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千万次的战争中涌现出数不清英雄豪杰,他们处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一定要说谁优谁劣显然是件很困难的事。但是要说在当时一个时代他们是最强者想必并没有什么异议。

秦汉-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公元前208年,在秦末王朝的血腥统治和残酷压迫下,终于爆发了历史上最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随之而来的反秦浪潮如狂风暴雨般迅速席卷整个中原大地。而此时活跃于江东楚旧地的项梁集团正积极联络各路豪杰公襄义旗。当时位于钱塘江上游的由桓楚带领的反秦武装力量已多次击溃秦军,勇名响彻江南大地。如能招揽象桓楚这样有一定名望的人物前来归降,那么其意义对项氏集团来说至观重大。于是项梁将自己的想法告之其侄儿项羽,令他务必招揽此人前来麾下效力。

项羽即刻书信告之桓楚,言有要事相商,并相约与一楚庙里会面。桓楚之前亦早闻项羽勇武,只是未曾谋面,也很想见上一见,于是欣然应允。次日便带上随从和项羽相会于楚庙。酒过三巡,项羽起身抱拳曰:「今暴秦无道,天下大乱。籍愿与将军为天下苍生共伐之。不知将军之意何如?」桓楚被项羽冷不丁如此一问,有点触不及防。但桓楚毕竟也是一方豪杰,大风大浪也见过不少,便起身作揖道:「秦虽无道,然根深而蒂固,非十年八载不足以成事。今环宇之内尚无人能撼动。将军虽勇气有余,然所言未免有些过矣!」言毕,恒楚开始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位血气方刚的少年将军。

但见项羽长的是:身高马大, 彪悍威武,胸宽背阔,健壮如牛。宛若一尊铁塔一般站在那里。令人不寒而栗。而此刻的项羽目光如炬,剑眉如漆,那不怒自威的神态不禁让桓楚这样的铁骨男儿也深深倒吸了一口冷气。

项羽自和叔父避难到江东以来,凭著过人的才气和勇武,早已是威震江东。今天居然有人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这口气,以项羽这样的性格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的。项羽不加思索的说道:「我项羽抗秦全凭一己之力。十年八载太久矣!若成大事,必争朝夕。」

桓楚看著眼前的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略微思索了一下,淡定的说道:「项将军既然认定人定胜天,想必绝非凡人。庙外有一神鼎,非人力所能撼动,将军若能以一己之力推而倒之,则桓楚方信推翻暴秦之人必项将军是也。」其实桓楚只是想为难一下项羽,灭一灭他狂妄过头的想法罢了。因为他知道那个巨鼎别说是一个人,就是来三四个健壮的小伙子都别想推倒它。

不料项羽脱口而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恒将军所言正合我意。」于是一干人等呼拥来到庙前。桓楚插腰指鼎说道:「是此神物,将军请自试之。」但见那巨鼎,高六尺有余,周长足有三抱之围,重量足有二三千斤以上。项羽环视巨鼎一番,供手笑道:「请桓将军先派强壮随从数人共推之,若不能,则籍再试不迟。」桓楚知道项羽傲气,也不跟他计较。吩咐四个最强健的随从一起上来推鼎。怎奈此鼎太过沉重,无法撼动分毫。此时围观好奇之人早已围的里外三层,水泻不通。其中不乏自认孔武多力者,逐一试过,都不成。丛人皆惶恐说道:「此绝非人力所能为。」桓楚拱手对项羽笑曰:「丛人皆如是说,将军还愿试否?」项羽拱手说道:「籍固所愿也。」

于是项羽解下盔甲,脱去束衣。但见那古铜色肌肤下隆起的肌肉仿佛连绵起伏的山峦一般遍布全身。两块硕大的三角肌宛若两棵巨大的寿桃,夸张的扣在双肩上。粗似大腿的手臂上青筋暴突,仿佛是那无数的钢筋铁管缠绕其上。宽大而高隆的胸大肌仿佛石雕玉砌一般坚硬浑厚。健壮的腹部上如梯田一般股起的肌肉块清晰可见。整个裸露的上半身犹如一个极度夸张的巨大倒梯形。望著块块健肌如铁弹的项羽。桓楚这时才发现,原本自认魁梧强壮的自己,居然如此不堪一比。

但见项羽单手抓住鼎沿,弓步用力一推。巨鼎居然象失去重心一样倒下。如此三次,项羽居然象没事一样。此时的桓楚早已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项羽见现场人群鼎沸,也颇是得意。另外感觉这鼎对他来说也不是非常沉重,于是高声叫道:「此不足为奇,待吾试举之。」但见项羽弓身下蹲,单手紧扣鼎沿,另只手抓住一只鼎脚,深吸一口气,大叫一声:起!但见那偌大的青铜巨鼎,伴随著项羽壮硕健美的身躯被缓缓举起。时间被定格了,气息被凝固了。现场反而鸦鹊无声了。因为这情景实在太美了。片刻沉寂后随之而来的是狂风暴雨般的呐喊和喝彩。而我们的主人公项羽又将神鼎三举三落,最后放回原位。而此刻强悍的

