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本地户籍,今年三十四,不要理会苏州四大园林的称号,名气最好的不一定是体验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恕直言,在欠缺相应文化底蕴了解和背景功课研究的前提下,绝大部分游客眼里的苏州古典园林都是差不多的。


2019.6.4日去的苏州,只留了一天时间,6.5号中午就去乌镇了。上午去了拙政园,第二天上午去了狮子林,因为住在景区对面的民宿!超级方便。网上说网师园是唯一可以夜游的园子,可以考虑下。平江路也不远,耦园就在平江路,注意关门时间。

有些后悔杭州留了两天半,西湖不需要那么久逛,苏州应该多留两天,但是我看园子比较细,租了个电子导览器慢慢听。

注意:2019年4月开始苏博、拙政园、狮子林都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或买票,如果…你没有预约,那选择就变少了…

今年六月初前往上海,上海高铁至苏州,苏州博物馆、拙政园都在东北街上,也是因为贝聿铭大师以拙政园的一面白墙为纸,假石为绘,将二者连接起来。

注:文章出处来自:《跟曹雪芹学园林建筑》编者:庸安意(是在我们区图书馆借的书,摘里一些)

如今,进入拙政园中,仍能迎面看到一带假山。缀云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其山不甚高却颇有气势,周边绿树成荫,花木扶疏。既能避免一览无遗,又能透露园林消息,很好地体现了园林艺术的手法。

园林中的厅堂,一般多是较大且重要的建筑,比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便是中部的主体建筑。《园治》说:「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又说:「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斋较堂,惟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义。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因此,「堂」是外向的,是显露的。借景以苏州拙政园为例,其远借北寺塔最为著名,站在倚虹亭畔向西望,只见近景游鱼依稀,中景亭台俨然,远景塔刹巍峨,景观层次丰富而生动。然而,此塔并非园内之物,却是园外之景。只因视野开阔,虽千米之外却宛在眼前,十分巧妙。

行文至此,不禁梦入大观园,循著隐隐鼓乐之声,追寻幽幽藕香之榭。然而梦境里的藕香榭自然是无迹可寻,生活中的藕香榭却有迹可查。在「园林甲江南」的苏州,就有两处题名为「藕香榭」的居所,真真如《红楼梦》所言,只难得「可巧」二字。这两处「藕香榭」在拙政园之中,一在怡园之内。拙政园中的「藕香榭」准确而言不是「榭」而是「楼其建筑高两层,三面环水,两侧傍山,称「见山楼」,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传为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所改(原名隐梦楼),并在此办公,至今楼内摆设一如往昔。楼下有匾,题「藕香榭」,款署「王尊华王申新正补书」。见山楼依山傍水,高而不危,是一座典型的江南风格楼房,重檐、卷棚、歇山顶,粉墙黛瓦,古朴淡雅。

所谓「云步石梯」,即登向高处的石阶,又称「云」,是园林建筑中山石布置的一种。「云梯」是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既可节约使用室内建筑面积,又可成自然山石之景。董豫将其归结为「山梯式」,称其「不但聚集了山梯与洞壑等多重意象,还外挂了两条可望而不可互穿的之折山梯。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而宽,是我国著名的观赏植物。同时,芭蕉也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多与孤独凄凉和离愁别绪相联系。比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和「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而在两宋时期,当其与「雨」结合,形成「雨打芭蕉」的意象之后,更是丰富和完善了「愁」的内涵一一北宋时期,「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是欧阳修愁,「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则是葛胜冲的愁。南宋时期,「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吴文英的愁,「芭蕉滴滴窗前雨,望断江南路」则是洪适的愁。而园林也多有种植芭蕉的实例,如拙政园中的「听雨轩」便是一泓清水,数点芭蕉。

在这些景点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据植物命名,而这恰是历来园林景致的题名传统。在拙政园中,枇杷园以枇杷为主,玉兰堂以玉兰为尊。

过街门指通道两侧相对著开的门。门楼即门上起楼,常见的有大门上的楼和观阙上的楼。门楼上嵌匾,匾上题字,则是园林中常见的手法。一般题名均为成对出现,仅以苏州园林为例:拙政园中有「淡泊」「疏朗」,狮子林中有「通幽」「人胜」,耦园中有「载酒」「问字」等等。

「贵精不贵多」的艺术追求,也导致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种类相对较少,重复率相对较高。玉兰、桂花、山茶、罗汉松、竹子等植物,几乎各园皆有种植,且种植位置相对固定。花梧桐种于院中,玉兰栽于堂前,芭蕉植于窗下。《园治》中也多有「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溪湾柳间栽桃,屋绕梅余种竹」等论断。花木种植的组合方式也相对受限,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组合,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的「玉堂富贵」组合等。魅力。比如苏州拙政园中为赏四季之景而分别有亭春日「绣倚亭」,夏日「荷风四面亭」,秋日「待霜亭」,冬日「雪香云蔚亭」。分别借雨打芭蕉之声和借雨打荷花之声,而设有「听雨轩」和「留听阁」。

除书上提及的园林艺术,身著汉服走在园子里,租借一个导览器细细听著语音讲解,还有几处印象尤为深刻。1、小飞虹拙政园一处代表景

2、卅六鸳鸯馆以及十八曼陀罗花馆

整个建筑呈方形、南北向,四角各有四个耳房,彷佛回到了红楼梦中丫鬟们休息的地方。整个建筑的玻璃窗嵌有菱形蓝色彩玻璃,在盛夏时节透过蓝玻璃往外望,树木亭子上仿佛积著一层白雪,有消暑之效。南面适合冬春活动,北面背阳宜于夏秋活动。

此外,苏州园林博物馆和拙政园相连,有一个展厅专门展示拙政园的模型,以及介绍园林的各个元素,山、水、石、花等。

一墙之隔的苏州博物馆至少需要提前一天预约,节假日十分火爆,和我去过的许多博物馆都不同,身处其中能体会到自然、园林、民居相结合,展厅大多利用自然光,整个展馆多利用几何图形。许多博物馆人们是因为里面的展品前往,但苏州博物馆,是一个本身具有无限魅力的展馆!每个休憩区都有不同的景观,或竹子、或紫藤、或池塘、或假山。

带小孩的话优先考虑狮子林,钻假山比较有意思。

个人觉得苏州值得去的地方就是虎丘,拙政园和狮子林。古镇随便去一个就可以了。时间再窘迫的话,去山塘街或者平江路走一圈就可以代替古镇了,那些古镇就是围成几圈的山塘街,商业化过度,没什么意思。

另外,拙政园狮子林和苏州博物馆是在同一个步行区域里的,有时间的话可以一次逛完。


你应该去艺圃、网师园,那才是苏州人心目中的园林的典范


其实一天以内,就可以走马观花的把拙政园和狮子林看完。而且他们两个挨的还蛮近的,如若还有时间,可以抽空把苏博看完。(毕竟都在那一块)感叹一句:苏博里面的馆藏文物相比于苏博建筑物而言要逊色许多,贝聿铭先生真的不愧是现代主义大师,其建筑物将苏州园林经典元素提炼出来,与现代主义相结合构成的精彩之处只能让我连声感叹。

我个人推荐:都要去(虽然答主说了时间不够)。因为我觉得拙政园和狮子林虽同属苏州园林,但其感受还是有较大差距。如果只去其一,不免有些遗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