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台《步兵季刊》

作 者:花玉霖(陆军官校正93年班、步兵学校正规班348期,105 年正修科技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曾任排、副连长、后勤、人事官,现任职于步兵训练指挥部兵器组教官)

指导人:梁玮杰(美国南新罕布希尔州大学管理硕士、长荣大学经管所博士,曾任正修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系专任助理教授,现任职于正修科技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组职管理专任助理教授)

整 理:Nangwa


提 要

观测手与狙击手于战场执行狙击任务,对于阵地位置与战场上可能出现之征候,必须要有敏锐解析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发现敌军狙击手、指挥官、通信兵等价值性较高之目标,在战场上出现时通常不易发现,需要从周遭环境中观察征候,做出正确目标判断实施狙击;对于狙击时机的掌握,需靠严格训练与经验累积,以达最佳作战效能。

狙击效能的发挥主要在于良好的观测手实施辅助测距、目标分配与办识,有可能对作战任务产生翻转式的影响,提升任务达成比率,测距是营造后续命中目标的先决条件,精准的标定狙击枪射击诸元,与精湛的射击技术,可正确消灭高价值目标。

观测训练就是观察与测量,发挥一枪命中高价值军事目标的作战效益,这是值得关注与重视的发展方向,将不对称作战有极大帮助;然而狙击手是个专业发展职务,勿轻易调职才能成干练的隐伏杀手。


壹、前言

狙击手与观测手之间关系是非常紧密,两个人互相生存依赖,观测手观测弹著点,以协助狙击手调整瞄准点,或是对未命中目标时需改变阵地位置、占领阵地或观测目标,以利狙击手消灭目标,观测手执行多重任务,须有清楚的思绪,依此判断敌情、独断专行的决策下达狙杀命令、克服种种自然因素,指导狙击手达成任务,制造最佳消灭目标环境,本篇为笔者多年参加狙击手鉴测与机动协训经验所得,研究目标为装备轻型狙击枪的狙击手目标观测,为新进狙击手进训保留重要数据。


贰、美陆军现行狙击手观测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优异的狙击手需搭配一个干练的观测手,战场上瞬息万变,要消灭射击目标,装备是重要的利器,狙击手需克服天候、地形之限制,保持心如止水的境界,关键一刻结束目标;美陆军所装备之狙击观测装备轻巧易于携带,其高倍率效能,弥补肉眼无法观视距离,值得学习与探讨。

一、 美陆军狙击枪装备之瞄准镜:

美陆军现行装备之瞄准镜为10倍M3A Mil-Dot 瞄准镜,本款瞄准镜为固定倍率,瞄准镜结构较为简化,且归零较为容易,而Mil-Dot 让狙击手容易测估距离,除测距之外,也可做应急归零使用,狙击手藉镜内十字丝刻划对准目标,实施射击后,经由膛外弹道分析出弹头与空气摩擦后产生气旋观测位置判断修正MOA或响数,区分四个象限,一、二、三、四逆时针方向区分,并以气旋位置区分方向及高低,且横向为修正方向,纵向为修正高低,美陆军装备瞄准镜十字丝一格为1MOA,且方向及高低调整螺一格同为1MOA,修正高低相较容易。(如图一)

图一:气旋观测修正示意图

二、美陆军M22双目望远镜:

1980-90年代曾经大量使用M22G型,由德国Steiner公司制造,现已经退役,取而代之为美国Kama-Tech公司及日本Fujinon公司合作生产的M22双目望远镜。(如表一)

