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罗伯特·怀斯曾这样评价他这位同行:「奥逊·威尔斯——是我遇见过的,最接近上帝的人。」

18个月,被心理学家判断为天才;20岁以前,游历过欧洲、南美洲、亚洲(包括中国)的很多国家。

在其天才的一生中,其闪光点不仅是作为导演的奥逊·威尔斯。

他曾因播报《星球大战》引起民众惊慌;他曾做电视台主持人赋予旅游节目不俗的文化品位;他还是专栏作家、政治客、流浪画家、斗牛士。

「弱水三千」,天才怎么舍得「只取一瓢」?

广播员

三十年代,电视机还没有称霸客厅,美国人更习惯在收音机前收听音乐、新闻。

那时候最流行的广播节目是《蔡斯和桑伯恩时间》。

一位年轻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奥逊·威尔斯想,这个老牌节目听众应该听点新鲜的!(也就是,想挖走听众)

▲图右为广播员奥逊·威尔斯

于是,就有了这一设计:

1938年10月30日20时,解说员通过广播电台宣布「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及其附属电台将要播出由奥森·威尔斯主持的《世界大战》。」

随后,威尔斯开始导入新闻直播模式:

「我们现在知道,20世纪初,地球被智慧生物密切监视著,它们比人类更为先进。」

之后,一则气象预报插了进来,紧接著播放起了音乐。

不一会儿,音乐突然被打断,一个特别公告宣布:

芝加哥詹宁斯山天文台的教授报告,观测到了火星上的爆炸。

音乐再度响起,没多久,又突然停了下来。

此刻新闻更新为,对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天文台天文学家——理查德·皮尔逊的采访。

结果无数听众都以为灾难正在发生。

这则以假乱真的「新闻」,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威尔斯向记者解释,「外星人攻占地球」事件

主持人

50年代,英国电视台ITV曾将威尔斯招致麾下,为他量身定制一档26集旅游节目。

▲就是这档《与奥森·威尔斯一起环游世界》

节目中,威尔斯现身巴黎街头、马德里斗牛场、巴斯克球场……

他化身文化导游,所到之处,或与文化名人一起就时下热议话题交锋,或展现当地民俗风情。

作为主持人的威尔斯,还顺带发挥了摄影天赋:

威尔斯总是在节目开场时说「让我们将摄像机拿开一分钟吧」,然后加入用他自己的手持移动摄影机拍摄的镜头;

或者在拍摄受访者的镜头中,加入他自己的肩膀与耳朵的构图方式(相当于过肩镜头),以模拟与观众的眼神交流。

类似的「发明」还包括:同步录音、外景拍摄、手持镜头模拟颠簸的飞机。

导演

广播员、主持人还只是威尔斯众在多职业中的一种选择。

这个早慧的天才精通钢琴、绘画、表演;

9岁开始的周游列国,之后拒绝进入大学;

曾只身前往爱尔兰,立志想做流浪画家;

也曾到过西班牙,为写惊悚小说寻找灵感,却误打误撞做了斗牛士。

再次回到美国后,组建了水星剧团,小有名气。

▲那时候的威尔斯风华正茂,生活有无数种可能,任君选择

他选了电影。

一次,年长的工作伙伴约翰·豪斯曼问他:

「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要所有的东西。」威尔斯大笑。

「你说点实际的吧。」

「那么我想要整个好莱坞!」

这次,威尔斯没笑。


一般来说,后续作品都要逊色于前一部作品。前一部作品越是优秀后续越是难以超越。例子太多了,只能举例后续超越,或者不逊色于前作的《指环王》《黑客帝国》还有《素鸡》系列等等褒贬不一。但是仅限于这一类型电影。《公民凯恩》本身故事性强,而且故事本身又很深刻,续集想要超越前作,口碑上难,评分上难,票房上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