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需要肥力大,除施足基肥外,应及时追肥,发芽期不需要追肥,苗高30厘米、发一到两个分支时应追一次壮苗肥,亩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或硫酸钾型复合肥30公斤,在生长旺期追转折肥,亩施饼肥75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同时结合追肥第一次培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二、三次培土,如遇雨水较多,可以在下雨时,将各种化学肥料放在姜窝旁边,每株50到100克,为促进嫩姜根茎伸长,提高品质,根据生长情况中耕培土3到4次,生姜开始分蘖时,进行第一次除草培土,以后结合肥水管理进行多次,培土用挖沟土进行,每次培土后都同时将沟挖深,也利于排水透气,姜生长要求湿润环境,但也很忌田渍水,因此中耕培土要结合清沟,做到雨停沟干,田间不积水!

生姜病害主要有腐败病(俗称姜瘟病)、叶枯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曲条跳甲,应及时喷药杀灭及防治。姜瘟病一般从6月份始发,高温多雨发病重,此病主要采用农业综合防治,如轮作换茬,严格选种等。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四周0.5米内的健株一并去除,挖去带菌土壤,病穴内及四周撒石灰1公斤,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灌根,或50%的代森铵8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高脂膜喷洒,以防止病害继续发生。叶枯病病叶初期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脉,呈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缘波状,颜色较深。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对姜苗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锌600倍液,视病情,隔15~20天,喷2~3次。若在喷洒液中加入新高脂膜适量,防治病虫效果更佳。注意七月多暴雨,要及时排水。

适时遮阳。主要遮阳模式有条幅式遮阳网、条幅式打孔膜和高位棚室遮阳网遮阳等多种方式,以条幅式遮阳应用面积最大。小型拱棚栽培方式的采用高位棚式遮阳网遮阳效果最好。2.苗期管理。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在播种后覆膜前浇透两遍水的基础


【点击右上方的蓝色按钮,关注「爱农帮」,获取更多农资讯】姜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自古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很高的种植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生姜的种植技术视频吧!

生姜的种植条件

1、温度: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植株只能无霜期生长,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受霜冻根茎就完全失去发芽能力。

2、光照:姜耐阴而不耐强日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3、水份: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故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发病腐烂。

4、土壤:姜喜欢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湿的低洼地栽种生长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长也不好。姜对钾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生姜的播种方法

1、播种时间:生姜的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霜前收获。由于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须在温暖无霜的季节栽培选择晴暖天气播种。

2、优选种姜:应在前一年,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上选留种姜。收获后选择肥壮、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无腐烂、无损伤、未受冻的姜块做姜种贮藏。

3、晒姜困姜:播种前1个月左右,将姜种平铺在室外地上晾晒1-2天,夜晚收进室内防霜冻。通过晒种,可提高姜块温度,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并减少姜块中的水分,防止腐烂。晒种1-2天后,再把姜块置于室内堆放3-4天,姜堆上盖上草莲,进行困姜,促进种姜内养分分解。经过2-3次反复晒姜困姜后,便可催芽。在晒姜困姜的过程中,应严格淘汰干瘪、瘦弱、发软、肉质变褐色的姜种。

4、催芽处理

①土炕催芽:就是利用农村的土炕进行催芽,先在炕上铺一层麦秸,厚10厘米左右,麦秸上再铺2-3层纸,将姜种一层一层地平放在纸上,堆放厚度60-80厘米。种姜排好后,让其散散热,然后再铺一层10厘米厚的草,最上层加盖棉被保温。催芽温度可通过土炕加热或揭盖覆盖物来调节。

②温室催芽:先在篓筐内四周铺放3-5层纸,将姜种头朝上一块一块摆放于蒌筐内,堆放3-4层,再盖上3-4层纸,把蒌筐放入温室内,保持适温催芽。

5、掰分姜种: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块掰成75-100克的小种块,每个种块上保留1个肥胖的幼芽。结合掰姜种,应再进行一次精选种芽,剔出芽基部发黑、或姜断面变褐的姜块。

