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真實性百分之百,關鍵是要搞清楚,「龍場悟道」到底悟出了什麼東西。

簡而言之,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結果是,實現了儒家士人的行道方式,由「得君行道」向「覺民行道」的轉向。

什麼叫「得君行道」?

儒家思想,本質上是一套政*治哲學,目標是想建立一個合理的人間秩序。所謂的修身養性,只是儒家士人自我修鍊的工夫,修鍊的目的和成效,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建立秩序。這也就是《大學》裡面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問題在於,要建立合理的人間秩序,需要掌握權力,而儒家士人本身是沒有權力的,權力在統治者手中(先秦是君主,秦以後是皇帝)。(唯一的例外,可能是王莽,王莽可能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掌握了權力的儒生,可惜他是個書獃子。)所以傳統儒家士人的行道方式,是用自己的理論去說服君主,希望君主按照自己的理論去改善乃至於重建人間秩序。

這種方式,就叫做「得君行道」,孔子、孟子、董仲舒、王安石、朱熹都是這麼乾的。

但問題是,「得君行道」這種方式,太不可控,實現的可能極其偶然,失敗率卻很高。孔子、孟子、朱熹全都失敗,董仲舒是「表面成功,實質失敗」(用韓非的話來說,漢武帝對董仲舒是「陽用其言,而陰棄其人)。王安石的情況比較特殊,在朱熹、陸九淵等理學家看來,王安石屬於「得君而未行道」,雖然王安石取得了宋神宗的高度信任,幾乎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但是因為王安石自身學術不正(理學家認為,所謂的「荊公新學」不是純粹的儒家之道,而是摻雜了太多法家乃至於佛道兩家的「雜質」),導致他浪費了跟宋神宗千載一時的大好機會,不但變法的路線錯了,而且在神宗死後,變法立即被廢除。

宋朝理學家對「得君行道」的成效,曾經進行過總結。

朱熹在跟陳亮的」王霸之辯」中發牢騷說:「千五百年來,周公孔子之道,未嘗一日行於天地之間」。這等於說,從孔子死後一直到宋朝,人間秩序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孔子之後的儒家士人一直未能改變這種局面,都在做無用功。朱熹的精神導師程頤更加「偏激」,在悼念乃兄程顥的祭文中,程頤寫到「周公死而道不行,孟軻死而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政;學不傳,千載無真儒。」這等於把周公死後一直到宋朝的政治秩序合理性一筆抹煞,而且把孟子以後的儒家士人集體開除了「教籍」(千載無真儒)。

程頤和朱熹雖然如此激憤,但是他們對「得君行道」這種方式,並沒有產生根本懷疑,反而因為王安石變法這個「近代史」案例,更加激發了他們對「得君行道」的信心。所以他們一邊羨慕王安石能夠遇到宋神宗的好運氣,一邊嚴厲批判王安石「學術駁雜不純」,幻想如果遇到宋神宗的是自己,合理的人間秩序早就建立起來了。

所以程朱一生的主要精力,是致力於建立一套完善的純粹儒家的社會改革方案,為「得君行道」做理論準備,結果就是程朱理學。

程頤和朱熹之所以能抱有「得君行道」的幻想,跟宋朝寬鬆的政治文化氛圍有很大關係,宋朝皇帝承認自己是「與士大夫共天下」,所以宋朝士大夫的政治參與度很高,發揮空間也大。即便如此,程頤和朱熹,一個長年被流放,一個被政府打成「偽學」,差點不得善終。

明朝的政治環境和政治生態跟宋朝截然不同,明朝皇帝把儒家士大夫當家奴,儒家士人的生存環境極其險惡。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同樣抱著「得君行道」的理想,但是很快就撞得頭破血流。他前半生最重大的一件事,莫過於因上書彈劾劉瑾,結果被廷杖,而且被發配龍場。(據學者研究,王陽明很可能是明朝被扒下褲子接受廷杖的第一個人。)

儒家祖訓,士可殺,不可辱。廷杖和發配的經歷,對王陽明來說,不僅是奇恥大辱,而且更重要的是,徹底擊碎了他有生以來深信不疑的「得君行道」的理想。

儒家和佛道兩家的根本區別是,儒家從理論上是不允許自己的信徒向不合理的人間秩序妥協的。用孟子的話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而佛道兩家則允許其信徒向現實妥協。

王陽明作為典型的儒家士人,而且理想主義色彩濃厚,他不可能佛系躺平,放棄儒家建立合理人間秩序的根本理想,可是王陽明的親身經歷告訴他,前人提出的「得君行道」,根本就行不通。

怎麼辦?

