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说起现代京剧《红灯记》,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以下5位:李少春、钱浩梁、高玉倩、刘长喻、袁世海。

一、李少春:

中国京剧院在上个世纪中期改编、排演了《红灯记》,剧中主人公李玉和这一角色是由著名京剧大师、界内有名的文、武老生、外号人称「李神仙」的李少春先生首演的。作为一名著名演员和一团之长的李先生,不只是以一位主演的身份参与此剧。他与编剧翁偶虹、导演阿甲、音乐唱腔设计刘吉典、李金泉一起,研究剧本,琢磨表演,亲自设计了李玉和的唱腔,形成了这出现代题材的新编戏清新脱俗且具浓郁京剧韵味的风格样式。其心血、热情和达到的艺术水准都是不能低估的。

那时李少春先生的表演艺术和创作能力达到最成熟期。他的艺术风格,已经得到广大戏剧爱好者的认同和赞誉。艺术家与一般演员不同,他们对剧目和即将塑造的人物的选择是审慎甚至是挑剔的。演员与角色之间必有一种缘分。

尤其值得称道是他为此剧设计的唱腔:我们知道,京剧名家(文戏)都会在创腔上用功。但李少春对此造诣殊深,不同一般。从他的《将相和》、《野猪林》、《响马传》、《灞陵桥》和《穆桂英挂帅》(寇准)中可以展现李腔的风采:规矩而不陈腐,新颖而不怪诞,并且人各有貌,意境迥然。

在《红灯记》李玉和的唱腔中,他不以高调大腔取胜,给人物定下深沉、凝重、稳练、从容的基调,积多年的创作经验,他巧妙地将【西皮】、【二黄】的「正调」与「反调」交叉使用,丰富了唱腔的表现能力。比如:李玉和被捕时唱的「孩儿的酒量无对手」(后改为「临行喝妈一碗酒」),采用的是【西皮快二六】,前半段以「反调」为主,后半段基本上为「正调」。唱词语意双关,唱腔在悲壮中抒发著坦然与自信。再比如:李玉和在狱中与母亲相见时,一段【二黄散板】「此时间见亲人忧心辗转」和下一段【二黄慢板转原板再转二六】「妈好比翠柏苍松傲岁寒」,都糅进【反二黄】的旋律,衔接自然,韵味醇厚。下面的「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用了老徽调戏里的板式【反四平二六】(亦称【清江引】,属【反二黄】调性)。经加工,听来斩钉截铁,恰当地表现了人物宁死不屈的誓言。

总之,从选材到构思,乃至舞台呈现,李少春发挥极大的创作热情,运用了多年的艺术积蓄,精心塑造了那一个李玉和形象。遭遇到「李玉和」,使李少春有了一方用武之地;遭遇到李少春,也让李玉和在京剧舞台上闪烁出不凡的光彩。这形象是李少春式的,有著鲜明的艺术个性。其艺术含量之高在当时的京剧舞台上是屈指可数的。其创作经验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研究的。

江青一直对李少春的艺术能力是非常服气的。但李少春个子比较小,进入60年代后嗓子又开始出问题,声音越来越低,这使江青对他扮演的李玉和的形象日益不满,此外,李少春当时身体多病,不能完全保证正常演出。因此,江青也就渐有换人之心。

文革时期,李少春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也丢掉了自己心爱的舞台。

1972年,李少春先生得到了「解放」,在江青「控制使用」的指示下,李少春先生被分配到了中央五七艺术学校京剧科任教。这位昔日站在京剧艺术巅峰上的艺术大师,此时在经历了政治的波谲云诡和大革命的肆虐之后,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神情和动力,整日价眼神迷离,时而喃喃自语,惶惶不可终日,只能靠安眠药物麻痹自己,度过那段煎熬的时光。

1975年夏,郁郁寡欢的李少春先生罹患半身不遂,经多方诊治未愈,后请名医金针王乐亭医治,渐有起色。然而李少春先生又突然发病,住进了积水潭医院,又因医生误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食管切开又请名医诊治,然而已是回天无术了。

