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人。(图/pixabay)

▲对于凶残的杀人犯,执行死刑其实只能大快人心,让被害人的痛苦心情暂时获得舒解而已,过后,被害人心中的伤害依然存在。(图/视觉中国CFP)

台湾最近杀人案件频传,都是男杀女,而且可怕的是杀了人又分尸,还把尸体装成数个袋子,拿到外面掩埋或丢弃。30年来,我辅导过两百多名死刑犯,杀小孩的有,杀女友一百多刀的有,緃火的也有,却未曾记得有接触过杀人分尸的死囚。

社会大众之所以会那么恐慌,强烈要求政府不但不能废死,还要赶快枪毙死囚,就是看到凶嫌杀人的手段之凶残,深怕治安愈来愈坏,更怕自己或儿女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最近一起台北华山草原小木屋发生的分尸命案来看,凶嫌心思缜密,警察来查访,他冷静应对并坚决否认,清晨又偷偷摸摸骑摩托车把尸袋运到阳明山丢弃,作案手法及犯罪后的态度,让犯罪学者都跌破眼镜。受害女子不但遭到分尸,连双乳也被割除被凶嫌占为己有,这到底是什么变态的心理?难道只是凶手的「战利品」?或他真以为杀一人不会被判死刑而为所欲为?还是对别人的生命都没有一丁点的尊重?

台湾现在已有四十几位定谳的死囚,政府虽未执行,但最近的分尸凶案手段如此残忍,法院重判死刑的机率几乎是百分百。但民众关心的是,既然都判了死刑,为何还不执行?照以前的惯例,死刑定谳后约10天,就会执行了。

这就牵扯到政府的政策了。陈水扁当总统时,政府有意逐步废除死刑,所以有4年的时间都没有执行死刑。后来总统换成马英九,他签署联合国两公约,表达台湾会照联合国的决议,保障人权,但当时的法务部长王清峰因不执行死刑被轰下台,接任的曾勇夫部长上台后马上执行枪决,接续的罗莹雪当部长也处决不少人。2016年5月20日,走马上任的小英总统仍比照阿扁的政策,到现在已两年多,死刑定谳的人数已经突破40位,民众纷纷骂政府无能,强逼法务部长邱太三要硬起来,不然就下台。

处死并非治乱世的唯一方法。废死与否,世界各国辩论多年,专家学者最后的结论是:死刑乃是极不人道的行为,污辱人格,极端残忍,违反人类天赋的生存权。事实远胜雄辩,全世界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国家不执行死刑,而北欧国家废除死刑多年,治安就远比执行死刑最多的中国好很多。死刑也无法降低犯罪率,不能达到吓阻及改造人心的作用,对治安好坏没有绝对的关系。

再者,台湾刑事案件太多,法官案牍劳形,一人同时要审200件,司法品质不会太好。按照世界的统计,死刑误判的比率是7:1,万一误判又误杀,像江国庆一样,也会给国家、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

老百姓认为台湾治安那么坏,政府再不处死刑,社会一定会更乱,那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统计数目指出,台湾1988~1992年共执行122人死刑,1993~2001年共105人,2002~2005共17人,2006~2009年无执行,2010~2016共33人,最后一位是2016年5月11日执行死刑的郑捷。

这30年来,台湾并没有因为枪决数百人,治安就变得更好,反倒是在1988年,全台湾的监狱人口只有2万多,但现在的2018年却已经有6万多人在监。执行死刑其实只能大快人心,让被害人的痛苦心情暂时获得舒解而已,过后,被害人心中的伤害依然存在。要真正疗伤止痛,还是需要有人对他们长期的关怀。

对于这些穷凶恶极的人犯,判他们死刑,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他们轻忽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所以犯罪的手段才会如此凶狠。死囚的出现,大部分要归咎于他们的家庭,缺乏家教是主因,所以华人才会说「不教而杀谓之虐」。

死刑犯常告诉我:「我们因无知『杀人』,是犯错在先,请国家不要再犯『杀人』同样的错误」、「我出身不好,父母离异,家教不多,读书中辍,脾气暴躁,一时气愤杀人,并非蓄意,没有预谋」、「我有懴悔之心,请给我赔偿被害人家属的机会」……。死囚之所以有今天,严格说起来,家庭、学校及社会大众都有部分的责任,你我也难辞其咎。

可以成立「替代死刑委员会」,由专家学者、社会公益人士、人道主义者及监方教化人员代表组成,就现有判决死刑或死刑定谳的个案,通盘检讨,按其犯案后的态度及狱中悛悔的表现,审慎评估,并修法,让有悔悟者予以「死缓」或「终身监禁」代替。

对于在审理中的重案,判他们无期徒刑不得假释,让他们在狱中好好做工,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能用劳力赚钱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并将亲身痛苦的经历,拿来帮助教化其他受刑人,或劝戒全国的中小学生要安份守己,才不会重蹈覆辙,这样或许法务部一直在推动的「修复式司法」及教化,才有实质的效益。

好文推荐

黄明镇/关怀被害人 展现有温度的司法

黄明镇/死囚邱和顺与受刑人人权

黄明镇/郑性泽死里逃生 看见司法改革之光

●黄明镇,基督教更生团契总干事,中央警察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犯罪学研究所硕士,后进入旧金山神学院,研究「人类犯罪之源由及治本对策」,目前以基督教信仰从事犯罪防治、矫正、修复工作。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