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

怎么提高阅读速度

你流离地阅读时,你的目光应该落在正在读的字词前面,这样你就能预知接下来的内容,并且知道在什么地方停顿比较自然。(把已经度过的内容作为材料,确保学生知道所有的字词,把注意力都放在保持流利度上,避免不求甚解。)

一口气读完一整行,用眼睛提前看看这一行的结尾,然后看向下一行。(一口气读到这一行的结尾,如果没读完,再试一次。说一下自己会在哪里停顿。)

行末没有标点符号的话,就要让眼睛快速扫视下一行,让目光落在正在读的字词前面。在从行末的文字读到下一行的文字的时候,尽量不要停顿。只有看到标点符号的时候才停顿。()我能看到你的眼睛扫视了一下。

提前看一看句子里的标点符号(逗号、破折号、分号、冒号),标点符号之间是意群,应该一起读。在读到标点符号之前不要停顿,提前看一下个标点符号。

阅读前热身:先读较简单的书,感受自己的目光在所读的词前面,一次读完一个意群里的许多词,根据人物的想法来读。找到流利阅读的感觉之后,换一本难度诗中的书。

朗读给搭档听,如果读得不连贯或不流利,搭档提出:返回去重读一遍。

标点符号:提供很多关于阅读的重要信息,还能帮助我们理解正在阅读的内容。

阅读搭档:一起朗读,看书上的文字,听自己的声音,同时听搭档的声音。试著以同样的语速朗读,在同样的地方停顿,并使用同样的语调。(以前我的公开课上,曾经让同学们一起朗读现代诗,其实,这就涉及到对文本的理解、断句等系列问题)

阅读非虚构类作品时:使用老师觉得自己讲授的内容很有趣的语气、提问的语气、用讲不可思议的事情的那种语气朗读,让大家觉得很有意思、让大家感觉你理解了自己朗读的内容。

不要停下来推断某个词的意思,可以返回句子的开头重读一边,就像认识这个词一样读。

做一份阅读动态记录:记录他们在朗读时的停顿状况(用斜线标注停顿位置)以及表现力(做注释),然后评估意群里的字数、停顿的位置、停顿是否恰当以及注意停顿的频率。

关于情节的讨论

复述故事的时候,按照时间顺序,参考书中的图画,思考书名的启示。

复述的时候,要包括足够多的信息,让没有读过的人也能听懂;能突显重要事件,也要包括其他的事件,并突显主要人物;如果讲了太多细节,就要选择重要细节。

区分一个主题的多个故事,还是一个故事的多个环节。

通过人物的表情、语言、行为,推测人物的心理感受。

总结或推测系列图书的情节模式与问题类型。

非虚构小说的阅读要求:

本书的结构是什么、故事设计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主要人物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主题

找出讲述问题的那一页或几页,说一说人物面对的主要问题。找出人物尝试解决问题的那一页或几页,复述这些内容。找出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说一说解决方法与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更高级别的读物中,人物通常会面对多个问题,来自自身的问题,也有来自外界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很可能到最后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是人物自身发生了抓变,接受了问题——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也算已经解决了。

找出主要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问题吗?是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一章都在讲它,而且人物的情感很强烈。在这一章中,人物做的什么事和这个问题有关系。解释一下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这个结局与问题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问题是解决了还是人物接受了?

想一下人物真横想得到的是什么,然后想一下各章中发生的与此相关的最重要的事。每章选一件事,最后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进行总结。

无论你对这个问题给出什么答案,它都会成为你的主张。然后,你只需讲述那些最能说明这一主张的事件即可。思考故事的哪一部支撑自己的论点。

每一章应该至少有一件重要事件,每章结束的时候停下来记录一下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

认真留意每一章开头的几句话,并留意有助于提供故事北京信息的内容,确保自己清楚地知道这一章里的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开始读新的一章时,想一想:人物是怎样从前一章所设定的背景来到这一章的背景中的。

想想故事的背景设定。思考一下:这种背景设定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吗?如果更换背景设定,故事是否会有不同?与背景相关的细节对这个故事就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背景是具有象征意义?

阅读时,要注意文本中出现的空白、分隔线、星号和其他符号。它们表示某段时间已经过去,或者某个背景设定已经发生改变,读者要准备为脑中的画面转换时间、地点。

遇到作者描写得很生动的段落,要放慢阅读速度,想像作者描写的关于时间和地点的细节。密切关注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以及人物的想法,想想这个故事背景会对人物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故事人物频繁地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可以制作一张地图来跟踪人物动态,阅读时思考作者为什么将故事设定在这几个地点,说说每个地点的重要性,对人物有什么影响。

记录自己已经知道哪些事情,有什么问题,继续阅读,根据新的信息回答自己的问题。

这件事属于主要情节先还是辅助情节线,你是怎么知道的?

