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注:本文为《隔壁侃球·智慧足球》系列第三篇专栏文章,主题为:中国足球教育的缺失

最近一位名声大噪的中国球员,韦世豪, 盖因为前不久在中国杯比赛中,他铲断了乌兹别克斯坦球员舒库洛夫踝骨。铲完对方,韦世豪还对出示黄牌的裁判骂骂咧咧。

赛后接受采访,他继续辩解:这是正常的一个犯规,不是故意踢人。足球场上有伤病,激烈碰撞是正常的。

不要小看了这位韦世豪, 他可是4岁半开始练球,号称从小就天赋超常,而且有极强的竞争心,球风也强悍、霸道,竟被有人称为“国青C罗”。

韦世豪的行为和言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潮水般的舆论谴责。直播比赛的央视解说员贺炜和徐阳当场就表示,这种动作有可能会伤到对方的脚踝,不应该做这些动作。那么韦世豪作为当事人,难道不知道?这些谴责对他有用吗?

遗憾的是,对正常人,这些谴责是有用的;但韦世豪并不那么正常,他在某些方面的心智不如儿童。C罗的称号与他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来看看真正的C罗究竟是怎样的炼成的。著名足球评论员吉列姆·巴拉格(Guillem Balague)写了一本《C罗传》。

真实的C罗,也是从小练球,天赋异禀,8岁进入五级俱乐部,12岁进里斯本竞技的青训营,18岁入曼联俱乐部,24岁入皇马俱乐部。到现年34岁,C罗获得5次金球奖,3次世界足球先生……无与伦比的精彩,数不胜数的奖项。

现年24岁的韦世豪跟C罗比,只能说有一点点相似的道路,估计也有相似的目标,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差距不是更近, 而是越来越大。现在大概没有人再说韦世豪像C罗了吧?

责骂是没有用的,叹气也无济于事,我们要深究的是:这一切,原因出在哪里?

答案非常明确:原因出在环境上,出在教育上。

我们认真研究一下C罗。他出生在葡萄牙的一个叫马德拉的小岛上,这个岛经济落后,C罗家更是贫困。家里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住在棚户区,勉强有口饭吃,父亲是个酒鬼,哥哥是个瘾君子。如果C罗还在马德拉,他不仅没有现在的成就,说不定还会变成瘾君子。这不是没有可能,因为遗传的力量。

在心理学家看来,C罗对足球有超出常人的热情,也是一种瘾,只是不是毒品和酒而已。

由于家里人口众多,没人管C罗,C罗没日没夜在外面踢球。别人一般踢1~2个小时,他每天踢10~12个小时,有时还逃课在外面踢球。在一般正常家庭不会发生这种事,所以有人评论说,因为C罗的父母给了C罗这种自由,才成就了今天的C罗。虽然C罗的自由选择带有浓重的不健康的因素,但它毕竟显示了自由选择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国孩子在应试第一的教育环境下,很难有这种选择的自由。

巴拉格在书里介绍:心理学家也指出,虽然过度干涉子女的家庭不容易培养出C罗,但由于缺乏家长管教,有可能会产生各种负面的性格 ——自私、狭隘、自大,而且由于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做指引,会缺乏安全感。为了掩饰自己的惶惑不安,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会用傲慢无礼作为自己的盔甲,因此,大家看到了C罗的各种傲慢。

在《C罗传》这本书里,提到了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松(也有人翻译成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埃里克松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一生会经历8个心理阶段。前6个心理阶段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0~18个月,母亲满足婴儿的食物和情感需要,婴儿对世界建立信任感。

第二阶段:18个月~3岁,幼儿既想独立又想依赖他人,过分保护的家长会让孩子产生无能感和怀疑。

第3阶段:3岁~6岁,更为主动的探索,如家长严格限制儿童的跑跳、打滚,孩子会对自己的需求感到内疚,这个内疚感会伴随终身。

第4阶段:6~12岁,儿童会自发地努力,来获得成功,成功促使他更为勤奋,如果失败,则会产生自卑和消极态度。这个阶段儿童会逐渐找到自己的天赋,显露各自的特征。

第5阶段:12~18岁。青春期时,“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这类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他们逐渐获得了自己的身份,但还未确立在世界上的位置,要为此努力。

