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德育工作者又岂能不了解一些高格调的德育理论,从本文开始为各位介绍四种主流的道德理论,分别是伦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康德伦理学以及契约论道德理论,相信对各位深入理解「道德」二字会有一定的帮助。

提到道德各位肯定不会陌生,就像空气一样。但正因为过于常见所以我们往往不会深入去探索道德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事实上,对于道德,至少有这些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什么是道德?

为什么我应该是道德的?比如我欠钱就是不想还,为啥不行。

如何判断一个道德是合理的?有时候道德的要求与个人的利益相冲突,这个时候如何解决?

下面我们通过考察四种经典的规范伦理学理论来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伦理利己主义

一·概念解析

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理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除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任何东西是重要的。或者说,任何东西(包括友谊、爱情等)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手段和工具。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直言:人性基本上是自我利益导向的,所以要求人们称为利他主义者毫无意义。如果你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那么一切表面上的利他主义行为其实都是伪装的自私行为。

当然,如果每个人都追求暴力,就会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当中,但是这样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于是一个大家都会相互同意的准则。而道德的概念就从理性的自我利益状况中产生出来了。即道德本质上是「理性的自我主义

伦理利己主义进一步认为,除了做对我们自己来说最好的事情外,我们没有其他任何的责任。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唯一的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利益。只有一个根本的行为原则——自我利益的原则。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幸福的事情,不管这么做是否会伤害别人。

二·对这个理论的证明

伦理利己主义者往往不屑于证明,他们会说,看看周围,谁不是为自己而活的呢?不过我们还是看看几种主要的证明吧:

1、理性化论证。即经济学中所说的理性人的概念。亚当·斯密等经经学家认为通过个人追求理性的自我利益会产生一种优化的社会状态,即看不见的手。

2、自私是一种美德。这种理论认为利他主义具有毁灭性,忽视个体存在。如果一个社会可以要求一个人无偿为另一个人做奉献,那么这个社会是一个泯灭人性的社会。

3、进化论的证明。如果我们是按照纯粹达尔文式的个体选择而进化的,那么我们在生物学意义上就是自私自利的。

三·对这个理论的诘难

伦理利己主义有几个固有的弊端,现简要概述如下:

1、 我们是在完成既定目标后感到满足,而不是把满足视为唯一的目标。某些伦理利己主义者会宣称我们生存的唯一目标是让自己得到满足,但是这种满足到底是我的目标,还是只是我追求的东西的一种附加的效果?

2、 这在某些时候是一个无法证伪的理论。波普尔估计不会很喜欢这个理论,因为这个理论有时候会显得无法证伪,而无法证伪的理论可不会入波普尔的法眼。

什么意思?有时候我明明做了一件利他主义的事情,利己主义者会跑出来说,不对,你最终还是为了自己,即使你行为上利他,但是心理上你最终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开心自然一些。那么从实践层面,我们看似没法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这实际上牵扯到自私的概念是什么的问题?只要我们的行动并没有以一种不合法的方式威胁到其他人的利益,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不是自私的。只要我们行动的动机不是要有意伤害他人的利益,我们的行动就不是自私的。即便他认为他所关心的事情就是他的自我利益的一部分,他的行为也是高度利他主义的。

3、 从经验主义来看,生活中欲望和义务总是互相矛盾冲突,我们会经常陷入这种困境;

4、 最根本性的诘难:社会层面

4·1如果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那么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人们对自己的自我利益的追求必然会产生冲突。当然利己主义者会反驳说:生活本质上就是一系列的冲突,每个人都在努力击败他人,使自己得胜。但是这样的社会很容易就走向奔溃。我们最终缔结的社会并不是按照极端利己主义者来设定的,这个我会在契约道德理论中做进一步的解释。

4·2人确实有一个自然的动机维护自己的生存,促进自己的发展。然而如果我们必然要生活在社会中,那么这个动机至少在策略上不可能是我们行动的唯一动机

4·3伦理利己主义否认重要人际关系具有内在的价值,把其他人视为促进一个人的自我利益的一种手段。但从人类经验来看,社会关系是个人幸福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促进他幸福的工具。

下一篇文章,我们来探讨一种极为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理论:功利主义。让我们一起欣赏边沁的勾勒,密尔的演进,以及对功利主义的攻讦和辩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