历史小说的话:提前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如何,社会是什么状况,环境对人物有什么影响?作者在写历史小说时会慎重地考虑历史背景的方方面面,阅读者也应该仔细体会。

人物的背景包括:微观(家庭、学校、社区)、中观(政府、媒体、社区)、宏观(国际关系、全球气候等)。

人物的作用:帮助我们体验自身生活之外的另一种人生,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人。

情节是第一位的,人物是第二位的。只有学生具备了以下能力,才能练习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复述故事中最重要事件、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指出问题和解决方法、故事背景可视化。

关注人物的行动、说了什么、想到什么、怎样说话的,思考表达了怎样的人物感受。所谓感同身受:回忆自己身处这种情况是的感受,如果没有真实的经历,还可以设想自己处在相同情境时会有什么感受。


吴晗: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顾颉刚:看书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

(美)伯克: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韩)二志成 郑会一《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并且应用到自己的人生,使之发生变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今天将几则读书名言放在一起,介绍一下读书的目的和读书及做笔记的方法。首先是读书的目的,韩国两位教育的说法非常贴切,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一是为应用于自己的人生,使之发生变化。想要实现这两方面的目的,需要利用的书籍的内容也不太相同,锻炼思考能力的书籍可能更偏向实用类、培训类的专业书籍,指导人生的书籍更多文学类、哲学类的书籍,当然,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也会提高我们思考某些问题的能力;实用类书籍通过提高思考能力,也能帮助我们人生某些具体场景诸如职业生涯等发生变化。但总之,读书应该是作用于人生的,哪怕只是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他人的人生,也是打开生命边界的一种方式。

最近,同学们在读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有些同学读得非常好,读完不仅能按照时间顺序复述核心情节,找出重要且关键的细节,并能借助人物心理活动分析人物的性格与成长变化,分析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矛盾关系等。可是,也有些同学读得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会忽略掉很多重要情节或关键细节,有的不能将大篇幅心理描写有效转换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的只能记住大概情节却没有其他方面的收获……

面对这样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如果我们投入较长的时间来阅读,收获却非常有限的话,实在是很可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给大家一点阅读方法上的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首先,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所以读的过程中要感同身受地思考,并大胆地提问。所谓感同身受,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回忆自己身处这种情况时的感受,如果没有真实的经历,还可以设想自己处在相同情境时会有什么感受。至于阅读过程中的提问,更是可以「放飞自我」,毕竟长篇小说的作者往往会选择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地向读者透露信息,这意味著读者无法在阅读过程中预知全部信息,相反,还需要自行构架信息系统,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问是非常正常的。比如故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事情为什么发生了这种变化等等?所有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都是好问题!有人一直在思考「当时日本到底是怎么占领北京的呢」,有人比较好奇「瑞丰为什么那么怕老婆呢」,有人质问自己「如果我在那个时期,我会做什么选择呢」,带著这些问题去阅读,我们就会去关注人物、故事背景、情节发展,甚至会去分析人物的性格与作品的合理性,不仅使得阅读时动力更足,而且也会引导我们有更深的思考。

接著,看到书中打动自己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标画、批注、摘抄等方式进行记录、整理。标画的好处是快速、便捷,看到优秀的、触动自己的内容,一条线就画下来了,以后再读的时候也会重点关注。不过,标画的缺点是没有突出所标画内容的特点,这时候,我们可以将标画与批注手法结合运用,简要批注一下自己标画的动机。比如,这段标画强调的描写的手法,这段标画重点在以景结情等,以后查找相关的主题就有迹可循、更加快捷了。

此外,我们可以将相同主题的内容分类摘抄,抽离出来、整合阅读。当然,如果觉得摘抄打乱自己的阅读节奏的话,可以在读的过程中简单记录下页码,等读书告一段落再来摘抄。有同学觉得摘抄是个笨功夫,其实不然,摘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抄写的方式拉长欣赏文句的时间,沉浸在字里行间,细细地品味作者隽永的遣词造句、微妙的抒情表意、深奥的思想思索等。此外,还可以随著摘抄梳理自己已有的理解和思路,整理自己已有的理解系统,让自己思考更深入,可谓一举多得。

