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瓶梅随笔】(第12期)

武松在嫂嫂面前三次低头,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

(一)第一次,武松「把头来低著」...

炊饼哥在街上卖炊饼,有一天看到几队人拿著红缨枪,锣鼓喧天,一顶花红软轿,簇拥著一条壮汉,那正是炊饼哥的弟弟,英雄武松打虎归来,受知县相公抬举,做了巡捕都头。这是街上老人庆贺,送他回下处。

炊饼哥当然就把弟弟请到家里,和嫂嫂相见。自然免不了行礼。

潘金莲叉手向前,说了句: 「叔叔万福。」武松施礼,倒身下拜。这是应该有的礼节,不消多说。

坐下后,炊饼哥的女儿迎儿倒来了茶。

这时,武松看到面前的嫂嫂「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著」。

这是第一次。我们知道,潘金莲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

生得一双好小脚儿。

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

又经过王招宣府里严格的艺术训练。书中有很多她的外貌的描写。写得一次比一次让书中人丢魂失魄。而且还被后来那家张大户那个杂毛狼祸祸过。妖娆相貌,风流体态。不是一般的美,很性感。

你说,武松是咬钢嚼铁的血性男儿,哪里见过这个?而且又是自己的嫂嫂,在一个家庭里,没有前辈,嫂嫂为大!

别以为是西门庆,见了女人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向上走。人家是武松。当然是低下头,看了眼晕。

(二)武松第二次

潘金莲第一眼看到武松时,怀疑人生!炊饼哥和武松一娘所生,两个人天差地别。一个是又矮又黑又粗糙,另一个是高大威猛,身材凛凛,相貌堂堂。居然能空手打死老虎,该有多大的气力。金莲就想,原来一段姻缘却在这里!她想多了。这时大概有点儿春心荡漾。在酒桌上用话来撩武松。试探他。又用一双勾人魂魄的眼睛看武松。武松被她看不过,「只低了头,不理她。」

这是武松第二次低下了头。

俗话说,女追男,一层纱。一般的人,见了潘金莲这个架势,就像猪八戒似的,雪狮子烤火,整个都要化了。武松可不是猪八戒、西门庆之流。

(三)第三次低头是什么情况呢?

第三次,是武松被要求搬回这个家里住。

是在一个大雪天,潘金莲下了决心,要俘虏武松。事先安排炊饼哥出门去卖炊饼,她央及隔壁的那个有名的王婆烧菜,送到武松的房里,潘金莲和武松单独在一起喝酒。

酒上喉头,又到了心头,潘金莲一脸春色。一面问叔叔外面有没有相好的,一面酥胸微露,云鬟半軃(duǒ),欲心如火,把闲话来说。

武松又不是傻子,什么不知道?「自己只把头来低了,却不来兜揽。」

这是书中第三次写到武松在嫂子面前低头。

后来潘金莲几次三番地撩拨武松,说的话不堪入耳。最后,武松动怒了,一把推去,差点把潘金莲推得摔在地上。

三次低头,潘金莲仍然不死心。终于闹到不欢而散。这就是《金瓶梅》里面写到的武松拒绝嫂子的过程。

三次低头,是武松这个汉子,这位打虎英雄的又一次值得称赞的举动。说明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好汉!

这次就说到这里吧!谢谢邀请!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知道有哪三次低头。

先把原文贴出来检索一下:

第一次:兄弟相见,心中大喜。一面邀请到家中,让至楼上坐,房里唤出金莲来,与武松

相见。因说道:「前日景阳冈上打死大虫的,便是你的小叔。今新充了都头,是我一母同胞兄弟。」那妇人叉手向前,便道:「叔叔万福。」武松施礼,倒身下拜。

第二次:武松见妇人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著。

第三次:那妇人陪武松吃了几杯酒,一双眼只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过,只得倒低了

头。

知道这三次低头,那再来分析原因便简单不过了。

第一次是叔嫂初相识,二人相互施礼,叔倒身拜嫂,礼也!

第二次是武松见嫂子十分「妖娆」,且那年代,是程朱礼教兴起的时期,讲究的是男女受授不亲。武二做为小叔子,直视嫂子自然是失礼的行为

第三次是「武松吃他看不过」自己又低下头来,其实和第二次是一个原因,不想因之失礼,落人口舌。

这样一看,三次低头,其实都只是为一个「礼」而已。

礼节,礼法。

江湖人尚知礼,何况今日我辈?!