1990年波斯湾战争中美陆军大量使用M22G型双目望远镜,其物镜前方设置亮粉红色雷射光防护滤镜,使其容易暴露位置,不仅大大降低透光率,使成像偏色变暗,1997年由美国波士顿Tenebreax公司先期解决M22G型望远镜的缺陷,对于目标观测及辨识大有损害,由美国Kama-Tech公司研制改良,利用日本Fujinon公司研制望远镜 Nautilus 7*50AR的镜身在物镜筒内加入多波段雷射光防护滤镜,使物象呈现绿色,外包黑色橡胶,左测镜筒内具有测距分划,由美、日共同生产制成M22望远镜,在沙漠行动中,在华氏100度高温下作业,环境恶劣情况下使用,证明了是不可或缺的装备;美陆军装备给狙击手使用,主要为观测宽度较大,1000米的距离用7倍光学可观测宽度131米,因其广角因素,故适用于观测较大区域来使用,对于其观测、搜索或目标分配,可提供较长观测时间,眼睛不易疲劳。

表一 M22双目望远镜装备诸元表

三、美陆军M24双目望远镜:

1990年波斯湾战争后,使用望远镜需求量大为提升,不仅军、士官所用,士兵们依任务性质不同配发使用,因M22G型双目望远镜或M22双目望远镜,体积与重量太大或太重,携带不便,因此美陆军研发望远镜规格,将其缩小,袖珍便利,设计纹路避免光滑。(如表二)

由美陆军研发制成M24双目望远镜,可依观测手视力状况调整焦距,采用屋脊菱镜,左右眼单独调整焦距,便利携带;美陆军装备给狙击手使用,主要为观测宽度较大,1000 米的距离用 7 倍光学可观测宽度 130 米,因其广角因素,故适用于观测较大区域来使用,袖珍便利,携带方便,对于其观测、搜索或目标分配,可提供较长观测时间,眼睛不易疲劳,另搭配multiicoat 4反折射镜片可在能见度有限情况下增加聚光能力。

表二 M24双目望远镜装备诸元表

参、观测训练基本原则

观测手主要是利用视觉与听觉两种方式,在执行任务时,小组的成功在于仰赖观测之成效,而小组观测能力除仰赖瞄准镜、望远镜外,对于目标辨识潜在威胁也将成败战局,除此之外,辅助狙击手实施射弹、风偏修正,观测手须由优异资深者担任,观测训练概述如下。

一、目测训练:

狙击手具有神隐特性,利用运用地形、地物、欺敌与伪装,占领制高点,训练利用双目望远镜及狙击镜实施测距,运用镜中米位刻划,求得镜中目标物长、宽及高度,运用公式换算求其实际目标物与狙击手距离,并调整狙击镜方向、高度,以利任务遂行。(如图二)

图二:狙击镜测距示意图

二、明确的辨识潜在威胁:

往往均以敌指挥官为主要狙杀对象,因战场的威胁性增强、混淆,老百姓、女人或小孩皆有可能是危害主力部队的原因之一,增加观测手对於潜在威胁之训练。(如图三)

图三:瞄准示意图

三、射击时机:

危害狙击手的时机是层出不穷的,多数为多重目标临机出现,然而,要如何选择有利时机射击,观测手须运用其身边步枪作为防护,目标于300至100米间出现,使用步枪单发2发方式快速反应射击,然而目标不是固定在同一线定点射击,距离由远而近,因此训练方面增加不定距或不定向射击,观测手明确分辨主要潜在威胁,在远距离时则由射手狙杀,然而当目标近距离威胁时则由观测手实施击杀,其时机由观测手来做掌握、判断,管制射手实施射击。

四、影响因素修正:

影响因素修正主要区分为地心引力、空气阻力、温度、湿度、亮度、风及热流。

地心引力:当子弹离开枪口,枪口指向高于其瞄准线,受地心引力影响子弹向下拉命中目标,此时射手须做射击姿势水平调整或瞄准点修正。

空气阻力:大气为造成子弹速度减缓影响,因此空气密度越低,阻力愈小,子弹射程增加,反之则减弱。

温度:影响射击者、弹药及空气密度,受日光影响子弹周边火药燃烧速率会增加,导致枪口初速增高或弹著点偏高,因此温度升高,空气密度降低,产生较小阻力,速度增加并提高弹著点,反之则减少。

