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读白先勇的原著时,年纪还小,见不多识不广,那时对我来说《一把青》只是一个小小篇幅的故事,原著里依稀仿佛记得只有师娘和朱青,没有太多的篇幅来叙述郭轸的潇洒与追求,当然也没有挺拔帅气的伟成,没有泼辣善良的小周,也没有小邵跟墨婷。那时的《一把青》带给我的记忆还不及《孤恋花》(或许是因为柯老雄太恶了,让我不得不记得死得很惨的他)
 

 

「飞将军的太太,不容易当。廿四小时,那颗心都挂在天上。那怕你眼睛朝天望出血来,那天上的人未必知晓。他们就像那些铁鸟儿,忽而飞到东,忽而飞到西,你抓也抓不住...」-白先勇《一把青》

图/取自《一把青》官网

成为空军眷属,要用一生悬念的担心去与天空交换那些潇洒的飞将军,师娘是空军村的定心丸,镇住女人们的焦虑,让她们好好守在村里,当丈夫们的导航塔。大队长丈夫处理不来的事就交给她,比如说报丧或是安抚,收拾小太太们砸了家的杯盘狼藉,也是师娘的工作。空军村的女人总是仰望,她们的脖子线条很美,年纪长一点的看起来泰然自若,就像师娘跟小周那样,要嘛沉稳,要嘛泼辣,她们习惯了等待,年纪轻的小太太的则挂著惊弓之鸟般的愁容,她们还做著想和天上男人共度幸福余生的美梦。

 

「女人既已嫁进村,就得练习接电话。好的,坏的,都得接…」

 

村里的女人互相扶持,却也互相推托,每个人都希望电话一响、黑头车一来时,出事的是别人的丈夫,每一回的报丧,听到死的是别人的丈夫时,那一份心底的侥幸是多么的真实,人性的自私在此时表露无遗却让人不忍责怪,我觉得《一把青》是女人的故事,该死的飞行员们只是点缀的配角,但仍要向该死的飞行员致敬,就如同小周所言:「你们给了我们不一样的青春。」

图/取自《一把青》官网

短短篇幅的《一把青》拍成31集的电视剧,但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又岂能用短短31集一言道尽个中滋味?有人说,历史离我们很远了,何必回首自困步伐,我不这么觉得,总觉得人要记得过去,向前走的时候才走得稳,就如同导演曹瑞原说,那个真正经历过战乱苦难的世代,他们的痛我们无法体会,但之后更年轻的世代,也不用去体会,因为它已经不再影响下一个世代,所以就透过戏剧的再次呈现,向那个年代做最后的回眸和致意。

 

「再给我们两个名字,就能出去。」

 

历史课本里有读过,国民党打输共产党撤退来台,战乱下大家四散,又零零落落的在台湾重聚,国民党撤退来台湾后,小邵成了大队长,小周成了村长,伟成病了,隐姓埋名,瘸了一条腿,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只有十一大队的伙伴们记得,芊仪的旗袍不贵气了,依然守著丈夫,师娘仍是师娘,为了丈夫她什么都做,还不孝到了底赶走了远道而来的叔叔,老家留的地成了她活下去的企盼,只要打回去,一切都会好。墨婷读高中了,数学还是一样差,姓邵十几年了,旧爸的模样在逃难还是打仗时忘了的?也记不清了。

 

「没有亲人,只剩两个仇人...如果要挑一个仇人....挑哪个呢?」

 

登报启示一无所获的朱青,现身后令人惊讶,当年的女学生都不女学生了,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唱著《东山一把青》,师娘、小周还穿著当年在南京时朴素的旗袍,可朱青不一样了,化浓妆穿短裙,喝洋酒玩扑克,朱青眼里的轻蔑看不清究竟是怨还是痛,成了两个姐姐最熟悉的陌生人。直到被当匪谍锒铛入狱,两个姐姐才明白这个小妹吃了多少苦才找到她们,她一直记著,有一天走头无路时要来台湾找两个姐姐,为了拿到船票,朱青和船员睡觉,来到台湾后,在北投帮美国人洗澡,千辛万苦找著了,怎么会想到最后居然跟在南京时一样,再次被姐姐利用。恨也不是,释然也不甘,大时代下,每个相害都不是真心的。

图/取自《一把青》官网

以前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讨厌国民党的人这么讨厌国民党?如今我能理解了。大时代下有很多的故事和很多的无奈,师娘、小周出卖朱青,小邵跟士官长阴错阳差害了伟成,那时后谁算计得到这么无奈的瞬间,那时有细胞、有匪谍,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怀疑,无情的举报都不是故意的,为了自保为了活下去,人不自私则亡,就像小邵说的:「苟且偷生是我的责任,出卖妳江叔,是我错我认,可是我不后悔。…要是再来一次、再重新降落台湾,再去招待所,我还是一样,只能先保住我眼前的。」好伤心啊。

 

「日子就这样过了吗?.....我们做错了什么?

 

来到台湾的空军和太太们,面对比战乱还严峻的考验,当年师娘总说,日子过了就好了,以为只要不飞,就会有好日子,可是又有谁会料想到,原来地上的日子这么难过,后来师娘终于改口了,日子过了不一定会好,谁会料想到有一天姐妹俩会在牢里想不透,怎么会被当成匪谍,怎么会搞得要自新?

图/取自《一把青》脸书

向过去的年代致敬,如同墨婷在首集时说的,那个年代后来像传说,而墨婷就是那个听过,也看过的女孩,她是那个时代身处其境的旁观者,看著真假交织的事交叠在一起,最后看著小周妈妈和邵爸白头老去,她要告诉秦阿姨,到头的日子是什么模样。《一把青》进入尾声,深深的感触放在心里,十一大队,解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