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柳营浮生录」是我之前在这里写过的一个系列,记述了我当兵时期所经历的各种点滴;不过随著退伍后时间忙碌,写到一半就断尾了 (汗)。我知道有些当年和我同时期的连上弟兄还蛮期待这个系列,不过现在很多记忆中的事情早已印象模糊,要重新复原当时的感觉也已经有点困难,所以基本上这系列应该是不会再有继续连载的文章,在这里要和大家说声抱歉。

但作为一个人生阶段的注脚,当年在即将登出国军 online 的时候,我还是利用岛休时间写下了一篇不算太短的退伍感言。这篇当初是以当作退伍出港前一夜晚点名时要用的讲稿为基础,适当地考虑了各种叙述上的问题后完成的。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当兵的过程中,总是会有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发生,可是顾及言论尺度的问题,我还是尽量将重点放在「军旅时光之于人生中无可取代的独特性」。毕竟我可不想因为发表过激言论而被保防官什么的给盯上 (汗)。

总之,在距离那段狗脸岁月已经有点遥远的当下,这篇老文又从我电脑的硬碟中被翻找了出来。因为很多人事都已变迁,所以我想放出来给各位看看大概也无妨。希望藉这篇退伍感言的「出柜」,可以填补我没能写完「柳营浮生录」的遗憾,也重新勾起读完这篇的你,那段当年同样难以忘怀的回忆。

* * *

连长、辅导长、排长、副排、各位弟兄大家好。下士某某某在晚点名做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退伍感言心得报告。

诸君。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今天是这场梦的第 334 天;而明天,我终于要从这场很长、很长的梦中醒来。

national_flag  

回想起去年 10 月 20 日的那一天,我的家人载著我从台中到嘉义大林中坑营区。当车子接近营区时,狭小的产业道路旁放眼望去是无尽的甘蔗田和凤梨田,才第一次真正惊觉自己就要开始一年的柳营生活了。虽然说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离开家到台北独自生活,但当兵毕竟还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到了营区门口,告别前来送行的父母,头也不回地走向报到处,紧接著就是发经理装备,到营站买生活必需品,理发,填完一张又一张的资料,分班队。弄到 2150 时,值星官突然宣布:「现在带你们进寝室,10 分钟内就寝完毕。」全连 150 几个人像是难民逃难一样,拿著个人行李大包小包挤进寝室。我满身大汗躺在床上,心中只想骂脏话。「干!这就是当兵吗?」

那一夜,我失眠了。

接下来有几天的调适教育,然后就是无尽的单战、打靶、刺枪、手投、65-K2 大部分解、清验枪、防毒面具 9 秒试戴……新训的日子真的是非常单纯、充实而规律。那时候菜得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看官阶,不懂得看官科,不知道也不敢对连上的长官抱怨。反正上面的人要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太多只是徒增被骂的风险。那时的教育班长曾说:「你们现在觉得累,等以后下部队就会觉得还是新训的日子最好!」当时的我对这句话不能理解,现在想想还真有那么几番道理。

接著决定命运的抽签时刻到了。我永远记得陆军总共 52 只签中只有 2 只外岛签,却被我这个第三个上台抽签的「强运者」抽到时的情景。下讲台时,士官长只跟我说了一句话。

「你真该去签乐透了。」

就这样,我注定成为 97-2 梯义务役政战士官班中,来到最偏远边陲之地─马祖莒光的「无敌圣战士」。

二阶段士官训时,教官总喜欢一个一个问大家的分发单位在哪里。每次问到「莒光」这个地方时,他们总是露出很微妙的笑容。评价不外乎是很凉(有啦,冬天很凉)、业务单纯督导少(还不是照样督爆)、可以多存钱(都缴给民家了)、空闲的时间比较多(最好是)、增加人生历练(唯一中肯)……等等。然而凭著这些只字片语,我还是无法去想像出一个离岛的军旅生涯是怎样的。对我来说,我只知道马祖很远,冬天很冷,就这样。

