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入冬以来强烈冷气团一一袭台,使得全台湾垄罩在低温下,这段时间里JK好友、亲戚,一位一位地离开了,每场的宴会终会有离席的时候,端看该如何看待这离别,而JK在这时间看见了人生的无常,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有其功课要去完成它圆满它,不管是好坏;人生中无常不时在身边环伺著,如果说到了哪一天当自己要从人生舞台谢幕时,当下的心境要如何地看待呢?

在我的认知里,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亡,生命的原像一经揭露,就是自然界的生灭定律,生命的了悟来自于死亡的觉醒,可汲释生的智慧,故帮助临终亲人面对死亡,进而客服或减轻其面对死亡事实时的心理反应,同时也就是帮助自己证悟生命的意义,在心理学上关于死亡的恐惧,可以归纳为下列:

1. 对未知的感到害怕:死亡到底是甚么东东?滋味是甚么?人死亡后到哪里去?甚至害怕提及死亡。

2. 对于这一生感到失落:生命里所有的、值得珍惜的人、事、物,在死亡时都会全部消失,小朋友面对死亡时,有时候反而比大人容易。 因为小孩子没有那么多可以失落。

3. 对于分离感到害怕:如果是非常想要「抓住」什么的人、非常「黏」的人、舍不得的人,其分离的恐惧将会更大。

4. 对于死亡的情形或是过程感到害怕:生时对死亡时形情的了解来自于各式媒体,害怕在死亡的过程中会相当挣扎而且很痛苦。

5. 未了的心愿及来不及补救的事感到遗憾:"如果还有明天"中的一段歌词:"如果还有明天,我要怎样妆扮我的脸",对于自己无法完成过去想做的事而感到懊悔,现在即使想要做,可是在没有明天、也没办法说再见的情形下,当然是怀著哀伤和遗憾而离开。

有句话说"死者已矣",对于死者本身,家属亲人的心理建设与调适更是显得较为重要的;若能够有专业人员适当的介入咨商与辅导对于家属或是使濒死的亲人能够坦然的、无憾的而且有尊严的走完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程,相信这也是濒死的亲人及其家属所期待的。

在宗教说法里,死亡会经过所谓的中阴身的时期,这段时间里佛教认为人的死亡如龟脱壳,是一种相当缓慢的过程,"真正的死亡"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是呼吸、心跳没有了就是死亡。佛教认为肉身是神识用以表达欲望的工具,当肉身出问题以至无法再表达神识的欲望时,神识就会脱离肉身,此人才真正死亡;医学上所称的死亡一般是瞳孔放大,脑波消失,心跳停止,呼吸断绝,佛教认为只是眼根、意根、身根等败坏的现象而已,不是真正死亡。

在经典中记载,中阴身会经过所谓的五大分解情形,"五大"是五种功能,它们是由"自心"起妄想执著而成的,其名称为: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及空大。地大有坚固、质碍的性质,肉身中 的骨、肉、鼻根与香尘都有地大的性质,它们都是地大的表相。水大有湿润的特性,肉身中的血液、体液、舌及味尘皆属水大。火大有冷热、颜色之性质,故人之体温,眼及色尘属火大。风大有流动、转动之性质,故人之呼吸、身的动作及触尘属风大。空大有空旷之性质,故人身体之腔穴,如心脏、肺脏等属空大;一般人濒临死亡时会有"死相现前"之状,就是五感逐渐消失也就是五根的消失。例如看东西只见到大的轮廓眼前所见逐渐黑暗,细部已辨识不清。耳朵只听到声音,渐渐无法听清础是谁在说话或说什么话。舌头也失去辨别什么味道的能力。同时身体对冷热的感觉也渐不清础,不知外面是冷是热,这些都是死相现前的征状,再来进入五大分解:

地大分解:肉身会出现全身无力、沈重、眼皮张不开、无法坐起等与地大有关的现象

水大分解:肉身会发生各种"液体失控"之现象:如流口水、流鼻水、尿失禁、眼干、舌燥、口渴、抽筋发抖等现象

火大分解:肉身会有体温下降现象,手脚冰冷,气息温度下降,且头顶会冒热气

风大分解:呼吸出现沈重、困难、短促无力的现象,最后全身不动,呼吸也停止了

空大分解:当空大分解后,肉体便全面崩溃,生命即将进入意识层面,会伴随刺耳的千雷巨响。此时,将置身于一种极为黑暗,并丧失感官上的知觉

中阴身的时期存在的时间最长可达四十九天之久,每七天为一期,每隔七日就会重演一次死亡经验,故一般佛教徒或神道教徒都很重视"作七",中阴身在前二十一天对前生的记忆尚很清础,其身体形状也与生前相似,这时便会有了神通,然后过去生的习气逐渐回到亡者神识上,中阴身的业障逐渐增加,神通也不再有,且烦恼增强,最后终因为自心业力所牵引。

在神识离开了色身走过中阴身的时期有的会进入转世投胎有的就会来到灵界,在要往灵界这段过程中因一时无法适应会先待在一个空间里,在那里会跟生前很类似,且通常都会有指导灵会在旁协助,让您能快速地适应;且在这空间里对于世间的一切将会渐渐的淡忘掉,为了进入灵界做准备,在灵界空间里有的会因有些人生功课尚未完成将会在进入一个新的轮回中学习。

我本身认为无常应以佛陀2600年前所教导正念来面对,看见心的作用以中道来面对亲人的过往,进而能够明心见性(JK的解读是明白自心、看见佛性),时时做好准备迎接自身无常的到来,并以正念来面对走过中阴身,灵修人应要结合宗教,不论是佛、道,或是其他正规宗教信仰,了悟生命对于本身在灵修上心性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而不是在于一昧于神通上的追求。

点起心灯照亮心性  

photo by inter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