大秦基业,也仿佛象这只举鼎一般被项羽连跟拔起,三年后轰然倒塌

三国-吕布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杀害董卓后,投奔袁绍袁绍效力,为其不容。后与曹操争夺兖州失利,依附当时徐州牧刘备,后夺取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话说虎牢关下,诸侯云集.天下豪杰,奉先神威。两军阵前,吕布身著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手持方天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真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布大喝一声「吕布在此,谁人前来送死!"话音未落,幽州公孙瓒,舞动铁槊直取吕布,前去送死。吕布挥戟,战不三合,公孙招架不住,拨马败退。吕布纵马直追,危急关头.忽闻一声怒吼,"三姓家奴吕布休要猖狂,燕人张翼德在此!"

诸侯军阵之中,一将飞出,圆睁环眼,,怒声如雷,手持丈八蛇矛,正是张飞张翼德! 吕布舍弃公孙,疾取张飞。二将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势震八方。诸侯喝彩,声盖九天!士兵看得痴呆,鼓手擂得手酸! 当时恼了虎将关云长,瞪起丹凤眼,竖起卧蚕眉。手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催马上前,夹击吕布。刹那间,刀若闪电,矛似流星,奉先画戟,更犹若猛虎搜山,神龙出海。时有兵刃撞击,响彻八方,声闻于天!关张奋力,三将酣战三十回合,战不倒吕布。

三人战得难分难解之时,诸侯军中,奋起一将,手持雌雄双剑。刘备刘玄德,一马当先,前来助战。三英合力攻杀,意欲将吕布斩于军前!

虽吕布雄勇无双,无奈独力难支。大战多时,遮架不住。画戟带风,急取刘备,玄德急忙闪躲,再凝神看时,奉先已然纵马杀出。正是放开玉枷脱蛟龙,反身飞上虎牢关。

有道是:虎牢关前,神将天威。桃园三英,兄弟扬名。

五胡十六国-冉闵

冉闵(?-352年),亦作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在五胡乱华,胡族大肆屠杀汉人的纷乱年代,老百姓为了活命,迁徙的流民潮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冉闵的父亲冉瞻就出身于当时名震天下的乞活义军。乞活义军是西晋末至东普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流民武装集团的一支,抗击胡族,为生存而战。冉瞻在一次作战时为羯赵俘虏,因伤势过重没几天就去世了,羯赵国主石勒欣赏勇冠三军的冉谵,见当时十一二岁的冉闵聪明伶俐,石勒就将小冉闵认作干孙子,为他改名叫石闵,并一手将他带大。仇人的强大使冉闵只有将仇恨深埋心底,强忍内心悲痛讨石勒欢心。成年后的冉闵骁勇善战,在羯赵与鲜卑的战斗中屡立战功,逐渐成为羯赵帝国的高级将领。

西元349年,羯赵皇帝石虎死后其子十余人互相残杀。西元350年正月,石闵宣布复姓冉闵,杀死羯赵皇帝石鉴,同时杀死石虎的38个孙子,尽灭石氏,一举灭掉了残暴不可一世的羯赵帝国。其后冉闵即皇帝位,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他下令邺都城门大开,凡」六夷」 (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 一夜之间,方圆几百里的汉人,扶老携幼,全往邺城里面涌;而一直以邺城为老窝的羯胡及六夷外族,推车挑担,拚命往外跑。 冉闵意识到这些胡族终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始终是中原战乱不绝的祸根,便颁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

一时间,邺都城内汉人纷纷拿起武器追杀胡族,冉闵亲自带兵击杀邺城周围的胡人,三日内斩首二十余万,尸横遍野,同时冉闵还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否则就将其统统杀绝。 各胡深惧其下场将如同羯族与白奴人,组成联军连番围攻冉魏政权。面对胡族联军的疯狂反扑冉闵沉著应战 :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一二千刚组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开始对入塞中原的数百万胡族展开大屠杀,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 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上这些不同民族的胡族相互进攻对方,掠杀对方,抢食粮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

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最主要的凶手是白凶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 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凶奴为主的胡兵。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 羯族与凶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认冉闵为干孙子的石勒没有想到二十年后,这个十一二岁时由他带大的小孩,会有一天再复姓冉闵,灭绝整个羯族,把他的子子孙孙杀的干干净净,一个都不留。

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统治今天外蒙内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却进入极盛时期。

西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征粮。鲜卑族得到这一消息,急调二十万鲜卑骑兵南下,想乘机消灭因刚扫清中原而元气未复的冉魏政权。冉闵被鲜卑的十四万先头骑兵部队在常山包围,在拚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最终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和敌人拚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 鲜卑国主慕容俊嘲讽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斩冉闵于遏陉山。史书记载,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

隋唐-李元霸(虚构人物作者胡扯)

李元霸由历史人物李玄霸演义而来。

隋唐第一条好汉,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被炀帝封为赵王。「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一头黄毛促在中间。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楚汉项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在李元霸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可以说赵王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宇文成都号称天下无敌大将军,殿前比试全力却撼不动李元霸伸直的一根胳臂,他只不过把手一扫,宇文成都扑通一声,仰后就是一跤,后来更被他活活撕裂。如此惊人神力,更有何人可敌?

