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随著热钱涌港,13年前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狙击港元无功而返的索罗斯,将挟带90亿美元巨资卷土重来,市场相信索罗斯来港是为了更有效把握中国的投资机会。基金界盛传索罗斯已低调招兵买马,在港招聘熟悉中国内地、香港市场的基金经理,加入其香港办事处,但也有说法称,与其说索罗斯是看好内地市场,还不如说他和其他国际热钱一样,是在豪赌人民币升值,新加坡《联合早报》昨日报道称,在人民币升值、央行升息情况下,全球热钱正大量往大陆涌进,香港则成了这些热钱抢攻的桥头堡。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机会,由于决策模型的困难,导致我们现在还在汇率改革的泥潭里挣扎。背后逻辑是什么,大家一起来发现吧。历史已经证明,我们采用的运用货币政策或直接干预来稳定汇率,来影响浮动汇率制度,前提要必须谨慎,并使汇率变化能反映基本的力量,如通货膨胀差别,生产率增长率差别和自然资源的发现。其中我们会发现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别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和美国真实汇率的有效切入点。我想,投机力量的决策的判断点也是如此。提供的图表如下:引入有效GDP概念,中美两国10年来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别应该会有个直观的印象。  图上可以发现,2000年后,我们错过了两次汇率由固定汇率转成浮动汇率的机会,一次是2002年,一次是2006年,我这里可以搜索到的是2007年底的一个报道摘要,大家可以从中品出些味道。  「中国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机制、启动其称之为更灵活的新汇率制度一年后,中国商务部长xxx人民币走强对出口商的不利影响而烦恼。商务部长xxx在2006年年中抱怨,人民币升值使中国出口企业「利润明显降低」,特别是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利润本来就很低,如纺织业平均利润率仅「3%」。中国商务部主管中国的贸易政策。自2005年7月放弃钉住汇率制,至今已有近两年半的时间,事实证明,商务部长xxx和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中国各类游说人士都错了。  自2005年年中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仅上涨了11%,近几个月来,欧洲一些人士疑惑地看到,即便欧元兑人民币走强,欧洲对中国的双边贸易逆差却在增大。  尽管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几乎不会对中国或是亚洲与美欧的贸易差额产生短期影响,但汇率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全球经济参与程度的象征。  在中国国内,许多对汇率制度持批评态度的人士不是那么关心贸易问题,他们更关注的是中央政府严格管制造成的经济扭曲。  为保持汇率稳定,中国政府几乎买下了每月流入的所有巨额外汇,然后通过发行银行票据,「冲销」货币体系中额外的本地资金。  由于中美之间的利差,这对中国政府曾经是一项有利可图之举。但如今这一利差正在危险地收窄,导致中国央行(PBoC)持有的外汇资产面临巨额账面亏损。9月份,中国央行持有的外汇资产为1.433万亿美元。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驻上海的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利差收窄是个问题,如果(或者可能当)中国的利率不得不超过美国时,这个问题将非常令人担忧。」  对调高利率会鼓励投机性资金流入的恐惧,长期以来限制了中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运用,以至于没有多少活动空间。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深圳银监局局长于学军最近在一次对监管者而言异常坦率的讲话中表示,汇率机制使得中国央行颇为「被动」。  他表示:「汇率生成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而且正日益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  于学军呼吁开放资本账户,允许由市场确定人民币价值。对于通常将此作为长期选择加以讨论的中国决策者而言,这是个激进的选择。  对中国加息(以抗击最近几个月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的影响)和人民币升值速度略有加快的预期,似乎已再度促使资金流入。在截至9月底的3个月中,外汇流入增加了1800亿美元。  在流入的这些外汇中,只有大约730亿美元来自贸易顺差,300亿美元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投资海外的储备资产的利息支付。中国一位资深经济评论员表示:「如果外国资本预计人民币将加速升值,同时有过多的『热钱』』流入中国市场,那么这将是个大问题。」  过去一年中,中国政府在解释严格控制人民币汇率的原因方面,没有遇到太多麻烦,只是像重复戒律那样承诺,将逐渐实行更灵活汇率政策。  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认为,这种延迟是「体制高层经济决策非常不力」的产物。  他表示:「至于是否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并不自信;而且不同的利益集团在给他们相互矛盾的建议。」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