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有两句俗语,一曰:借钱吃海货 不是不会过,还有一句就是:吃鱼吃虾 天津为家。可见天津人对海味河鲜的喜爱。

不过天津人怎么处理鱼虾蟹,我肚里的存货还真得有限,还好津菜传人王建中的高徒金勺奖大厨、原来柏悦酒店的大厨杨武军,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天津籍名厨,跟我关系不错。他现在改行创业,自己研发的「小浆果五谷随餐粉」卖得红红火火,算是转型创业成功,天津菜的很多秘辛他都门清,找到了他,津菜处理鱼虾蟹的讲究,倒也知道了不少,这就分享给大家吧。

笼统的说,天津人吃鱼虾蟹,首先是要按节令吃,就拿鱼来说吧,春天吃梭鱼(海狼)、夏天要吃小黄花鱼、五月则是鲙鱼(kuai鱼,鳓鱼和石斑鱼的总称,中国北部湾以石斑居多。其体形侧扁,体色青灰或银白,口裂宽大,牙齿细尖,背臀鳍有硬棘。)入伏爱吃比目鱼(相声里大名鼎鼎的塔嘛),到了秋天,刀鱼肥了,入冬自然不能放过银鱼……一年四季呢, 有鲤鱼、鲫鱼啊,当然还有嘎鱼,不过天津的规矩,一般嘎鱼不上席,哈哈。

(手里拎著二斤塔嘛,这就是塔嘛鱼)

说起天津人吃鱼,贴饼子熬小鱼不能不提,这个之所以叫作熬小鱼儿,是因为鱼种不确定,只要是寸把长的小鱼,不论海鱼河鱼知名不知名的均可一锅熬。因为鱼锅里贴出来的饼子,多多少少沾染点鱼汤鱼香,所以玉米的清香和小鱼的鲜香混合,一口饼子一口小鱼,饼子蘸汤,吃起来那叫一个爽。这道菜,北方也叫贴饼子炖小鱼。感觉天津这个「熬」的说法,更贴切,天津熬小鱼,不放酱油,以面酱和豆腐乳调味,在火上一个半小时,鱼酥汤美,好吃。

采访北京的鲁菜泰斗王义均时,他曾大赞特赞的「豆瓣绿的大对虾」现在天津也很难找到了(据说封海四年了),烹大虾也有人做,不过红色都是靠番茄酱而非虾脑油,味道没法给以前比了。同样消食的还有目鱼中段,天津的目鱼以肥厚著称,所以烧目鱼中段肥美无比,曾是天津名菜之一,但现在同样品质的目鱼也难以再现,所以……虾酱,天津人吃得比北京人讲究,一种是虾头酱,红近紫,主要用来烧菜、蒸菜,菜色挂红,鲜美无比。用虾线(整个的小虾米)做成的虾酱,颜色暗青,炒菜更能体现其鲜香。

因为在海边,天津人对梭子蟹的热爱超过阳澄湖大闸蟹,淡水蟹也吃,比如七里海的螃蟹,最近也恢复了。不过天津有种特别的蟹,叫作紫蟹,其实就是野生小螃蟹,有些只比一元钢镚大点,个头不大但基本都是满壳满黄。天津还有一种特产银鱼,每年十一月中旬到下旬这短短的十几天最为鲜肥而且刺不扎嘴(之后鱼刺就会变硬)。把紫蟹掀壳去肺洗净,跟银鱼一起用高汤炖煮的银鱼紫蟹火锅,其实并不是用来涮的,在北京的话似乎应该叫成银鱼紫蟹暖锅,在天津当地也有叫作银鱼紫蟹羹的,那叫一个鲜美。

津菜虽然不能算一个大菜系,但是烹饪方法也是丰富多彩,光是鱼虾蟹的处理方式估计也是千招百变,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本文挂一漏万,欢迎拍砖。(部分图片来自网路)程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