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微信版详见:噫,陈思诚!

「猜我今天会说大猪蹄子吗?」


夏BB说今年是最可怕的「春节档」,此言不虚:短短一周,宛如风云,变幻莫测啊!

比如在对手大起大落中稳步上升的《唐人街探案2》

大年初一,《捉妖记2》就以强大的优势领跑全局,不论是票房占比还是上座率,都有成为2018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的劲头。

《唐探2》在上映前只跑了路演,没有像《捉妖记2》那样花大钱投广告,也没像《西游记女儿国》那样开点映场捞钱。

但就是这样一部「安静如鸡」的电影,在大年初三强势反超,在大年初五以微弱优势挤掉了《捉妖记2》,荣登春节档冠军。

同样作为当年现象级贺岁电影的续集,同样主创团队的身上都出现了现象级丑闻,观众对于《唐探2》的要求其实比《捉妖记2》严格得多。

毕竟《捉妖记2》里面只有一顶绿帽子,而《唐探2》里面有两顶。

王宝强的离婚风波差不多已经结束,白百何的点点滴滴也不再有人提起,陈思诚则不同。

黑陈思诚,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令人意外的是,很多观众的正义之心开始动摇:丫丫没有离婚,可能真的因为陈思诚有才华。

对于小十君来说,《唐探2》的票房就算挤掉了《战狼2》,陈思诚在我心里也是一块卤得油光水滑的大猪蹄子(笑)。

贺岁档电影走到今天,已经需要另开一条标准进行评价,毕竟每年就过一次年。带著这样一层心理去看电影,总会给予一丝同情分。

所以,春节期间上映的高票房电影,还真不一定是好电影。

那《唐人街探案2》是好电影吗?

这个问题我们先搁置,我们先来聊聊陈思诚

陈思诚用一种商人式的精明,将所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最大利益化计算,端出了一盘肥厚相间、恰到好处的红烧五花肉。

《唐探2》的成绩很耀眼,票房已过20亿,锁定本年度的票房前十没问题,虽然导演自己并不满意。

票房开门红,陈思诚也在今天迎来了40岁的生日,这也是一个让我疑惑了很多年的事实:陈思诚居然是双鱼座?

大家都说双鱼座忧愁善感,多情花心(笑),但我们双鱼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脑洞大。

所以很多天马行空的优秀导演都是双鱼座,什么温子仁啊,吕克·贝松啊,泽维尔·多兰啊,娄烨啊……

但是!同样作为双鱼座,陈思诚跟这些人的画风总觉得差别有点大……

不过也没关系,反正我们追求的是深水生物多样性。

既然《唐探2》的作案手法和破案关键是来自中国古代的道家和风水,那小十君也索性见招拆招,陈门弄斧,用星座的相关内容来推理一下:

为什么佟丽娅就是不跟陈思诚离婚?为什么《唐探2》能反超?为什么陈思诚能让人「终于颜值,毁于人品」,最后却「陷于才华」

终于颜值?毁于人品?

这两个特点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对于他的颜值,我没什么好说的。

但早年的陈思诚并没有这么厚重的油腻感,充其量就是有点村,很适合去代言海澜之家的那种。

其实作为演员的陈思诚,戏路要比我们想像中的宽得多。

《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的他是被掰弯后犹豫不决的罗海涛,《士兵突击》中的他是稍显虚荣但情商颇高的士兵成才,电视剧版《北京爱情故事》里面的他是爱上兄弟女人的富二代……

▲噫……

几个角色虽然差别挺大,但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精明、自信和自恋

说来你们可能不信,这也是平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双鱼座的隐形人格。你们之所以觉察不到,其实都是我们装的。

陈思诚在做演员的时候,可能是稍微在角色中灌注了一点本色元素。在他成为导演和编剧之后,就将这三个元素充分杂糅进了每一部作品中。

比如刘昊然出演的秦风,自信,自恋,高智商,有魅力的形象,在我看来就是陈思诚对于自己内在形象的投射,哪怕他说自己最想出演的是妻夫木聪的角色。

如果说大部分双鱼座会将这种不太招人待见的性格隐藏起来,陈思诚则是精明本精,将自恋写在了脸上,将骄傲揉进了作品里。

他是一位个人特色非常明显的新人导演。

在陈思诚的电影世界里,他就是完全掌握话语权的人,而这也是「唐探」系列成功的秘诀:陈思诚具有成为一个好导演的条件

但个人性格过多投射在作品中,一旦把握不好,也会变成致命缺陷。

《唐探1》是陈思诚在侦探片领域的第一次试水,虽然搞得很像侦探版的《泰囧》,但能看出来他要打造一个「唐探」宇宙的野心。

第一部里面的笑点与推理的结合,现在看起来也很惊艳。本格推理的部分又杂糅进了惊悚的戏份,反转令人心惊但不刻意,还为张子枫提供了一个可以吹十年的微笑。

到了《唐探2》,陈思诚放开了一点手脚,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玩得更欢脱,人也更多,案子也更复杂。