等到阅读告一段落,我们就可以整体回顾自己标画、批注、摘抄的相关内容了,像美国思想家伯克提到的读书之后要「回想」,顾颉刚先生也提到过「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作品某类内容进行整体观照,深入理解。比如,我们在阅读《四世同堂》的过程中,看到钱默吟先生被日本人抓入监狱的心理变化过程告一段落后,觉得有必要「整合」一下,才能真正理解钱先生最终做出转变和选择的深层原因。因为描写这一心理变化过程篇幅比较长,并且分散在十三回、三十三回、三十四回等多个回目,而且分为不同阶段的,我们在第一遍阅读过程长篇小说的过程中,很难将其一次性抽离出来,系统地把握。这时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结束后,借助自己的摘抄、批注,整合起来去思考了。

刚刚被抓的时候,钱先生想到二儿子仲石的所作所为,有股「孤勇」之气支撑在心,面对日本人的抓捕也是平静坦然、无所畏惧的。他呵斥日本人说:「不必绑,我跟著你们走!」说完,昂首挺胸地往外走去。

可是,等他真正来到监狱,听到有人惨叫时,他也不免觉得「全身都一凉」,开始用「至多不过是一死」来鼓励自己。

面对日本人抽耳光等刑法,他不肯认罪,五十多岁的身体被打成「一堆没有了力气的肉」,却也因此使他超越了肉体上的痛苦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纯粹。他觉得他离曾经追求的诗意境界更近了,他决定选择绝食求死,那时候他只想要「死得硬梆」,死得有尊严。

可是,当他在狱中目睹日本人对无辜青年男女的迫害后,他突然被激起了心中的怒气,想著:「不能死!不能死!我须活著,离开这里,他们怎样杀我们,我要怎样杀他们!我要为仇杀而活著!」有了这一坚定的信念之后,他不再为敌人的残暴而动怒,因为他知道敌人是不讲理的。他开始吃难吃的牢饭,开始保护自己的身体。结果,他又等到了日本人的皮鞭与招安,因为内心的笃定,面对皮鞭他咬牙忍受,面对招安他冷言拒绝。他已经决定「生死置之度外的去保全性命,好把性命完全交给国家」,所以他可以忍受整桶灌凉水催吐、杠子轧腿、火绒炙头等等酷刑,最终看到他血肉模糊的样子,狱中的人都不肯和他交谈了,但他却不肯放弃:他只要还有一点力气,便鼓舞他们,教他们记住仇恨和准备报仇,这,好似成了他还须生活下去的唯一的目的和使命。他已完全忘了自己,而只知道他是一个声音;只要有一口气,他就放出那个声音——不是哀号与求怜,而是教大家都挺起脊骨,竖起眉毛来的信号。

整合我们标画、批注、摘抄的内容,我们发现,钱先生的选择经历了「做好死的准备」——「想要死得有尊严」——「为仇杀而活著」——「教人记住仇恨和准备报仇成了使命」四个阶段,这使我们觉得人物的改变是非常真实的,毕竟作为一个只知道吟诗养花、隐居避世的隐士,不可能一下子转换成鼓励他人抗日、不惧生死的斗士,他的变化一定是有阶段、有层次的。优秀的作品清晰地展现出他的心理变化层次,这也是作品的魅力之一,我们只有通过整合后的综合鉴赏、思考才能体会这一魅力。

等到我们体悟到这一文学魅力之后,我们可以借著钱先生的形象,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思考惯性(面对问题首先想到死节)与生命的韧性(最终选择复仇);还可以模仿这种心理变化层次,设计我们自己的记叙文写作,学会有层次、有阶段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可以借鉴钱默吟先生心理活动的相关内容,思考我们在极端环境下做选择时,可以有哪些维度、层次的思考,甚至,借此指导我们的人生选择,诸如怎么看待肉体与精神、自我与环境之间关系等问题等等。而这些深入的思考,如果没有对长篇小说中同主题内容的整合、升华,是很难获得的。

优秀的长篇小说,往往具有情节主线次线交叉纵横、人物数量众多且性格多面、背景典型真实且细节生动、主题深刻且多元等特点,读者很难一次读透、读全,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标画、摘抄、批注等多种手段将其内容分类、归并、抽离,对同主题内容综合审视、系统思考,才能有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不过,这也像走进一座无数花径交叉的花园,不同的小径会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风景,而不断变化路径去探索不同类型的风景,认识到花园多角度的美丽,一方面沉浸在世界的丰富多变,一方面惊叹于作者的胸中丘壑,也是阅读长篇小说的乐趣吧。

往期相关:

当我们在阅读时,期待读到些什么

为什么孩子明明「阅读量」很大,语文能力却没有提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