6、浇水播种:姜出苗很慢,土壤缺水会影响出苗,因此一定要浇足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浇水。底水渗下后即可排放姜种,有平播法和竖播法两种。平播时,将种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竖播时,种芽一律向上播种。随播种,随用细土盖在姜芽及姜种上,播完后覆土4厘米-5厘米厚。覆土太厚,地温低,发芽慢,覆土太薄,则表土易干燥,影响出苗。

7、播种密度:播种密度一般每亩保苗5500株左右,每亩用种量为400千克-500千克。种姜越大,出苗越早,苗越壮、产量越高。因此,种块应尽量大些。

生姜的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伤根。一般在出苗后结合浇水,中耕1-2次,并及时清除杂草。进入旺盛生长期,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发生量减少,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无公害生姜生产,最好不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或覆盖白色地膜再盖一层薄土等方法防除杂草。

2、适时浇水:姜不耐旱,根系又浅,应合理浇水,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幼苗期虽需水不多,但根系吸收力弱,应小水勤浇,浇后浅耕保墒。夏季勤浇水,可降低地温,以早、晚浇水为好,田间积水过多应及时排涝。立秋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应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可带潮湿泥土,有利于贮藏。

3、合理追肥: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幼苗期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应追一次「壮苗肥」,每亩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阶段,是生长的转折期,也是吸肥量变化的转折期,应追施「转折肥」,可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并配合施入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9月上旬前后,姜的根茎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膨大,防止早衰,追一次「补充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

4、及时培土:姜的根茎在土壤里生长,要求黑暗、潮湿,需要进行培土。一般于立秋后结合拔草和施肥,培土2-3次,逐渐将播种沟变成垄,防止根茎露出地表。

5、适时采收: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

①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8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

②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但采收必须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冻腐烂。采收应选晴天完成,齐地割断植株,再挖取姜块,尽量减少损伤。

③种姜采收: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4-5片叶片时,大约在6月中下旬进行。采收时小心将植株根际的土壤拨开,取出种姜后再覆土掩盖根部。若采收过迟伤根重影响植株生长。

6、留种贮藏:留种用的姜块,最好另设留种田进行栽培,在生长期间多施钾肥(草木灰等),少施氮肥(如尿素等)。采收时晾晒数天,降低种块水分进行贮藏。也可在大田生产中选择植株健壮、姜块充实、无病虫害感染、不受损伤的姜块,进行晾晒后,贮藏作种。

生姜病虫害防治

1、姜瘟病

【危害特征】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地下茎或根部。一般在贴近地面的地下茎先染病。肉质茎受害,初成水渍状,黄褐色、无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腐烂,仅留皮囊,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恶臭的汁液。根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黄褐色,最终腐烂。地上茎受害呈暗褐色,内部组织腐烂,仅留纤维。叶片受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直至全株下垂死亡。

【农业措施】从无病田留种或精选姜种,因生姜瘟病原菌可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病的重要途径,对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2-3年以上才可种姜,其前茬应为新茬或粮食作物或葱蒜茬最好。而种过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特别是前茬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不宜种植生姜。

【种姜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浸种48小时后播种。

【药剂防治】出现中心病株后,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溶性粉剂75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250毫升,隔10-15天一次,连续3-4次。

2、叶枯病

【危害特征】姜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病叶上初生黄褐色病斑,逐渐向整个叶片扩展,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全叶变褐枯死。

【农业措施】与禾本科或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波乐多液喷洒姜株,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斑点病

【危害特征】姜斑点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斑黄白色,棱形或长圆形,长2-5毫米,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故又名白星病。

【农业措施】避免连作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4、炭疽病

【危害特征】姜炭疽病也属真菌性病害,为害叶片,多先从叶尖或叶缘出现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玉斑,后向下、向内扩展椭圆形或棱形至不定形褐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数个病斑连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斑面呈现小黑点。

【农业措施】避免连作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收姜时,彻底清除病残物。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15天一次,连续2-3次。

5、姜螟

【危害特征】姜螟又叫钻心虫,其食性很杂,以幼虫为害地上嫩茎为主,还可转株为害。

【防治方法】可用52.25%农地乐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喷雾,10天一次,连续2-3次。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爱农帮】,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小编,我会及时为您解答.