自称长篇叙事最拿手的他,费尽心机在两个小时内让我们看到了限定版的红内裤王宝宝、白斩鸡一样的刘DD以及各种不能剧透的场景。

好笑是好笑的,但这些五花八门的笑点与第一部相比,存在变得不太合理。

比如三位女装大佬的存在只是为了搞笑而搞笑,机车大佬和王宝宝的师傅踏著五彩祥云赶来救场令人摸不著头脑,初音绿kiko小姐姐全程开天眼……

陈思诚这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博君一笑

观众确实都笑了,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好。

可这造成了整部电影的推理部分非常薄弱,根本经不起推敲,这让很多被《唐探1》吸引来的推理爱好者非常失望。

至于「记忆迷宫」是致敬还是抄袭了《神探夏洛克》,主要剧情是致敬还是抄袭了《双瞳》,恐怕又是一场舆论拉锯战。

但这次推理的主要框架并不重要,因为《唐探2》的作用只是作为一部超长预告片,引出《唐探3》。

而且上面说的毛病,都被陈思诚巧妙地逃脱了,甚至霉霉官方diss他们没买 Welcome to New York 的版权都被他们拿出证据打了脸。

再加上「大过年的」这种全民放松的心态,正面杠的对手又不太行,对比之下《唐探2》的毛病简直不是毛病。

看到了吗,这就是作为一个导演精明能力的正确运用方式。

但陈思诚以及他的隐形编剧团队的精明,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例如,侦探团中有一个身穿阿根廷10号球服的侏儒,暗指谁是小矮子,看球的人心知肚明。

其他球队的球迷也许会乐呵一声,不看球的观众,根本get不到这个笑点,但对于正主的球迷来说,这个笑点就非常低级。

至于最后「宣示主权」的彩蛋,更是在很多本来看完电影心情还不错的观众嘴里投喂一把变味狗粮。

精明是他的武器,自恋是他的盔甲,武器指向何方,盔甲能不能保护到他,那就得看陈思诚的才华,能不能驾驭得了他的骄傲了。

陷于才华还是限于才华?

现在陈思诚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到底有没有才华。

星相命理中有一个说法,双鱼座的人经常会出现一种神秘的状态,让人琢磨不透

这个特点用在陈导演身上简直太适合了。当年看完《北爱》电影版的时候,内心有一万只小拳拳想捶人:陈导你也太自恋了!

看完《唐探1》时我的内心又有点动摇:老陈看起来还不错啊,这电影拍得666。

等到了《唐探2》,我开始正视陈导的内在美:他的才气就像水,盛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状。

他有才华吗?我认为有的。

他执导的电影在场面调度、动作设计等方面,作为一个新人导演他的完成度确实很高。

尤其是《唐探2》,花重金封锁了第五大道实景拍摄而不是用绿幕抠图,这点就很值得佩服。

而且陈思诚在选角方面非常厉害,为王宝强量身打造了唐仁,发掘了肖央身上的喜剧天分,《北爱》时期从万千少年中挑选出了刘昊然……这些都充分显示了陈思诚作为导演的执行力。

但他的能力是与他的小家子气结合在一起的,不够大格局。

比如,之所以说《唐探2》是一部加长预告片,因为它的故事结构基本与《唐探1》脱节,像肖央前后演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

可如果想打造一个系统宇宙,前后剧情割裂是一个很致命的硬伤。

陈思诚的灵感来源,是通过大量观看电影和在实地拍摄过程中吸取经验,现学现卖是他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不足。

但他个人的「不要脸」精神、勇于尝试的拼劲和非常适合做导演的精气神,弥补了他格局上的短小。

据说《唐探3》中,第一部的张子枫会回归,第二部中皮蛋Q的身份未揭晓,也算是为第三部她的出现埋了伏笔。

甚至还有消息说,潘粤明也会回归,出演一位斯文变态。

但是那条微博后来被删除了,真实性未知,如果是真的,格局也算圆了回来。

可以确定的是,下一部将是一种「泛亚洲」的新面貌,陈导还想请一些韩国演员合作,什么河正宇宋康昊……

虽然我觉得可能性基本是零,但这个想法很大胆,脑洞很双鱼,能看出陈思诚想在中国电影里为自己立一面旗帜的努力。

也许第三部会揭晓Q的身份,贯穿前两部的埃勒里·奎因也许跟Q有关,我猜会在肖央、张子枫和也许出演的潘粤明中诞生。

如果玩得更脱,Q也许就是秦风!谁让宋义抛下一句让人浮想联翩的「别凝视深渊太久」就跑路了呢?

希望下一部能回归到推理破案的主线上,王宝宝的搞笑戏份可以稍微少一点,他奇怪的口音配上多动症一样的刻意搞笑,看久了真的挺累的。

所以《唐探2》是一部好电影吗?陈思诚有才华吗?

你可能不喜欢我的回答,但目前看来:是的,有的

看电影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要把人和他的作品分开对待。

陈思诚说过,「你是什么样的人,都能通过你的电影看出来」。在《北爱》里我看到了他的自恋,在「唐探」系列中我看到了自信和骄傲。

接下来能看到什么?

噫,相当期待。

PS:本文中有关双鱼座的部分为本双鱼的脑洞大开,还有我们暂时不接受星座占卜业务哦,嘻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