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為大家介紹過各種藝術風格和藝術家,其實也不難發現無論是大眾喜歡的還是經常被推薦的,都是國外的藝術家所佔的比重比較大。我們覺得有一系列的國內當代藝術家同樣非常值得大家的關注和期待,在2018年的末尾把他們介紹給大家...

國內當代藝術家系列(一):徐震

假如說我此時此刻在上海人流密集的大街上大喊一聲,10個裡基本上要有8個覺得:不用理她,拍抖音的。

但是1998年的上海一男子就靠在上海街頭的無規律大喊,把自己送上了威尼斯雙年展,成為了主題展最年輕的中國藝術家

徐震—行為錄像作品《喊》

  • 「年少成名」

這麼說吧,徐震是個少有的明白人。在他考學那個時代,九幾年的中國,想當藝術家,首先畫功要好,但是徐震好像畫的不怎麼樣

他當年在考美院的時候,人家因為覺得他畫的爛,連准考證都不願意發給他。後來去北京找了央美進修班,他自己都不太清楚,那個時候究竟是對藝術嚮往,還是對藝術家的生活方式嚮往,但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獲得了大徹大悟。

他突然意識到,假如繼續這樣的生活他就要連續畫4年的人體,這是一件多麼無聊的事啊!乾脆做個YOLO主義者得了,想幹嘛就幹嘛,選擇當個藝術家在就是一個極好的主意,他就『什麼是藝術家』這個問題思來想去,最後終於認識到這是個外界強加的偽命題。

再後來的事我們就知道了,靠腦洞大開一《喊》成名,在24歲就已經是一個國際出名的藝術家了,即使他的作品到現在看來還像一個惡作劇。

(視頻我看了,總覺得有那麼一絲喜感)
  • 「天才病」

他是一個藝術界的天才型選手,他對世界獨特的理解方式和鬼馬思維,把他快速的推向了中國當代藝術新人王的位置。

但是上帝是公平的,這點在他身上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他身體一向不大好,不能抽煙,不能喝酒,不能吃的太飽也不能喝茶,劇烈運動更是想都別想,嚴格意義上講他這是全身神經紊亂,更是因為一場意外徹底的杜絕了坐飛機。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他已經變成了一個肉體上已經沒有任何樂趣的人了。

但是好在所有這些缺憾都能從精神上補充到位,他有藝術。

人間不值得,但藝術很值得

  • 「從徐震到徐震?」

徐震對於藝術界來說是一個異類,他就像那個揭穿了皇帝其實沒穿衣服的小男孩一樣,直接打破了藝術圈心照不宣的那點事。

開設了『沒頂公司』就是那個關鍵性的舉動

把藝術和商業聯繫在一起的藝術家不止徐震一個人,但是誰也沒有他這麼明目張胆。安迪沃霍爾這種領軍人物也僅僅是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來運行商業活動,村上隆是足夠商業,不過他看起來更像一個頂級藝術網紅,像徐震這樣開個公司賣藝術品的還真是頭一遭。

明顯出格的人都被大眾接受很難,徐震本人自然也受到了不少藝術圈的抨擊。

《永生》系列就是他『沒頂公司』的當紅炸子雞產品,所謂的永生就是把無頭的兩件雕塑拼接在一起,西方神像和中國佛像是系列中的主創元素。

其實單純作為一件大膽鮮明的裝置藝術《永生》是相當成功的。但是徐震偏偏做了不止一件,這一舉動就觸動了多數藝術界人士的逆鱗,覺得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原作那種唯有一份的價值,主要現在藝術圈沒人這麼干啊!

(徐震作品《永生》系列)

徐震想,不聽不聽王八念經,又繼續推出了藝術品禮盒套裝,就像超市打折促銷買五贈一一樣

這一個禮盒裡面的藝術品各種各樣,你打包買走我再給你總價打個折,交個朋友賺個回頭客。

藝術圈眾人:血壓有點高,你自己看著弄吧,可別再讓我看見了。

(徐震作品禮盒套裝)

也有人頂住攻心的急火質問:你這玩意這麼賣還能叫藝術品嗎?和商品有什麼區別?你當開小超市呢?

徐震想,你們說的有點意思,來就得了!後來,徐震超市就出現了。

徐震的超市風真的太大了,藝術界公開制假販假第一人啊!徐震超市裡的賣的所有東西就和滿大街的便利店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就是裡面的東西全都是空的,靠特殊手法放空,包裝裡面空無一物。

就比如說你平時買一包薯片會抱怨裡面7成都是空氣,但是在徐震超市買東西,可以得到十成的空氣哦!

很多人不了解實情來了之後會帶著一臉『還有這種騷操作』的表情離開,了解內幕的人會慕名而來買幾樣商品,或者想單純的收藏一個塑料袋(感覺自己有點被塑料袋種草)

啊徐震還是喜歡『惡作劇』啊

徐震的這個超市從上海開到倫敦SOHO又到香港蘇富比,只為諷刺盲目消費主義的社會現象。『fill the viod』里的空虛又是什麼呢?最近超市這個項目被拍賣了上百萬人民幣,請問你怎麼看?

  • 「因為他很真實,所以會有爭議」

沒頂公司是徐震手下的產物。沒頂=madein,他本人自然而然的也成為了『沒老闆』,這個創作型公司個人理解作為中國的當代藝術推手而存在。

有人曾經猜測藝術公司可能發展的比較隨性,大家做事看心情就好了(就像我們公司一樣),但是人家有規矩的很,光說打卡上下班就規矩的一絲不苟。另外徐震喜歡比員工早到兩個小時開始工作,並稱之為『最美妙的時刻』

沒頂公司內部

他在創立沒頂的一開始就已經公開宣布:從今以後再無徐震。

徐震可真是個小機靈鬼,是啊徐震變成了徐震?,變成了一個藝術品牌。他眼裡的藝術家每個人都是一個藝術品牌,縱使你多麼老派,哪個不是頂著自己的名字在辦展覽?

徐震開這個公司爭議不斷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認為他的藝術與商業聯繫的太過緊密。但是在他的眼中商業是不需要迴避的,另外看藝術圈『反彈』的這麼激烈,反而讓徐震覺得有那麼些許興奮。

藝術和商業結合這種方式和徐震的行為被稱為『非學術的』,但是其實他的行為是非學術的,並不代表他的作品也是非學術的。

徐震所做的只不過是在順應當代社會的發展方式

通俗來講,就像我們在順應時代潮流一樣,人人都在跟隨社會和整個大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藝術也是同理,好比古時候只有宮廷貴族才有資格入畫賞畫,畫派,畫風,內容,媒介都在跟著時代變化慢慢改變,所以說藝術和商業結合只不過是一個順應當代的必然結果。

不光時代是進步的,藝術也是。

假使今天不是徐震,明天也會有別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