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是一代伟大的黑人人权领袖,也是美国人权运动的倡导者,他曾经有闻名于世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洗涤和救赎了无数人的心心世界:「I have a dream today……」。但是,他的死亡如同迷一般,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猜测和遗憾。

美国南北战争后,虽然北方资产阶级取得了胜利,奴隶制在美国国内从法律上被废止。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黑人依然被歧视,依然被放逐到一个尴尬的程度,介于奴隶与自由人之间。关于这一点,在前不久热播的电影《绿皮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诠释。

黑人虽然已经不再是奴隶了,却是,依然还是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他们照样被排斥于社会的大多职业或者工作之外,根本没有实现平等,甚至是平等竞争的机会。

美国黑人,虽然依照法律,可以享受所有的交通、戏院、教堂、住房、图书馆、餐馆、旅店、公园等等所有的公用设施,但是!这些所有供黑人使用的公共设施,和白人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于!供黑人专用的这些公共设施,都被冠之以「黑鬼」一类的侮辱性辞汇。

同时,尽管黑人群体在美国的发展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但依然拥有著最高的贫困率、死亡率、犯罪率,拥有最低的就业率、教育率、投票率。那个时期,黑人同样继续面临著一个生存的危机。

马丁·路德·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善良的他,将满腔的赤诚和信念,寄托在对于上帝的热爱上。在1955年时,他终于当上了一名教堂的牧师。

可是,一件突然的事件,揭开了马丁路德金继续解放黑人的民权运动序幕。在当时的美国,虽然允许黑人乘坐公交车,但是在公交车上黑人必须要给白人让座。一位黑人妇女,由于拒绝给一位傲慢而无礼的白人让座,竟然因此而被警察逮捕入狱,引起了社会的诸多不满情绪。

马丁·路德·金愤怒了,他决心干预这件事,带领一群民权主义者,专门为了反对「公共汽车种族歧视」而开展斗争,不断上街示威游行,向政府和当局施压。

经过了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美国政府终于做出让步,取消了延续多年的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马丁路德金的首次民权运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初尝胜利之后,马丁路德金再接再厉,从各个方面开始关注持续存在的美国种族歧视问题,通过发表演讲,公开造势,上街游行等活动,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宣传自己的民权思想,唤起广大的黑人,甚至是白人对于民权的重视。

结果,他的行为被许多白人的顽固派敌视。1960年,马丁路德金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入狱监禁。1963年,他又由于参加反对黑人在就业方面的种族隔离集会,被警方逮捕。同年,他发起组织了历史性的游行——「向华盛顿进军」。

当天,20多万人在林肯纪念堂前举行和平集会,不仅是黑人,还有支持民权运动的白人。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举世皆知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提出,美国是所有人民共同建立和维护的,在美国法律面前,理所应当全体公民一律平等,不论他的种族、性别、信仰……。

之后,约翰·肯尼迪总统公开邀请马丁路德金前往白宫,商讨民权方面的改革。终于!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民权法案,授权联邦政府取消相关公共领域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也因此,马丁·路德·金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扩大了黑人运动在国际的影响力。

可惜,正当他信心满满,全力以赴进行人权事业时,遭到了顽固派的疯狂报复。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参加一个黑人罢工活动,被人用狙击枪射杀。

面对如同潮水般的全国抗议,FBI出动全力,很快将凶手抓获并判处了99年的有期徒刑。凶手叫詹姆斯·厄尔·雷,出生于1928年,早年曾在德国服役,退伍后就长期无所事事,多次作案并被判刑20年,之后于1967年成功越狱。

可是,对于这个结论,美国大众并没有相信。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詹姆斯·厄尔·雷只不过是一个三流的小角色,而且他平时也没有过多的关注民权运动,实在没有道理和原因对马丁路德金痛下杀手。

而且,为何他在1967年越狱后,非但FBI没有认真抓捕他,反而他突然过上了富裕甚至是挥霍的生活,开始周游世界。

那么,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支持他,而且,这个支持他的人,不仅能提供资金,还能提供政治庇护。詹姆斯·厄尔·雷在法官已经宣判后,之前供认不讳的他,突然翻供了,更是加重了这些疑点。

民众普遍相信,詹姆斯·厄尔·雷只是做了一个替死鬼而已,他身后隐藏著更大的真凶。甚至有人怀疑,FBI直接参与了此次谋杀事件。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时,FBI就已经开始留意并监视他了。

迫于公众的巨大压力,在马丁·路德·金被害10年后的1978年,美国国会开始重新进行专门的调查并得出新结论,确认杀手背后还有其他的参与者,但却无法准确查明,马丁·路德·金的死仍然是扑朔迷离。

1986年,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被确立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要求全国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权运动领袖。在美国历史上,除首任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之外,马丁·路德·金是第二位享有这一殊荣的人。

马丁·路德·金,虽然已经离开了世界几十年,但他的梦想犹在:

I have a dream that when my parents get old,they will never suffer any desease…。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我有一个梦」,金说道,「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真正实现其信奉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在当晚接待黑人领袖时说道,我也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就是你们的梦想。这种情感是许许多多美国人的心声。马丁·路德·金于1968年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年仅39岁。1986年,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可以说1963年游行确实是民权运动的一个顶点和高峰,不过它的象征意义远比现实意义大得多,实际情况则要更为复杂和曲折,它的光芒遮住了它的问题。历史上很多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如此,大家为了强调事件本身的更重要层次的意义而忽略其中的阴暗面。包括马丁·路德·金在内的民权领袖们实际上远非道德完美主义者,在他们争取种族平等的光环后,还有著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排斥白人、看不起女性的阴暗面。

拿马丁·路德·金的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来说,尽管金本人在演讲中大声疾呼:「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尽管他的理想一直是混淆黑白,缔造一个种族融合的公正社会,他所缔造的却是一个标准的以肤色划分边界的组织。金刻意将其组织局限在黑人和南方内部,倒不是讲究「黑人权力」,他有一个很实际的理由,那就是避免南方的白人认为他是被北方的「坏白人」所操纵的,也避开联邦调查局对存在共产党渗透的怀疑。他这种功利上的考虑实际上造就了另一种「种族隔离」。其他的民权组织也多多少少有这种情况,尤其是大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日后竟然驱逐了所有白人工作人员。


非常有思想的一个黑人,是美国民权的领军人物,一生致力于美国黑人和白人的和平融合。可以说是我最敬佩的黑人。

「我痛恨种族主义者,更痛恨黑人」

这样的见识,有几个人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