第6阶段:成年早期。当知道自己是谁后,就准备与另一个个体建立一种新的信任和亲密关系了。

每个心理阶段都有危机,这些危机和自己也和周围相关的人有关。如果人们解决了这些危机,那么就进入下一个心理发展阶段,否则将终身处理那些没有解决的危机。这些危机塑造了人们的人格。

这也是为什么C罗在某些时候像个茫然的小男孩的原因。而且由于他的天赋才华,人们纵容他,允许他活在一个幼稚状态。

不过C罗虽然缺乏父母的管教,但他还是幸运的。在12岁和18岁,两个重要心理发展关口,他获得了良师的指点。里斯本竞技的青训营是葡萄牙最好的青训营,里面管理孩子的人既是老师也是教练,他们富有耐心,帮助幼小的C罗融入集体。影响他的不仅仅是技战术,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教给C罗真正的足球理念。C罗的经纪人也是C罗的引路人,在生活、事业、性格方面给了C罗很多帮助。

从教育规律来看,老师是至关重要的,得诺贝尔奖的老师可能培养出一大批得诺奖的学生,历史上有不少这类传承的实例;而一位乡村教师是不可能直接培养出顶尖人才的。《C罗传》里讲到他去里斯本竞技试训,还没踢,他转过头去对后面防守他的、比他大几岁的小孩说:孩子,放松点。俱乐部的人看到这一幕,马上说:这个孩子要了。梅西也是,他去巴萨,把球停在脚面上,旁边一个人就说:这是最像马拉多纳的人,因为那人和马拉多纳一起踢过球。

慧眼识珠、名师高徒,这也必然是顶级足球运动员成长的正常途径。

18岁时,C罗又遇到了弗格森爵士。弗格森爵士是个伟大的教练,他对C罗情有独钟,在某种方面扮演了C罗父亲的角色。他严格地教育、引导C罗,激发他好的一面,摒弃一些不好的东西,让C罗融入团体,学会跟队友合作,并且老老实实踢球。

反观韦世豪,就没有这么好的境遇了。韦世豪的父亲是个田径运动员,据说脾气火爆,爱用拳头教训韦世豪,而韦世豪从小也爱用拳头说话。到了鲁能足校,他的火爆脾气毫无改变,据说每场比赛必得红黄牌,是鲁能足校红黄牌数最高记录的保持者。

韦世豪脾气暴躁有家庭因素,但足校、中国的足球大环境也纵容、助长了他的坏脾气。

中国足球运动员水平不高,但下手之狠应该是全世界闻名的。这样的人和事,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训。一些教练和青训的教官,甚至足球界的实权人物,他们会对球场暴力坚决说不吗?可能嘴上会批评几句,但实际行动效果不大。没有触动心灵的鞭策教育,很难改变一些人恶劣的球风。

穆里尼奥说:“那些只了解足球的人根本就对足球一无所知。足球是对人性及其众多面目最忠实的演绎。”

中国对足球运动员的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足球争胜上,不对人格做出相应的教育,中国的所谓“C罗”们永远没有可能成为真正的C罗,百分之一的C罗都达不到。

C罗青年时期教练何塞-阿尔贝托日前在中国接受采访也认为,C罗是一种发达足球文化的产物,他在中国没有看到适宜的足球文化,也就看不到任何产生C罗的迹象。

非常可惜和遗憾,像韦世豪这样有天赋的球员,没有受到足够好的教育培养,没有在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中成长, 耽误了他们自己, 更耽误了中国足球。足球不能只靠天赋,也不论出身。关键是教育,是整个足球文化。沃土就在于:是给青少年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教育,还是成为纵容一些恶习的沃土?

中国的足球教育是时候要调整了。

【相关链接】

作者:格为、开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