李元霸因报恩,不愿与秦琼动手,他只不过用一柄锤往上略略一架,当的一响,就把八十二斤虎头枪打脱了,不知去向,吓得秦琼立即下马告罪求饶。罗成拍马摇枪来战,被元霸一锤把枪打做两段,震开虎口,回马逃命。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围拢来战元霸,元霸把手中锤一摆,撞著三般军器,当啷一响,三人虎口震开,大败而走。裴元庆迎战李元霸,勉力招架三合后惊呼:「啊唷,果然好厉害!」回马便逃。元霸大叫:「好兄弟,天下没有挡得起我半锤的,你能接连挡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饶你去吧!」如此威猛气势,更有何人可比?

晋阳宫比武,李元霸双手各提重三千斤的金狮子,举上举下十数遍。四明山一战,单人独骑击败十八路反王二百三十万大军。此后又杀死好汉伍天锡、宇文成都。紫金山匹马双锤面对一百八十万军队,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将一百八十五万军队杀得只剩六十五万,迫使李密交出玉玺,反王献上降表。如此丰功伟业,又有何人可及?

五代-李存孝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本姓安,名敬思,突厥族沙陀部落人。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

当年,在代州的一个小村庄里,村中立起一座将军的石将。传说,这尊石像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凡是得到石将军青睐的人,都会得到好运。有一天,村中一位姓何的姑娘采花归来,她看到这尊石像,随手一抛,花篮居然不偏不倚好套在了石将军的颈上。没想到,这何姑娘回到家中,就有了身孕。在那个时代,未婚先孕是要被人鄙视的。尽管何小姐再三解释都是无济于是,只能将这个孩子生了下来。亲朋好友渐渐远离,何小姐带著一个孩子,母子二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著。

等到孩子四岁那年,何小姐带著孩子,来到那石将军的面前,让孩子拜祭他的父亲。没想到,当孩子知道他的父亲竟然是这么一尊石像时,竟然发起狠来,一拳将石像打了一个粉碎。何小姐见状,不由勃然大怒,当的是又气又急。她逼小孩跪下向父亲请罪,并且让孩子将地上的石头拣了起来重新一块一块地安了回去,并给孩子取名叫做「安静思」(安进石的谐音),以此为记。

小安静思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在他十岁(?)的一天,小安静思正在山坡上放羊。这时,山坡上忽然出现了一只猛虎,来势汹汹。然而,面对猛虎,小安静思却并不惧怕。他天生神力,尽管老虎称得上是人间至恶,但他也没把它放在眼里,竟然赤手空拳,将老虎活活打死。这时,对面的山涧上,正巧走过一个人。他就是晋王李克用。李克用远远望见这孩子年纪尚幼,居然能将老虎打死,心中端的是非常喜爱。他故意向这边说道:「是哪家的小孩把我家养的老虎给打死了?」小安静思也并不生气,看向李克用,说:「原来这老虎是你家养的啊。我打死你养的老虎是不对,这就把老虎还给你。」说罢,隔著一条山涧,竟把整只老虎,像扔石子一样轻飘飘地扔了过去,扔到李克用面前。李克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之后,李克用便向各家各户打听,这倒底是哪家的孩子。他找到何小姐家中,见了何小姐,问清了小安静思的身世。他对小安静思那是颇为喜爱,便希望能收养他为义子。而何小姐知道对方是大名鼎鼎的李克用时,便欣然同意,从此,安静思便改名叫做李存孝,跟随李克用左右,随李克用征战南北,成为了李克用的左膀右臂。

凭著天生的神力,再加上出色的武技,李存孝征战南北,从无敌手。就连武功天下第二的铁枪王彦章,也在李存孝手下走不了两个回合。而武功第三的高思继(说岳全传里挑铁滑车的高宠的祖先,高宠曾一回合击败金兀术)曾在李存孝连挑数十名大将后(当时李存孝患上重感冒),全力脱力状况下,趁势击败多名唐将。李存孝听说后,披挂上阵,用十个回合竟然以重病之身将武功不比王彦章弱多少的高思继活活生擒。后来,在李存孝死后,王彦章再无敌手,竟然连挑晋军猛将三十六人(这件事在《水浒传》中也有记载),急得李克用大哭说道:「假如我儿存孝若在,何至于此?」关键时刻,军师出计,派人假扮李存孝出阵,竟惊走王彦章,将王彦章的弟弟王彦童活活吓死(王彦童也是当时著名的猛将之一)。由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