生姜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在地温达到16℃以上时播种,一般地膜覆盖栽培结合直播剂播种在清明前后;潍坊地区的大姜人工催芽一般在清明后、谷雨前的4月中旬。

2.整地施肥。耕前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土杂肥4~7方,大灌地,深耕30cm,然后每667平方米撒施双效中微素50kg,结合大姜专用肥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铵20%)100kg,撒后备沟。一般按沟距55~60cm,沟宽25cm、沟深20~25cm开沟。沟底每667平方米撒施大姜专用腐植酸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镁10%、铁5%、锌2%、氮磷钾12%,总养分59%)100kg,备播。

3.播种。播前灌水,用大姜浸种直播剂浸泡经过晒3~4天,并掰碎保留每块70g左右的姜种30~40分钟,按株距25cm下种,覆土2~3cm,每667平方米用施田补除草剂200~250g对水45~50kg均匀喷严地面后地膜覆盖。

4.出苗期管理。播后25天出芽,需及时打孔通风,准备遮阳遮荫。齐苗时,膜下小水灌1次。如发现地老虎危害苗茎可结合灌水每667平方米冲灌辛硫磷2~3瓶(严防含有DDV的辛硫磷使用)。

5.幼苗期管理。当大姜苗高20~30cm时,结合灌水每667平方米地冲灌双效有机水冲肥20kg1次,10~15天1次,共两次。当大姜具有两个以上分枝时可除去地膜,顺背撒施大姜专用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铵20%的400kg,含有机质30%、腐植酸磷20%的80kg),小背沟后灌1次大水。病虫防治期注意防姜螟、叶螨、蓟马、跳甲等害虫。对姜螟的防治有效药剂是灭虫毙,每背覆喷雾器40cc加增效剂5g(1代),对叶螨、蓟马、跳甲的防治有效药剂是阿维菌素加增效剂。以上害虫同时发生时,可同时混用,病害主要是炭疸病,个别有茎腐病,有效防治药剂是灭菌毙50~100cc加双效二号50g加增效剂5g,7天1次,共2~3次为一个疗程,如害虫、病害同时发生,也可混合用药。

6.旺盛生长期管理。立秋后大姜进入旺盛生长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以取得一个好的收成。此时首要任务大追肥大背沟,先顺背撒施大姜专用腐植酸氮磷钾有机肥50kg,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钾20%)50kg,进行背沟,沟底再撒肥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钾20%)100kg,灌大水。施肥背沟后一周除去遮荫网,在9月上中旬还要补充追肥。每667平方米用氮磷钾有机肥(腐铵)40kg。灌水结全硫酸钾10kg。病虫防治期的主要害虫是食叶青虫,有效药剂是灭虫毙加DDV加增效剂。病害主要是叶斑病,有效药剂是百托100g加增效剂。以上害虫病害同时发生可混合使用。

7.收获。收前3~4天需灌水,以便收获后姜块带有潮湿的泥土,便于贮存,收时留茎秆2~3cm,随收随入窖。

确定大姜的收获期一般根据气候而定,因为大姜60%以上的产量是在后期形成的,因此只要气候适宜就不要过早收获,一般以最高气温18~20℃、最低气温8℃左右、初霜打叶微枯时进行。

入窖为防蛆虫危害,姜块可用病菌剂伴砂培姜,为防井浅春季气温高大姜发芽可用抑芽剂伴砂贮藏,入窖后20~25天不封口,此后只留20~30cm见方的小窗封下口,小雪后再封上井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