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近来因为待业中,白天多出不少时间能让我追著电视播出的【法网游龙(Law&Order)】影集。

喜欢看【法网游龙】跟喜欢看【CSI】的原因有些不同,两者虽然同样是在描述犯罪事件的蕴酿、发生和结果;后者著重科学迹证追溯到凶手的过程,在许多细腻的专业知识和特效镜头里,随著剧情铺陈足以窥见人性的邪恶良善、自私与无知。『证据会说话』的理念在在证实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完美犯案。

前者则相对减低证据带来说服力的著墨,节奏较为快速的聚焦在案件发生警力查证,以及后续的检察官起诉、法庭对答、刑责作证彼此议价的过程。

这些情节非常微妙的呈现了人性的各种优劣、一厢情愿或宏观视野的解析和理由、理智与情感相互拉扯的界线何在。

看过法庭戏的人应该知晓,无论是检察官或是律师在法庭提问问题时,其实很吊诡的要求证人只能回答;最让人血脉贲张的部份正是世界上有很多事并非只能用来两极化的归责和表达。

讨厌的也是极多的阐述与内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常常就在这些仅能以来判断的过程里,局部甚或关键性的影响了陪审团或法官的判决。

【法网游龙】这出戏绝妙之处也在于,并不是每一件罪案的结果公理正义都能得以伸张(符合真实人生),背后所必须探讨的细节与观念也非枝微末节之事,相对地会产生更多辩证中交叉反复产生的是非。

有时看完影集会愤愤不平,久久无法自已;有时会为检察官说出我内心想坚持的价值观而大呼过瘾。

 

在【法网游龙】里常有一些无奈事件的发生,某人莫名其妙突然离世,警探追查时必须告知家属认尸或是询问死者生前的生活圈与工作,借以了解死者个人生平,以便追踪凶案可能发生的缘由,导正追查主线支线的正确性。

当警方拿出死者照片想确认此人生前种种善恶关系时,有的配偶或家属伤痛欲绝、恸哭不已(当然有些人是演戏作假的,因为凶手就是他);有的则是反复陈述著死者在世时的为人处事、兴趣嗜好、穿著打扮、最让人念念不忘之处是什么。

当我看到这些片段,不自觉的心有戚戚,和善的人也许有不为人知的黑暗面,看起来落魄孤独无人理会的人也有感恩付出、教人难忘的另一面。查不出身份、找不到跟死者相关的人……总令人感到凄凉。

我曾经跟绿手指交代过:「你最好记得住我的身材比例、身体的胎记(根本没有)、哪里有颗痣,喜欢穿什么衣服、皮包里带著什么东西,说不定某天会派上用场,可以帮助你确认验尸台上的人是不是我。」

这段话当然立刻被绿手指臭骂一顿,说我尽是讲些不吉利的废话。(我这叫未雨绸缪好吗!关于他的一切我倒是记的一清二楚。)

这怎么会是废话呢?即便是镇日相处的另一半或孩子,我们也不见得完全知悉他们未明白说出口的秘密与个人习惯,谁回家走哪条路线、搭哪一路公车(所谓的惯性也会因某状况有临时变动的可能),趁著自己想净空心情时到某处溜达等等,不尽然都会一一在事前向家人报备。就好比凶案中的死者,谁会料想到自己就这样在一瞬间一命呜呼?

若我们真正的关怀注重身边的亲友,要求这些小部份的细节记得清清楚楚,并非过份的事。

说到人都免不了一死,善终或是恶结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预测的。每当看到剧中人一面描述往生者的性情、习性,一面无法自抑的痛哭流涕、请求尽速抓到真凶时,我在心中不免冒出一个念头,你……想留下什么?

当生命终结时、当有人提起你,是不停的陈述你带来多巨大的影响,给了别人多少温暖友善的感动,你的存在之于某人是多么的不可或缺、无法替代,也因此你的离世造成不可弥补的伤痛和遗憾。又或者你的死亡只是让周遭人为之解脱、深感庆幸,抑或是觉得除去心中和生活中的一块大石头?

有的人口袋中只有两枚硬币,有的人身后留下一堆遗产,形成另一波争权夺利的开始和无可计数的嫌犯;这两者的差异代表了我们在世上的存在价值吗?

有没有可能,当你信赖亲密的人站在台上诉说著你的好、你的美、你的一切时,此人内心却是咬牙切齿或额手称庆你的离世?

这么多表相的东西,跟扑朔迷离的人性有关,让我不禁要问,这些是你真的想留下的吗?想留下那些在黑暗中让人忆起还觉得光明的部份,还是实质上摸得到、具体化的物品和思念?

如果……如果趁现在开始,你真能为自己(别人)留下什么,当未来的某一天你不得不消失在世上时,有人问起与你相关的某人,你希望他们口中的你在拥有一条精美有传承意义的爱心项链之余,最教人难以忘怀的会是什么部份?

我相信每个人肯定都知道,你能留下什么,都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你可以决定的。那一点都不难,在一块胎记之后的印记,取决的是存在的价值。

诚心希望每个人被用来衡量的价值,绝非是金钱与物质,而是相较于此更为无价、更为形而上的。

正如爱与恨、是与非所带来的象征意义,不是那么绝对和全然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