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8 Web only 文/吴凯琳编译

专业社交网站LinkedIn近期推出了一个专题:「如果我22岁」,邀请了多位领导人、企业主管或意见领袖,要他们写下最希望对22岁的自己说的一段话,以下摘录其中8位的精彩内容。

1.「别太努力工作。」
《哈芬顿邮报》创办人阿里安娜.哈芬顿(Arianna Huffington)

工作到筋疲力尽并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为了成就而让自己疲于奔命。除了努力工作之外,更要给自己喘气的时间,重新充电、补充能量。


 

2.「尽情玩乐,但要找到自己的目的。」
维京集团创办人理查.布兰森(Richard Branson)
人生不能重来,应把握时间好好生活、欣赏美景、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到世界各地旅行。尽情玩乐,然后努力工作,去做能真正改变这世界的事情,但最重要的,要找到做事的目的。


 

3.「金钱无法定义你的价值,应该由你去定义金钱的价值。」
美国知名理财专家苏西.欧曼(Suze Orman)

年轻时,人们自然而想会去想,希望未来可以拥有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因此总是急著想要赚更多钱。然而,真正重要的不该是你赚能多少钱,而是你如何运用你所拥有的金钱去过你想要的生活。
苏西.欧曼30多岁时,便成了成功的理财专家,每个月赚的钱比过去一年还要多。但是,当她赚得愈多,就愈想要让其他人看到她在财务上多有成就。但事实上,她的财务根本就一团糟,「尽管到处花钱,却对自我价值提升一点帮助也没有。」


 

4.「你必须接受事实,最抢手的工作机会,往往不适合你。」
       社交媒体管理平台Hearsay Social创办人史宗玮

刚出社会找工作时,要记住两大原则:
◎不要因为最抢手,所以选择了这份工作。
◎不要根据薪资的高低而选择工作。
特别是在年轻时,不应该为了短期的金钱目标,而牺牲了学习机会与成长空间。


 

5.「多看看其他人是如何生活的。」
       世界银行总裁金勇(Jim Kim)

金勇22岁时,刚进入哈佛医学院,每天晚上就只知道埋头苦背教科书的内容,「我希望当时的我能明白,应该要为未来的我,及早做好准备。我希望当时有人可以提醒我两件事,」金勇说道。一是去认识来自不同收入阶级的人,了解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二是了解冥想或其他有助于平抚情绪的技巧的好处。


 

6.「事情不会变得更容易,但会变得更好。」
       前美国银行与花旗银行高阶主管柯劳琪(Sallie Krawcheck)

柯劳琪认为,从年轻时就应该养成写笔记的习惯,随时记录哪些工作适合她、哪些不适合;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哪些事情会引发她的热情。
她希望能告诉当年的自己:「当你决定要做什么之后,事情并不会变得容易:接下来几个月,你会被所有华尔街大公司拒绝,但最终你必定会找到一家对的公司。这过程会有很多乐趣,虽然不是每天都有,但至少是绝大部分。你会不断被拒绝,所以脸皮要够厚,才有办法度过。」


 

7.「拥抱人生的不确定。」
       医学博士、乔普拉基金会创办人狄帕克.乔普拉(Deepak Chopra)

年轻时的乔普拉,很清楚自己的生涯方向,因此很有安全感。他将安全感视为「朋友」,将不确定视为敌人。
但现在的他却不这么认为,「如果当时我能明白,人生的不确定,其实隐藏著许多智慧,它打开了通往未知的那道门,唯有面对未知,生命才能持续焕然一新,」乔普拉说道。


 

8.「及早建立个人品牌。」
       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创办人克雷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

人们在见到你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对你有某种认知,这认知很难被改变,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品牌。因此,纽马克很希望能对22岁时的自己说:「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个人品牌负责,而且要及早开始,如果你能一开始就做对,而且小心翼翼地维护,就足够了。」


 

 

欢迎加入 稳定的外汇投资天堂Ikofx-SC 』,

 

让害怕投资的小资族也能稳定月获利5-10%喔。
http://ppt.cc/dsf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