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以“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为主题的2018年通州区科技活动周在张家湾镇瑞正园农庄正式启动。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洪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清珺,区人大副主任张绍武,区人大副主任、科协主席金文岭,区政协副主席贾君刚等市区领导出席了活动。

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是一项全国性的科技活动,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和全民参与的科普体验,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近年来,区科委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目标,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精神培育,先后实施市、区级科技创新项目300余项,支持资金近2亿元;累计国内专利申请11184件、授权6753件,年均增长分别为28.6%和17.4%;技术合同成交额近12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825家,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

科普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始终摆在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以31家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节点的横向协同和以乡镇、街道为节点的纵向联动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全区科普经费持续增长,科普有了强大的资金保障。不断强化科普能力建设,搭建了医疗健康多媒体科普传播体系、建设了科普惠民主题公园。公共科普设施数量不断提升,市级科普体验厅、区级科普体验厅、科普活动站已覆盖所有乡镇和街道,全区市级科普基地达到16家,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州区科普惠民体验季”、“通州区科学梦之行科普巡展”、“青少年科普进校园”等系列科普活动持续开展。

本届科技活动周突出互动性、体验性,邀请16家单位共20余项展示内容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3家市级、及其邀请到的3家国际优质科普资源,划分包含“印象科学”、“走近科学”、“体验科学”三大板块。印象科学展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3面展墙,展示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走近科学板块将展示自然科学类知识,涵盖湿地自然展览与探索游戏、现代航天育种、人畜共患病防控等多项内容;体验科学板块为主会场展示集中互动体验区域,包含天文望远镜观测、雕版印刷体验、木作文化传承、创意万花筒、智能机器人与智慧家居展示、AR与VR体验、基础科学探秘等多项内容,涵盖文化、艺术、高新技术、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使广大公众在寓教于乐中体验科技的魅力。

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方法和路径,组织召开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普创新发展论坛,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院所专家学者,围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为通州科学普及工作出谋划策。科技活动周期间,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市级科普基地将以贴合百姓日常生活为宗旨,围绕创新创造、绿色环保、公共安全、健康生活、防灾减灾等方面自主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周系列活动。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科委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科普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基础性、社会性和群众性科普活动,扎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全力开创通州科普工作新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