武松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在上梁山之前,已是声名大震。这当然得益于他空手打死猛虎,受到乡亲们的跨街欢迎,真是四面威风。

结果在人群中,武大郎主动站出来认亲。两兄弟再度相见,热泪盈眶,于是武大郎将武松带回了家中,就是这样,武松见了嫂子潘金莲。

结果打虎英雄武松在「自幼生的有些姿色,缠的一双好小脚儿」的嫂子潘金莲面前竟然前后三次低头!

这位顶天立地的汉子为什么会低头?原来里面含有不可告人的玄机。

第一次低头是武松第一次见到潘金莲时所做的举动,原文是这么说的:武松见妇人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著。

武松当时二十八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但在古代早婚的年代,武松二十八岁还是单身,显然属于「剩男」了,还要面对很严重的社会舆论压力。

骤然间见到长得十分妖娆的嫂子,这是怎样的一种娇媚?他心中 「小鹿乱撞」,但因为是嫂子,只能非礼勿视地低了头以掩盖自己的窘态。

第二次低头是武大买了些肉菜果饼回来,潘金莲陪著武松吃了几杯酒,然后就一边劝他多吃点,一边不停地看著武松,原文是这么说的:那妇人陪武松吃了几杯酒,一双眼就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她看不过,只得倒低了头。

只是因为潘金莲一直盯著他看,打虎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武松竟然不自觉地低下了头,可见武松心里对这位漂亮嫂子也是「蠢蠢欲动」的,只是伦理道德的约束,他又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情感,只好做低头之举动。

第三次低头是武松在搬到哥哥家居住之后,潘金莲一腔真情都系在武松身上,不但对他嘘寒问暖,而且常用言语来挑拨他,武松一直佯装不知。

这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天下了很大的雪,潘金莲请从衙门「下班」回来的武松喝酒,原文是这么说的: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哪里按捺得住。欲心如火,只把闲话来说。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己只把头来低了,却不来兜揽。

通过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潘金莲对武松已是心有所属,爱如狂潮。而武松显然也感受到了嫂嫂对他的爱慕之情。结果这次两人都喝了酒,与嫂嫂四目相对,武松内心很难受,他怕自己把持不住,做下不伦之事,于是赶紧低头烤火,潘金莲去烫酒,气氛非常尴尬。

武松这三次低头之后,对潘金莲的「狂举」显然也忍耐到头了,因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限于小叔的身份,他不敢也不能做出非分之举,后来看到潘金莲不知廉耻,不断突破底限的行为,终于忍无可忍。最终武松就发飙了,弄得潘金莲一点面子也没有。

其实潘金莲的最终坠落,武松是离不开干系的。

要知道潘金莲本身就是一个受害者,她起初她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因为「拒婚」,后来无奈之下「屈嫁」于五短三粗的武二郎。

尽管如此,潘金莲还是守妇道的。武大郎起早贪黑的卖烧饼,而深居在家的潘金莲在家做针线活贴补家用,尽管有无赖上门挑逗,她也不出门不理睬,更不出轨,可见她是「性本善」的。

武松其实先前已经害了一次武大郎了,他打伤人逃跑了,结果武大顶罪。后来又被逼举家外迁。而这一次,「回来了」的武松再次害了武大。

潘金莲对武松动心很正常。武松高大威武,英气逼人。而武大郎五短三粗,其貌不扬。同样是亲兄弟,两人差距太远了。原本就是屈嫁给武大郎的潘金莲见了武松后产生巨大的落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潘金莲只是心里不平衡,想弥补缺失的爱情,然而武松的做法却令人大跌眼镜,可以用6个字概括他:智商高,情商低。

虽然出於伦理道德,武松不能接受嫂子的爱,但他的处理方式显然是欠妥的,他不应该恶语相向,不应该不尊重潘金莲的爱慕之情,而是应该用柔和的言辞稳住潘金莲,讲清楚个中道理,让嫂子回心转意,伺奉好哥哥。这样的话,潘金莲很可能会洁身自从,也就不会因爱生恨,从而出轨花花公子西门庆。