湿度:依据高度与温度变化而不同,湿度增高,弹著则偏低,反之则增高,湿度每20%,影响弹著点变化100米升高或降低1英吋,约2.54公分。

亮度:亮度不会影响子弹弹道,然而亮度影响射手透过狙击镜或观测镜看到目标方式,产生严重判断错误。

热流:热流特性为不平均空气密度造成光线绕射,依大气状况产生绕射造成目标影像转移到热流漂移上面,扰乱观测手观测或射手测距。

风:影响弹头飞行于空气中停留时间,当距离增加时使子弹失去稳定度,因此须将风做好分类,最好的方式就是钟表法,假设射手位于钟表中心点,目标则位于12点钟方向,将风分为3个数值,为全修正、半修正或不修正,以利调整射程装定。(如图四)

图四:风偏钟表法示意图

肆、 观测训练与目标搜寻

观测隐蔽固定目标,为最困难,观测须注意目标轮廓、大小、投影、形态、结构、目标所利用位置、地物形态,观测细微即可发现周围飞禽走兽突然飞向及走向判定目标所在给予致命一击,观测手观测时须将观测区域以搜寻方式实施,细分小块区域(A、B、C、B),由大至小方式搜寻目标。

一、快速搜寻:

获得状况警知所快速检视敌军活动与当前威胁之一行动,而此动作须有射手或观测手担任警戒掩护下实施,以目视或辅助器材快速扫描目标获得。(如图五)

图五:城镇搜索示意图

二、 详细搜寻:

对目标及其周边地区知有系统且周密的检视,分为数个阶段实施,由肉眼开始持续并进阶伴随配合望远镜或狙击镜实施,将目标分成多个区域来进行观测,分区且有系统地注记目标,由左而右,由近而远,从己身到达目标位置,观测最远距离逐一扫瞄,观察者给予纪录详细信息。

(一)肉眼搜寻:

训练观测手对目标及周边区域将其分为三大部分,区分A、B、C等3大区块,A区为掩护地区,B区为重要目标区,须集中火力于此处,C区为不重要地区,并将之纪录,以大方向实施搜寻,逐步到达己身距离,给予详细信息。

(二)双目望远镜搜寻:

训练观测手使用双目望远镜搜寻,将之区分为A、B、C、D四个象限,对目标做更详尽搜索,利用双目望远镜180度弧形区域或50米间距扫距搜索范围重迭至少100米,确定目标所在地(如图六)。

图六 城镇搜索区域分配示意图

(三)狙击镜镜搜寻:

图七 城镇搜索目标分配示意图

当进行高倍率搜寻时,则要求观测手仔细观察可疑目标,包含经过伪装隐蔽或藏匿于阴影深处之敌人,观测的狙击手射出的曳光弹或弹著点,确认射击结果。(如图七)

美陆军因经常于境外作战,通常于沙漠地区气候恶劣状况下实施,然而狙击作战具有困难性,观测手实施观测,例如温、湿度、风向、热流所产生干扰,适切做出判断告知射手调整射程,若当日气温较高,气温摄氏36度,湿度86,风速8哩,左横风,由3 点钟向9点钟方向吹,此时在镜内所产生的图标因受不平均空气密度所产生光线绕射,产生绕射造成目标影像转移到热流上,便容易产生目标误判结果,当观测手遇到自然干扰,依判断热流由左至右时,这时目标实际真正影像出现位置稍微偏右,要求射手瞄准目标中心稍微向左调整1-2响回补一点位置,受风偏影响子弹而命中目标。(如图八)