1975年9月21日,一代艺术大师带著满腹的疑惑、不解与愤恨离开了人世。少年时就已名扬四海的李少春先生,在艺术到达至臻之境时便离我们而去。然而也正因如此,他也为观众留下了最为巅峰、完美、成熟的舞台艺术形象,使人们时隔数十年,依旧念念不忘。

二、钱浩梁

钱浩亮,1934年,农历甲戌年出生。京剧老生、武生。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其父钱麟童,上海新华京剧团麒派主演。

1962年,钱浩梁被选调进中国京剧院一团。彼时文革尚未开始,钱浩梁还是无名小子,在那几年的演出实践中,他苦心钻研,先后跟李少春学《野猪林》,跟李盛斌学《伐子都》,跟李洪春学《截江夺斗》,跟高盛麟学《挑华车》,跟刘砚芳学《连环套》,跟傅德威学《金钱豹》,跟盖叫天学《一箭仇》等。由于博采众长,学贯南北,刻苦磨炼,使得这位栋梁之材演艺精进,武功卓著。不仅能唱杨(小楼)派、尚(和玉)派大武生戏,文武老生戏,而且能演盖(叫天)派武生戏。代表剧目为《伐子都》、《艳阳楼》、《挑华车》、《连环套》、《一箭仇》、《金钱豹》、《长板坡》、《汉津口》、《甘宁百骑劫魏营》等。为了提携后人,李少春主演的《野猪林》等戏让他来演,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为他助演。

「文革」中,钱浩梁扮演《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后受到重用,曾任中国京剧院革委会领导成员,又任院党委副书记,1969年4月出席了党的「九大」。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还当了三个月文化部副部长。「四人帮」被粉碎,钱浩亮接受审查。1982年初恢复自由。

钱浩梁在文革中得利,也在文革中倒霉,文革中造就无数人的悲欢传奇,钱浩亮也是被雨打风吹中的一个。但样板戏《红灯记》的影响力之大,使他格外受到注目。目前,虽然他已年过八十,但身体尚可,有时还会出现在一些综艺演出中。

三、高玉倩

1963年底,中国京剧院准备参加第二年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主要剧目有《战洪峰》、《红色娘子军》以及《红灯记》。当时,高玉倩是剧院二团的花旦兼刀马旦演员。一天,导演阿甲把高玉倩叫到办公室,把《红灯记》剧本交给了她,让她试试李奶奶这个角色。高玉倩毫不犹豫地接过了剧本。但她心里清楚,一旦改演「老旦」,可能会毁掉自己演「花旦」的嗓子,弄不好「老旦」演不成,「花旦」也砸了。既然导演信任自己,那就试试吧!第二天,来到练功厅,她两眼放光,炯炯有神,那眼神,那架式,真像后来电影中看到的李奶奶一样,光彩照人。高玉倩技压群芳,终于跻身《红灯记》剧组。《红灯记》一上演就获得成功。1964年11月7日,毛主席亲自观看了《红灯记》。当看到痛说革命家史一场时,毛主席激动得热泪盈眶。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主创人员李少春被「打倒」,阿甲和刘吉典更被冠以「破坏《红灯记》」的罪名惨遭迫害。高玉倩也未幸免,她被造反派打成「特务嫌疑犯」受到迫害。事情的原由是这样的:1946年,高玉倩为生活所迫,曾在北京灯市口学过一段时间的中英文打字。后来南苑机场汽车修理所需要打字员,高玉倩被介绍去了。修理所的人员大部分是美国人,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她英文基础差,外国人写的字迹潦草她也看不懂,没干几天就被解雇。在那个突出阶级斗争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就成了严重的历史问题。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说打字机其实就是敌特电台。批斗了一通,找不到确凿的证据,高玉倩就离开舞台,下放到戏装厂劳动改造去了。在那儿,她什么杂七杂八的活都干,心灰意冷,心想这辈子大概甭想再演戏了。在反省期间,丈夫和儿女都受到了株连,养母也背著女儿的「黑锅」含恨而去。

