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标这种事儿,出于美观不过三三两两,七七八八更是虚荣心作祟。「沃尔沃亚太」、「华晨宝马」、「奇瑞路虎」等国产化豪车的车主基本上对这些「国标」深恶痛绝,车子到手就把标扣了;4S店也是心照不宣,美名其曰的「外观优化升级」实际上也成了一种潜规则。

可惜了北汽和宾士的联姻,国产化13年以来,国产化宾士早已销售百万辆,但大街小巷里的带有「北京宾士」logo的车子比虎头奔还稀有。多数人只知道梅赛德斯-宾士,却不知道北京宾士的名号——两者之间似乎不是在联姻,而是在搞地下恋。

豪华不改,品质易更

豪华品牌不断下探的价格也转换成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销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而在前期产能和国民消费力有限的情况下,宾士的产能只能说非常低,2005年初,宾士在华产能不足5万辆/年,而在2017年却突破了40万辆/年。在疯狂扩张产能的背后,北京宾士和梅赛德斯-宾士都牺牲了最不该牺牲的价值——品质。

摘自近三年JD.power VDS可靠性研究(测试车型均为报告年限前三年车型,研究市场持续2-3年),PP100项目得分越高,品牌质量就越差:可以看出宾士虽然可靠性排名一直在浮动,但是其得分还是比较高;甚至在2018年的研究当中,其可靠性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处于豪华品牌之末。

这一点与其说是宾士的个性,倒不如说是豪华品牌疯狂扩张产能的弊端。从前虎头奔、蝴蝶奔一流的精雕细琢在如今却难以复刻,智能化生产与产销量的增加,使得车企对产品的把控有所失衡。品牌豪华依旧,品质不复当年。

上梁不正下梁歪,宾士召回次数破百

北京宾士品质差不能全怪国产化,即使是进口宾士(梅赛德斯-宾士),其品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如国产宾士。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份,宾士在华(包括福建宾士、Smart)从2005年一来共计召回了124次,堪称同级别召回之最;2017年召回次数多达36起,其中梅赛德斯-宾士方面召回23起——上梁不正下梁歪,进口宾士都是如此,国产宾士又怎么可能好的起来?

在召回的车辆当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关宾士的召回有如下几个特点:

1、召回次数多;

2、覆盖广阔:从入门A级到旗舰S级车型,基本上全军覆没;

3、问题突出:召回多以转向系统、车身、电器等方面居多,这也是消费者需要注意的。

4、避重就轻:例如,宾士的凸轮轴存在设计缺陷已经是众人皆知,但宾士却掩耳盗铃,以细微末节的小毛病来召回,从而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宾士的召回让人触目惊心,大多数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被宾士那句「精湛过硬的质量标准」所洗脑;但实际上,从很早之前宾士的「豪华」和「品控」就已经开始脱节了。可悲的是,这样的宾士还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

投诉不断,质量下滑

宾士造的孽还少吗?根据车质网第三方投诉平台显示,截至发稿日期,宾士在从2018年1月起,就遭到了695起投诉。轮胎、发动机故障、变速箱异响、顿挫、车内异味、行驶中熄火、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已经成为了投诉的重灾区。

根据编辑本人在维修过程中接触到的案例来看,宾士E级爆胎多体现在E级配有19寸轮毂的车型前胎上。E级爆胎的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是轮毂设计缺陷、其次是轮胎过薄、再者是驾驶使用习惯。

最重要的是,宾士E级的19寸轮毂边设计太薄,比较锋利,导致轮毂边对轮胎壁作用力放大,爆胎的隐患无时无刻存在。经历过这么多的爆胎投诉,宾士却将错就错,对此也从未正面回应过这个问题。

上文所提到的变速箱异响反映最多的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宾士C级上,但是关于其顿挫倒是比较少。根据维修经验来判断,宾士发生异响的车型多为9AT车型,该变速箱的异响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声沉闷的「咚」音,一种是「哒哒哒」音。

关于前者,是宾士9AT变速箱的预压力调节的声音,在起步加油、倒车时候容易被感知,并不影响变速箱寿命和安全;而后者则是异响无疑,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宾士9AT车型上,并非个例——严重的话,降低变速箱寿命、动力丢失、无法换挡。

结语

或许你对宾士还心存侥幸,但实际上宾士的品质却早已亮出了红灯;而这一切恶果,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埋单。诚然,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车子,但是如果有,绝对不会是宾士——吃著万年老本、耍著花花伎俩、透支著自己的生命力里,宾士是不是已经沦为过期网红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