风由左向右吹热扰流 风由右向左吹热扰流

风热气向上 正常海市蜃楼现象

图八:狙击镜观测热扰流示意图


伍、观测目标分配及辨识训练

因应高压力环境下狙击小组专注力训练,分秒片刻皆是重要时机,在目标辨识上如单一目标散兵群、指挥官、机枪、迫击炮,若目标齐聚一起形成面目标,如部队行动等,必须将面目标在时间急迫下迅速完成狙杀优先顺序,因此需要强而有力专注力,在机动协训课程中,强调压力下观测与射击,须快速完成目标分配与辨识训练要项如下。

注意力训练:

准备一张A4白纸,使用时间为7分钟,可将1-300数字依顺序填写,注意掌握时间,发现当愈接近尾端时填写数字速度放慢,且注意力也松懈许多,平均每个数字需1秒钟完成填写,在要求重点上,训员字迹不可潦草,错误不可改正,应继续填写时间到停笔。经判定第一次错误出现在100以前,如果写到180之后才出现错误,可证明这组狙击手与观测手注意力较为集中。

记忆力训练:

拿出一张相片让狙击手与观测手观看1-3分钟,以抽问方式了解相片中几个细节,例如多少人?几男几女?著什么服装?衣服颜色?做什么事情?扩充到现地实际房子,房间的特征描述填写于白纸上进行核对,使训员循序渐进增强记忆力,运用于野外当观测手渗透潜伏至重要地形,如何透过所见分析报告由狙击手完成射程装定,关键的一击结束目标。

观测技巧训练:

图九:狙击镜观测训练示意图

(一)棋盘训练法:

运用棋盘方格桌面放置一些物品,例如名牌、弹匣、子弹、汤匙、水壶等物品,横直方向以A到F,1到6来表示,每个方格有清楚坐标,花1分钟看完后用防水布遮盖,以增加困难度,并命令观测手离开现地10分钟,并在实施体能训练后开始提问,要求标准是须完成70%正确率才判定为合格。

(二)观测技巧训练 :

首先应严格要求改正不看细节只看表面的观测方式,把周围事物分成小范围,有条理地反复观看,为求加强技巧,运用周边数十件军用品,头盔、大头皮鞋等,不同的面向观察,于野外设置观测所,每日放置不同物品,设置范围约为100米至300米,这些物品可运用现地地形地物隐藏起来,于观测所观测30分钟,限时10分钟把现场景物及目标所在描述出来,70%正确率为合格。(如图九)

四、目标指示训练:

狙击手对于目标狙杀顺序必须依据目标价值而定,相关顺序分别为敌军指挥官、搜索兵、观测兵、多人操作武器组、无线电话务兵、军、士官干部与战、甲车车长等;当狙击手成功狙杀敌军指挥官时容易动摇敌方军心,但是如何分辨指挥官呢?若见到人员行举手礼时便能辨识对方为指挥官,此时观测手运用望远镜观测,因距离遥远于镜中观察目标较为微小,辨识周围小兵行举手礼时断然狙杀目标;然而组员之间回报则避免动作过大遭对方反觇,适切观察方式则为以观测手身体为基准,以观测手前方或左右两侧标示目标物作为参考,例如 300米,左二分之一,敌散兵等方式描述,此位于视野较简单情况下指示,若较为复杂则运用钟表法表示,观测手以简单方法找寻一个目标物作为钟表中心点,以时钟分画指示目标,例如选择一个水塔做为钟表为中心,指向目标,以钟表分划方式指示,例如:目标位置150 米、右3/1、水塔、7点钟方向、货柜旁一敌指挥官,若为透天厝、大楼,则以编号方式标定1、2、3、4代号指示目标。

陆、观测目标测距之要领

狙击手能于战场闻风丧胆,促成要件搭配一位优秀观测手,然而须有丰富基本学能及工具运用才能造就,主要成因为测距,观测手完成测距交由狙击手完成射程装定,配合射弹气旋位置修正达成任务。

米位测距:

运用狙击镜或观测镜内十字刻划测出目标所夹得格数,求得目标于镜内长度(高度),利用密尔点公式求得目标距离如下:

目标大小(米)*1000/目标于镜内所夹的格数(米位)=目标距离(米)例如已知目标为176公分的男人,求出目标与狙击手距离为何?由此可见,代入公式换算,176公分换算为1.76米,且依境内所夹的格数约为4格,求得距离约为1.76*1000/4=440米,因此求得距离便能供狙击手完成射程装定,在警急应变作战时最佳测距方式。(如图十)

图十 狙击镜目标测距示意图

AN/GVS 雷射测距仪测距:

最远可达9900米,利用反射雷射光实施测距,美陆军狙击手认定为最佳测距仪器,正确精准判断距离能力为一个重要关键,然而身为一位狙击手或观测手,务必能够快速、精确判定目标距离,然而准确的距离判定可使狙击手精准射击目标,增加命中率。(如图十一)

图十一:AN/GVS 雷射测距仪测距示意图


柒、消除影响观测效果之变数

观测为狙击手达成任务之关键,利用地形、地物隐、掩蔽特性,于昼间执行任务;然而人类肉眼需克服暗淡光线与黑暗,无论是漆黑无光及皎洁月明,皆不及昼夜,肉眼于无照明暗夜调整约为30分钟,朦胧月光下如注视目标则先模糊,后为轮廓改变,便渐渐由视觉消失,易产生目标距离误判,造成重大损伤,因此美陆军在训练上,装备红色护目镜使用,助于适应黑暗,消除影响观测效果。

影响物体外表主要因素:

目标性质:规则轮廓物体看起来较近,不规则的轮廓看起来则较远,受物体颜色影响,鲜明的对比目标看起来较近,只露出部分目标则较远。

地形性质:若沿著地形轮廓则目标显得较远,或于平坦地形容易发觉目标则显得较近,另外若由高处往低处观察,目标显得较远,由低处往高处观察,目标显得较近。

亮度:目标看得越清楚,看起来较近,若太阳在观测手后方,目标显得较近,当太阳在目标后方,目标则显得较远。

追踪子弹易产生反狙击之效果:美陆军现行测试追踪子弹,若狙击手及观测手观测,须同时完成多个辅助射击阵地、替身假人,混淆敌人观察重点,利用追踪子弹不会辨识「真人」或「假人」的弱点,达成作战目的,反之,当射击阵地遭对方反觇,再精良的伪装也余事无补,因应狙击枪追踪子弹特性,当射手已锁定你,随著狙击枪装有雷射指示器,子弹击发后依雷射方向飞向目标;另具有隐伏性,射击命中率高,除影响部队推进速度外,更会造成敌方心理上的恐惧,而未来追踪子弹将大幅提升命中率,符合弹无虚发的要求,对作战影响更加深远与巨大,应尽早做好心理上准备与实体的防护作为。 (如图十二)

图十二:狙击组渗透潜伏示意图


捌、效益策进作法

经由这次年度狙击手机动协训,美陆军在于训练上的严谨度可供我方学习与参考,对未来狙击手课程设计上有很大实质效益,作法参考如下。

单位重视重于一切:

104年度狙击手鉴测成效验收,特战部队成绩垫底、陆战队成绩也不好;105年度特战部队第1、陆战队第2,虽然成绩没有很大落差,但是竞争就是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单位越重视狙击手压力就越大,当单位给的压力超过了鉴测时的压力,或者超过了战场上敌人给的压力,狙击手自然训练精良成绩优异,在战场上定能达成各项困难的任务,所以单位一定要重视,提供良好训练环境与资源,谨慎选员与严格训练成效定会稳定与精实。

严格基础训练课程:

我方训练课程融合机动协训给予经验,新增压力下射击、隐现目标射击及移动目标射击,纳入射击习会教学,搭配原课程训练射击精度、稳度,增加狙击手及观测手战场抗压力。

建构实战训练环境:

