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提供)

图、文/焦糖绿玫瑰 caramelgreen

在台湾,学音乐的孩子在学校是风云人物,但一出校门,可就不是这样了,巧俞(化名)是我在艺大认识的音乐系同学,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况,虽然补修教育学程,但碰到少子化、僧多粥少,只能勉强代课、在才艺班教学维生,一晃就快10年。

有天,巧俞一脸厌世地向我抱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不用家里帮忙,独立生活!」我听了吓一跳,我们从大一就认识,至今超过10年,她是外地人,一直在学校附近租学生套房,「我还以为妳要帮忙家里咧!」遂询问她收入多少,竟然得到惊人的答复:「1个月大概2万,我妈得资助我1万,30岁还让妈妈养我,很愧疚。」

我跟巧俞交情好,知道她吃苦耐劳,非常会省钱,生活只有教课、备课、练习,偶尔靠婚丧喜庆赚些外快,告别式是她们最喜欢接到的case,我问:「这是常态吗?那其他的同学呢?」「除非改行,否则大都是这种状况!」

我纳闷,巧俞不是每天都有排课吗?依照我小时候学钢琴的行情,30年前一堂课大概500、600元,现在应该更高了吧?她马上吐嘈我,她一堂课跟才艺班(音乐教室)分帐,大概只分到300元左右,「怎可能?妳国立大学音乐系第一名毕业耶!是不是被骗了?」

外界不知道,在台湾,从小培养一个音乐人的过程是很残酷的,许多音乐系学生,是被老师「打出来」,这也造成她们恐惧权威,不敢挑战师长、前辈,甚至资方。在演奏技巧与乐理研习上,他们非常有自信,可是其他方面却十分怯懦,害怕得罪人。

经过我们探询之后,才发现坊间有些才艺班,锁定了这些学院派的音乐系学生,看他们从小生活单纯、只有练习、比赛、表演、考学校,便给他们低到不成比例的报酬,并且要求再拉学弟妹来这里授课。

薪资上面,当然是官方说法「大家都这样」,不从就威胁他们,要让他们接不到课!这可打中了这些学院派的弱点,本来已经不敢挑战权威了,牵扯到生计更只能忍耐下去,殊不知,这些才艺班给其他会谈判的老师,价码是他们的2到3倍。

巧俞感叹:「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认为老师收得多,应该要付出更多的关心,但其实我们自己都快生存不下去了。」我提醒巧俞,这段话的焦点放错了,应该去反抗压榨自己的老板,而不是谴责家长要求太多,鼓励她将自己的资历放上网,不透过教室来接学生。

我也劝告各位父母,不要只看孩子在校的表面风光,除非您能持续供应孩子出国念书,并且在当地继续音乐事业,否则回台,非常有可能跟巧俞碰到一样的状况,大才被小用,音乐天赋全被现实磨耗殆尽。

★ 我是不婚妈妈「焦糖绿玫瑰」,唱片线记者出身,现职亲子专栏作家。从小在传统菁英教育之下成长,心思细腻敏感的我,如何边工作、边教养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儿DAHLIA呢?期待与您分享我的坚持:「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粉丝团「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