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曰:人之為學者,心與理而已。心雖主乎一身,實管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實不外乎一人之心。」出自王陽明《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是一個王陽明所反對的觀點。「是其一分一合之間,而未免已啟學者心,、理為二之弊。此後世所以有專求本心,遂遺物理之患,正有不知心即理也。」

王陽明認為朱熹把心、理分開講本來就是有違「心即理」的,但是朱熹的這句話是否已有一點心學的特徵?(「實不外乎一人之心」),或者說心管天下之理是朱熹強調格物致知的另一種表達?另外,這句話的出處,是否只有王陽明《傳習錄》?朱熹的作品裡是否有提到?如果有,希望可以貼出原文,謝謝!


謝邀。

我覺得一個人的修為境界以及思想,要分很多階段。從《朱子晚年定論》來看,暫且不論是否真的晚年,其體悟中已有心即理的影子。為什麼陽明反對心與理,而專提心即理,因有時代特徵的要求。正如孟子在楊墨當道時,發出「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世風已走到這步,後儒學習已逐步偏離本旨,需要重新對學風進行糾正,這是陽明提出心即理的一大時代形式所趨,同樣是「予不得已也」。

再者,從朱子解《大學》來看,且不論其解是否在其修為達到最高峰時所做,確實有支離的弊病,他將心與理拆開修習,造成一批學者專在物理上追求,以為多背誦知識,慢慢會透徹天理,會達道。如此一方面造就了一批無德卻專業知識優秀,另一方面耽誤了有德而不知入手處,一味地拼求知識缺乏頭腦的實誠人士。

而心即理(知行合一)的提出,他是將有宋以來儒者理氣分殊之弊徹底打通,解決了技術上或學術上或理論上的難題。用喜歡搞學術的人之話來說,他是有劃時代的意義。

不過在下,一般很不願回答這類問題,修學畢竟是為了解決自己心靈的茫然,而非搞學術研究,當然我不反對真正的專業人士研究學術,術業有專攻嘛。

學貴為己!

再次感謝。


謝邀。

陽明先生之所以反駁晦庵的觀點,是因為先生教化是因人而異的。先生不希望晦庵會把心與理分開,從而又走了歪路。先生之所以不認同朱熹的說法,就是因為朱熹的學說,容易讓初學者把心、理分成了兩件事物來學習,最終走了歪路。

先生強調說心即理,就是對朱熹學說的補充修正,以免後世學者誤入歧途。

心與理,只是同一個東西的不同表達,表達這個東西所處的階段。例如吃飯,也有很多個步驟,拿起筷子、捧起碗、扒飯.....但這些步驟,離不開進食是為了生存的事實。明白了核心,就算把步驟變換一下,實際上也是達到相同的效果,例如直接用手抓著吃。

所以實際上明白了心即理,哪怕把心與理分開來講,也並無關係。


這就像行為的分割 心即理也

用你的心來感受,了解,運用萬物運行之理


人之為學者,心與理而已。心雖主乎一身,實管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實不外乎一人之心。

這句話本身已經闡釋了其內涵。

建議看看《古代漢語》,古文基礎好了,這些句子基本就等同於白話文了,意思自然明了。


人們所學到的東西,就是做事情的原則和具體做事情的方法,做事情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獨特的原則,高尚的原則使人做出偉大的事業,卑劣的原則讓人壞事做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