经年度"国防部"、军种司令部鉴测及本部年度狙击手训练班移地训练,北、中、南地区靶场现勘测评所见,依轻、重型狙击枪最大及有效射程设定训练距离,然而北部及中部靶场距离最多仅至500米,训练场地有限,最后仅有陆军南区测考训练中心大峡谷靶场及尖山靶场适合针对100米至1200米距离实施训练,也较适合实施付重行军及渗透潜伏等战术训练,惟与各作战区部队驻地距离偏远,机动频繁,易产生高风险危安,须探讨建构实战训练环境。

制作观测训练辅助器材:

现行陆军观测装备仅有传统TS71双眼望远镜,镜内具备十字丝米位刻划,可提供测距及射程装定,明显观测装备不足,装备笨重、倍率较低、携带不易,与美陆军所拥有M22、M24双目望远镜比较便差强人异,现今观测镜仅以民间45倍赏鸟专用镜使用,惟镜内无刻划,仅提供观测手观测子弹气旋位置,若实施射弹修正,以观测手自身经验判读,便影响射手射程装定及风偏修正量,直接影响射击效果及射手自信心,也是目前持续检讨采购要项之一。

重视实战专业要领传承:

美陆军因有实战经验,且境外作战为主,来台协训仅以美陆军士官长训练为主,然而因应实战经验,若训练过程中由该士官长篡拟射击习会,并以自身实战经验纳入,完成交由连长批示及采用,落实做到三信心,这是国军须加强一环,相较之下,美陆军相当重视实战专业要领传承。

狙击手与观测手默契培养:

经过实际鉴测中发现普遍观测手成绩偏低,重要原因为各级部队为求成绩,将资深人员放在射手,资浅人员放在观测手,这是错误观念,反之,将人员位置调整过来,资深人员放在观测手,因观测手须完成射弹修正,协助射手射击,倘若敌情突发情势,实施应急快速反应射击,解决目标,借由资深带领资浅,默契培养成效较佳。

观测过程严防敌方反狙击:

观测过程须使用伪装技巧,最常见为吉利服,配合现地进行伪装,称为渗透潜伏训练,配合观测装备,选定一个较佳制高点或地形要点,实施狙杀任务,做好适当伪装,所谓「看不到不打」,不轻易射击暴露自身位置,选择多重预备、辅助射击阵地,配合假人替身扰乱敌方,便能严防敌方反狙击。

降低调职频率累积训练成果:

狙击专长及晋任须畅通,作适当人员规划及受训,减低为调占高缺产生须至不同专长连队调占高缺,导致人员呈现稳定流失状态,训练狙击手不易,须由特等射手结训,进入狙击手训练班结训,始可成为狙击手,建立人才管制名册列管,减少不必要人员调整,以增加训练成果,增加狙击战力。

落实训练评鉴考核制度:

为求团体荣誉,将年度「鉴测」,改为「竞赛」,以各军种实施竞赛,将奖励制度纳入,提升部队训练诱因,并将军种个人成绩列为评比,如同棒球竞赛中的「MVP」,或是「新人奖」等奖项,达到训测效果,将奖项纳入人事作业运用,以利提升训练评鉴考核制度。


玖、结语

「滴水穿石不在力猛,而在有恒」狙击训练即在恒心;完美的狙击作战,须有精良狙击手及观测手搭配,以提升战场狙杀能力,而作战成败在于观测手训练精良与否,狙击手射击除个人稳健、精准能力外,须有精明的观测手诱导与应变,担任观测手并以资深人员担任,肩负弹著修正、目标分配及指示、测距等,战场上瞬息万变,年度与美陆军参与协训借由协训过程充分了解观测手的重要性,借由协训过程学习观测手训练精华,并将作战宝贵经验纳入教学内容,未来战场上狙击目标在选择上更有弹性,步兵部队将来狙击与反狙击都会面临新的挑战,应尽早做好心理与训练之准备,能在作战时发挥预期效能。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