格上的差距可以概括的。

我们已与一些知名国内外企业、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不乏梅赛德斯-宾士、中国移动、新华社、联合国儿基会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以专业的态度和对翻译质量的不懈追求,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赞扬。

事实上,改变翻译行业如今的现状对所有从业者百利而无一害,同时也有赖所有业内人士的积极参与。当前业内充斥著大量产能置换、资源共享、协同翻译的平台化运作,但这些复制其他行业成功经验的举措依然面临著一项重大阻碍——译员翻译水平良莠不齐、译稿质量不稳定且争议难以解决。在现阶段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共享平台,有些过于理想化了。翻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形成公认的行业标准,让一些良好实践得以广泛传播。只有将整个行业的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让每位尽职尽责的译员得到其应得的回报,让中文——这一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同时也是与印欧语系迥异的一门语言——与其他语言之间的互译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本文内容来自著文翻译公司微信公众号。

如您对翻译感兴趣,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定期与您分享翻译中的心得、吐槽、趣闻、感悟。

著文翻译公司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