1968年11月,周总理在观看《红灯记》时,发现李奶奶换人了,便奇怪地问,高玉倩哪里去了?有人回答,她的历史问题没搞清楚,还在劳动。陪同周总理观看演出的江青连忙说,她有政治问题,正在接受审查。周总理说:「说她有问题有没有证据,没有证据还是可以演出的嘛!」剧院的人马上驱车在深夜两点多把高玉倩从睡梦中叫醒,直奔剧场。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高玉倩终于被解放出来。高玉倩凭借《红灯记》获得政治上的豁免权,侥幸在许多艺术家遭受迫害时还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018年12月23日凌晨2:47仙逝,享年92岁。

四、刘长喻

刘长瑜原名周长瑜。江苏无锡人,于1942年1月生于北京。

1963年,在李少春的推荐下,她代替曲素英出演现代京剧《红灯记》一角,并大获成功。

1979年被文化部评为「三八红旗手」,同年为建国三十周年演出《红灯照》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1981年在《红楼二尤》中扮演尤三姐、尤二姐、获文化部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1982年在电视戏曲艺术片《燕燕》中扮演燕燕,获首届电视金鹰像奖。1983年演出《春草闯堂》,扮演春草,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2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1993年1月16日荣膺「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组)金奖,从而成为新时期京剧「八大名旦」之首。1994年组建中国青年京剧团,任名誉团长。1996年2月当选中国京剧院常务副院长。1998年12月当选第五届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是第四、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目前,77岁的刘长喻身体健康,从事授徒工作,并时常出现在各类的综艺演出。

五、袁世海

袁世海出生于1916年2月11日,原名瑞麟,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成功地塑造了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他主演的十余出扮演曹操的剧目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喜爱,被观众美誉为"活曹操",开创了以架子花脸主演大型剧目的先河,形成了袁派表演艺术的风格体系。是第二届金唱片奖获奖艺术家,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代表作:《盗御马》《论英雄》《将相和》《李逵探母》《坐寨盗马》等。

1963年,他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出演日本宪兵司令鸠山一角,他是这出戏中唯一没有被替换过的演员。

2002年12月11日,袁世海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7岁。


1971年的京剧艺术片《红灯记》是文革时期八大样板戏之一,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它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李玉和一家三代人,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红灯记》家喻户晓,是中国京剧院保留剧目。后来还被拍摄成电视剧。浩亮——饰演李玉和浩亮原名原名钱浩梁,十岁就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就读,后来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他的师父是李少春,是《红灯记》李玉和的首选演员。由于李少春身体原因,浩亮经常代替师父演出,成为经典的李玉和形象,同时成为那个年代深受热捧的明星。从1983年开始,他就到石家庄河北省艺术学校教京剧。刘长瑜——饰演铁梅刘长瑜原名周长瑜,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旦角演员。曾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现任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丈夫白继云是中国青年京剧团副团长。刘长瑜扮演的铁梅家喻户晓,《红灯记》演出42场,观众11万多人次,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她曾经当选过三八红旗手。刘长瑜毕生活跃于京剧舞台,徒弟们也屡屡获奖。她还热衷于慈善事业。高玉倩——饰演李奶奶高玉倩原名高晨,是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她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扮演李奶奶而广为人知。她甚至参加过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还参演过孟小冬主演的《搜孤救孤》。高玉倩的老师是著名的通天教主王瑶卿。高玉倩还在《西游记》中扮演高老太太。袁世海——饰演鸠山袁世海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有「活曹操」的美誉。第二届金唱片奖获奖艺术家,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袁世海曾拜郝寿臣为师,是「郝派」艺术传人。他与四大名旦以及很多中国京剧史上的风云人物同台演出过。于魁智、杜近芳等都是他的弟子。袁世海2002年去世。云绯历史号:故纸堆间云绯文学号:芳绯文学欢迎点赞和评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