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确实有胡子,这是《宋史》明确记载的。但是胡子不多,电视剧《新水浒传》里那一脸大胡子肯定是不对的。

还是要先强调一下,童贯不能说是太监,只能说是宦官,因为太监这是明朝才有的宦官官职,当然确实是阉割过的。《宋史·童贯传》记载他的长相:「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颐下生须十数,下巴上长了十几根胡须,所以童贯确实有胡子,而且写明了他「不类阉人」。但是也就十几根,电视剧里那一大把肯定不靠谱。

那童贯为什么会有胡须呢?其实古代宦官长胡子也不是特别少见。有一种可能是「去势不尽」,还能产生部分雄性激素,促使了胡须生长。但更大的可能是因为阉割的时间比较晚。如果是从小进宫,在长胡子以前被阉割,那基本是长不出胡子的。而如果已经发育,长出胡须后再阉割,可能就会保留胡子,只是不会再长新的,以前长的也会慢慢掉,但不一定会掉光。童贯可能就是这个情况,所以剩下的胡子比较少,其他的都掉光了。

当然了,如果像老版电视剧里雷恪生演的那个童贯也不对,这个演的太像宦官了,而且对高俅都点头哈腰。而历史上的童贯是很有阳刚之气,权力更是大得惊人。所以,童贯的长相应该是身材魁梧,下巴上有一点胡须,长得比较阳刚英俊的样子。

再多说一点童贯吧,这真是个传奇人物。他一人身兼了宦官、使者、统帅、宰相、王爷等多重身份。通过侍奉徽宗,平步青云。连奸相蔡京都是靠他推进入京。而蔡京拜相后投桃报李,推荐童贯统兵。此后童贯揣摩圣意,逐步掌握兵权,成为枢密使,掌兵二十余年,令人叹为观止。此后虽然与蔡京交恶,但不久又沆瀣一气,朝中互相配合,人称蔡京「公相」、童贯「媪相」,二人把持朝政。童贯征西夏讳败为胜,又剿灭方腊,晋升国公,伐辽战败却从金人手中花巨资赎回空城燕京,竟然因此获封广阳郡王,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少的宦官王爷(另两位是北魏宗爱、唐朝李辅国)。最后,童贯在钦宗即位后被杀。


童贯确实是太监出身,也得了证实,童贯少年时是在宦官李宪门下,从给事宫掖时起(大概的意思应该是侍奉后宫的人),也就说童贯少年时就已经被阉割了。

在童贯被宋徽宗拜三司时蔡京说了一句话:使相的官职怎能授给宦官?说明蔡京也知道童贯是太监。

政和元年,童贯被封为检校太尉,出使契丹。有人说:「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皇上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这里可以看出所有人都知道童贯是太监包括皇上。

但是让人不理解的是在童贯的画像上却长出了胡子,要知道男性的睾丸是分泌雄性激素的主要场所,睾丸被切除之后雄性激素会停止分泌,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会形成一种平衡状态,身体也就不会出现第二种状态,也就是长胡子。

(图为童贯▲)

为何童贯的画像里会出现胡子呢?

01.受人敬仰

童贯虽然是太监出身。但其作战勇猛,战功显赫,收腹了很多北宋失去的土地,但是因为是太监的缘故不能加官进爵,所以后人为了彰显童贯的英勇形象,在其画像上添加了胡须,显得威猛过人。

02.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这种情况出现的几乎很少,因为睾丸被切除之后,雄性激素就会停止分泌,但是也不乏有异类,因为童贯自身体质的原因,分泌了过多的雄性激素,出现了男性的第二特征,长出了胡须。

你觉得童贯为何长出了胡须呢?


我是汤里放药,本文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