总之,正是情商低的武松没处理好与潘金莲的关系,导致婚变,导致武大郎整个家庭的毁灭,从这一点来看,潘金莲出轨花花公子西门庆,罪魁祸首其实不是「媒婆王干娘,而是打虎大英雄武松。


《水浒》中武松在与潘金莲的交往一共低过两次头,到了《金瓶梅》里就改为了三次,这 三次低头,各有奥妙。

初遇潘金莲,「见妇人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著」。这第一次低头,源自于青年男性面对美貌女性时本能产生的羞涩心理。都说武松不近女色,但在这个细节里,武松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对女色都有敏感的反应。当然,这里面也有初见嫂子时的腼腆。不过,这样的低头,在通晓风情而又风流成性的潘金莲眼里心里,却又有著特别的意味——一见有情。可以说,初次见面,不仅是武松的「身材凛凛,相貌堂堂」吸引了潘金莲,也是武松这「只把头来低著」的微妙动作,强烈骚动了潘金莲的春心。

武松第二次低头,发生在接下来的吃酒时。「那妇人陪武松吃了几杯酒,一双眼只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过,只得倒低了头」。这一次低头,与第一次低头的成因相反。第一次是武松见潘金莲「妖娆」而主动低头,这一次,却是武松因为潘金莲的「一双眼睛只看」自己身上而被动低头。表面上看,这两次低头,都是由双方眉来眼去所为。不同的是,潘金莲由第一次被看,转为第二次主动看,表明此时潘金莲内心里已涌起了春潮,呈跃跃欲试态势。潘金莲本来就敢于突破传统伦理观念束缚,敢于在男女欲求上有所作为,而此时武松的两次低头,在她看来,就是情投意合的暗示,从而对她的大胆追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何况,酒后潘金莲让武松搬到他们家里来住,武松当即回道:「既是嫂嫂厚意,今晚有行李便取来。」这一问一答,一来一往,武松响应得如此积极,给潘金莲造成一拍即合的假象,怎能不让她产生非分之想呢?

武松对潘金莲的第三次低头,发生在武松冒雪归来,潘金莲陪他喝酒取暖聊天时。「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那里按纳得住。欲心如火,只把闲话来说。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己只把头来低了,却不来兜揽」。武松这时的低头,在潘金莲看来,和前二次的低头如出一辙,都是为她的美貌所动心,为她的挑逗所动情。羞涩是进攻的暗示,拘谨是含蓄的默许。而事实恰恰相反,这一次的低头,是武松看清了潘金莲的真实面目和真实用心之后的强忍不发而已,是强压住满腔怒火后的隐忍之态。果然,等到潘金莲公然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时,武松「匹手夺过来,泼在地下」,昂首说道:「嫂嫂不要恁的不识羞耻!」又「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妇人推了一交」。武松睁起眼来说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伤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羞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风吹草动, 我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

武松的「三低头」,是出神入化的白描,极有层次感,极有表现力,同时又极形象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和潘金莲交往中情态及心态变化的过程。而且,正是有了这「三低头」,也将潘金莲不顾伦理常情而敢于追求性爱的情态心态的变化过程,令人信服地极为自然地展示出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武松与潘金莲的这一段故事取自《水浒传》,但文字上已有许多改动。

《金瓶梅》中的武松「三低头」在《水浒传》中只有「二低头」,少了第一次的「武松见妇人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著」。这一改,至关重要。因为后二次的武松低头都缘自于潘金莲的主动挑逗进攻,而第一次,却是武松疑似对潘金莲主动发出为其美色所动情的信号。增添了第一次低头的细节,从而给后二次潘金莲主动大胆挑逗作了有力的铺垫,使情节发展更具合理性和必然性。当然,《水浒传》是把潘金莲作为一个顶级淫妇来刻画的,根本不会考虑潘金莲动邪念会有武松「低头」怂恿的客观因素存在,不近女色的武松也不会因为妇人「十分妖娆」而低头。正因为如此,《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形象更具真实性、多面性和复杂性,因而也更具有典型意义。


叔嫂不同视

男女授受不亲

武松「发乎情止乎礼」


喜欢又不能。


该书作者艺术水平不怎么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