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大致提了三個主要的主張:

1. 知行合一

2. 心物一體,心理一體

3. 致良知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最出名的口號之一,其內容是說:一個道理,你如果明白,那一定能做出來。如果做不出來,那一定是不明白。好比孝道,你不能說你明白孝順的道理,但是做不到孝順父母,這隻能說明你不明白孝順的道理。所以知和行本來就是一件事情。

跟知行合一對立的觀點有:先知後行論(先學習後實踐),知行並重論(學習和實踐的結合),等等。再比如一些耳熟能詳的名言,「非知之難,行之惟艱」,這些也是被王陽明所批判的。因為他們把「知」和「行」割裂來看待了。所以「知行合一」新異而獨創的地方在於,王陽明認為知行本來就是一件事,所以無論是先學習後實踐的觀點,還是強調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觀點,都是錯誤的。要想學習一個道理,那就去實踐它。當你實踐成功了,同時纔是真正學到了這個道理。

知行合一分三層意思:

(i).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要(是)未知。 (如上文的孝道的例子,再如「知飢知寒」必須是自己感受到了飢和寒,然後才知飢知寒。)

(ii).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說的是知行相輔相成,有了知的「意」,才能去行。完成了「行」,整個「知」的過程纔算成功)

(iii). 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行本是說同一間事情,分開來說是為了相互映照,而不是為了當做兩件事區隔開來)

知行合一的道理現在看來真的也很振聾發聵。無論是去實踐道德,去實踐科學,還是去實踐社會組織關係,知行合一的道理都是適用而有裨益的。

心物一體,心理一體:

這是王陽明在近現代最飽受爭議的一點,因為體現了唯心主義。但是這句話又不像表面上想的那麼簡單。解釋起來也很費勁。

首先從生理上說,身體的統帥是心,視聽聞動都是受心的指揮的。心之所發為「意」。「意」就好比是具體的心裡活動,心裡意念。物是指具體事物,當一件事情,或者事物(主要是指事情),當你不去對它發「意」的時候,這件事情就跟你沒有產生關係。好比有人去偷了個東西,要是你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沒去想,你的心就沒有發「意」在這件事上,這件事對你的心就沒有產生任何迴響。當你去思考這件事的時候,這件事就跟你的心產生交互了(「意之所涉為物」)。這大概就是心物一體的意思。

心理一體就相對好解釋了。理是道德的道理的意思。道德的道理在哪?在事物裡面嗎?還是在心理?當然是在心理了。看到有人落井,行人就有想去救的想法,這種道德的道理是具備在人的心裡的,而不是在事情上的。王陽明的心理一體的說法主要是為了反駁朱熹的「格物」的說法。因為朱熹認為道理到身外,在世間萬物上,所以要去「格物」。而王陽明對於「格物致知」更有自己的一套解釋。所以心理一體的道理要想解釋清楚,必須要從「致良知」上說起。

仔細看來,心物一體可以算作是知行合一的哲學基礎,因為心物一體,所以要得真知,就必須要去具體事物上求。好比有人偷了東西,你要不去思考這件事,就沒有道德收穫,思考了纔有收穫。

致良知:

這個問題說起來很複雜。要先從《大學》裡面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說起。

中國的儒學的終極目的是幫助人做聖人。聖人即道德完美的人。所以儒學的終極目的在於幫助人實踐道德,進而做出社會貢獻。所以《大學》裡面的後面半段很好理解,修齊治平,講的是一個人首先實現個人素質的提升(修身),然後就可以試著去管理一個小型團隊(齊家),接著是中型團隊(治國),最後是大型團隊(平天下)。邏輯上層層遞進。但是關鍵問題是如何實現個人素質的提升(道德實踐),所有的文章都是前半句(格致誠正)。

王陽明認為,首先心是一切生理活動的統帥。修身的關鍵在於正心。心本身是無善無惡的,只是統帥著一切心理和身體的活動。

心之所發為「意」。意就有好有壞了。相當於人有時候會有好的念頭,有時候又會有壞的念頭(私心呀之類的)。所以正心誠意的關鍵是在於誠意。

然後是「致知」,這就是王陽明的獨創了。所謂致知,就是致良知的意思。「知」就是「良知」。人的良知是本身就知道對錯的,是本身就能明辨是非的。可以結合性善論的觀點來理解這一點。所以當一個人產生了壞的「意」,這個人的良知本身就是知道的。所以正心誠意的方法在於要去「致良知」。用良知去審視,去響應自己的良知,去努力達到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這就是誠意正心的法門。所有的功夫都在一個「致」上。

格物:格是「正」的意思,物是指事物。所以格物就是去親自實踐事情。把每一件事情都做正確了以後,自然就實現了「致良知」了。可以看出這個也是跟「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相呼應的。

王陽明後來總結了四句話來概括這個觀點(王門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