昏昏然度过了不知道在学什么的政战士官训,拨交到马祖的日子来了。那时是 12 月底,正值东北季风强劲时,船不开是很正常的事。然而也许是韦昌岭辅导长的「照顾」吧,硬是用插队的也要把我插上当天晚上的船。12 月 26 日夜,合富轮载著满满的收假官兵和只有我一个菜到不行的拨交人员,在颠簸难航的风浪中,硬是横渡黑水沟,从此揭开我在「保疆卫土最前线」的 8 个半月实兵部队生活。

「只身西渡无人伴,抗敌最前在莒光。」

来到莒光的第二天是周日岛休日。还不知道怎么去网咖的我沿著战备道走下山,来到空无一人的坤坵海滩。坐在海滩的观光凉亭里,看著远方蛇岛耸立,浪涛一波波扑打上岸,夕阳缓缓西落,心中遥想起彼岸许许多多我所认识的人。现在的他们在做些什么呢?天广地阔,是怎么样的机缘让我来到此地,而来到这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太多太多的问题,却没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就如人生总是充满无法预知的变数,有时我们只能尽力,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island  

因为编线和官科性质的关系,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在政综科作业。在指挥部工作,看遍科组长官百态,也可说是阅历了「这个世界」的大部分面相。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若要说各自有什么专业,充其量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其他的,就看谁能在这场生存游戏中,找到一条谋生之道。有时遇到一些比较难搞的长官刁难,也只能一笑置之。我们只是做我们能做的,做我们应该做的,如此而已。我要特别感谢在这段期间,政综科(包括心卫中心)、人事科、作战科、主计组及参办室许多同为文书或传令弟兄的情意相挺,谢谢他们,让我在工作的执行上顺利许多。

本部连是一个性质较为特殊的连队。没有基地专精,也很少有时间按部队课表正常操课。伴随的即是排山倒海而来,接连不断的公差勤务。有时候做著做著,不禁有种「为谁辛苦为谁忙」的感慨。「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不为什么崇高远大的目标,仅是卑微地希望努力过后,能在「这个世界」有个比较舒服的日子已矣。连队的干部,包括连长、辅导长、士官长、副排、全连对我最好的中尉排长吴排、少尉排长何排、还有目前在本部连最任劳任怨的 2053 梯弟兄……等等,都为连上付出很多,让本部连这个最接近全岛权力核心风暴的连队,能平安顺利地度过上面的长官给我们的大部分挑战──无论是合理或不合理的。本部连具备全岛数一数二的硬体和软体生活环境。还要在这里待上好几个月的各位,请好好珍惜目前所拥有的这一切。

来当兵到底得到些什么东西?这是我从当兵以来不断问我自己的问题。300 多个日子,是我人生中到目前为止历经最短最短的一个周期;然而当这段周期走完后,却赫然发现恍如隔世,自己早在这之间改变了太多太多,甚至再不记得许多的前尘种种。因为接触了这个小世界的大染缸,使自己失去了许多纯真,而不得不向世俗的现实低头。这是一个努力也未必会得到好结果的世界──就算做得再好也可能被干,就算不出错一样会被找麻烦。很多事情无法预测,无法掌握。碰到了,摸摸鼻子,只能咬著牙撑下去。或许这就是当兵让我们学到最多的东西──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变化的可能、不断变化的人与事。在进入真实社会的下一步之前,磨练我们的抗压性,也让我们学会在追求完美中包容不完美。

在军旅生涯中学到的军事技能,以后未必会用得上;在军中累积的趴数,在外面也只是好汉当年勇。然而因为「革命情感」而结交的朋友,以及借由团体生活所建立的人脉关系,却是未来人生几十年无可取代的宝藏。「一种米养百种人」,透过身边的弟兄,可以看到更广大的世界;也许退伍之后,彼此互相联络,又是人生一段轰轰烈烈故事的开端。

tower  

讲了这么多,最后,该是结束的时候了。

历史的错误分裂了海峡两岸,而命运注定我们相遇在这个岛上。这个仅仅 2.36 平方公里大的小岛,数十年来,承载了多少异乡游子的记忆和思念。十年后,或许没有人会记得谁曾在这片满天星斗下站著夜哨,谁在中工码头滴下了奔跑的汗水;然而人们追寻传承的脚步永不停止,在你我的心底,这将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莒光传说。

人生嘛,咩。谢谢各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