王陽明到龍場之後,曾經為自己準備了一口石棺,整天躺進去思考:「聖人處此,更有何道?」

孔子和孟子這些聖人,如果處在這種境況,如何行道?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是圍繞著這個核心問題進行的。

「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那就是,放棄「得君行道」路線,轉向「覺民行道」。

「得君行道」的理想是,說服皇帝,利用皇帝掌握的權力,自上而下發動改革,建立合理的人間秩序。

「覺民行道」則是另一種思路:天下是由廣大人民組成的,如果能夠讓儘可能多的人民覺悟,那麼合理的人間秩序,就可以自下而上建立起來。

據記載,王陽明悟道之後發表感言說:「乃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如果把皇帝也當做一個「事物」,上面這句話可以說的更明白:我現在才明白,行道所需要的權力,我自己就有,之前寄希望於利用皇帝的權力,是錯誤的。

王陽明此後一再強調,不要「務外」,不要「向外求理」,都是這個意思。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也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

在「得君行道」的模式中,知和行,是分開成兩段的。儒家士人「知」道,但是沒有權力「行」道。皇帝有權力「行」道,但是不「知」道。

而在「覺民行道」的模式中,「知」和「行」是合一的。用王陽明的話說,這是一個「先覺覺後覺,先知覺後知」的過程,每一個儒家士人都可以自己去覺悟民眾,不需要藉助任何中間環節。

我想,王陽明直到這時候,才真正明白孔子說的「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是什麼意思。

當然,王陽明的龍場悟道,除了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思考,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明朝中期的社會經濟比較發達,已經孕育出來一個相對廣闊的民間社會。這個民間社會有自身的活力和資源,並不全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而宋朝之前,社會經濟發達程度有限,朝廷掌握大部分資源,因此,要有效改善社會,就繞不開朝廷。而明朝中期的民間社會,本身就掌握很多朝廷之外的資源,這就為儒家士人提供了朝廷之外的發揮空間。

所以,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再也沒有向皇帝提出過任何諫言,即便有所陳奏,也主要是關於具體事務的內容。即使在嘉靖皇帝的「大禮議」事件中,王陽明也幾乎沒有公開發表過意見。因為他已經完全放棄了「致君堯舜上」的想法,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啟蒙普通民眾上了。

王陽明的徒子徒孫,也大量放棄科舉功名,而深入走向民間社會,其中最典型也影響最大的,就是王艮(王心齋)及其開創的泰州學派。

所謂「龍場悟道」的實質,就是如上。理解了「龍場悟道」,也就了解了心學的精髓。

最後補充一句,「得君行道」和「覺民行道」這兩種模式,都是孔子開創的。孔子周遊列國,遍謁各國君主,這是實踐「得君行道」;有教無類,弟子三千,這就是「覺民行道」。此孔子之所以為至聖也。


謝謝邀請,我不清楚題主所說的真實性指的哪方面,是悟出的道的真實性還是在龍場這個地方悟道的真實性。莊子用很多虛構的故事,表達了真實的哲理,我們不能因為莊子編織故事,不以事實為依據,就否認他哲理的正確性。

悟道需要的是機緣,機緣由時間和空間構成。王陽明於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從京城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妥妥的官二代,原本政途無限,卻瞬間跌至谷底,不僅如此,在被貶赴任途中,還面臨劉瑾的暗殺,行至海邊,面前波濤洶湧,後面死亡威脅,陽明先生上演了金蟬脫殼的計謀,營造跳海自殺的假象,毅然乘船泛海而去。蒼穹之下,大海之中,風雨飄搖的船上,坐著在命運的漩渦中掙扎的陽明先生。面對如此險境,陽明先生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泛海》:「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本來是生死攸關的逃亡,被陽明先生描繪成富有詩意的一次旅行,就像手拿著錫杖的高僧,駕著天風,在月光下飛越「海濤三萬里」,那些艱難險阻如同過眼雲煙,不曾放在心上。悟道前的陽明先生,已經擁有一顆超越常人的強大內心,悟道,還差一點機緣而已。

提到機緣,我們往往認為是向上的牽引的力量,比如金榜題名、升職加薪。殊不知,絕境也是一種機緣,正如《周易》中反覆提到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到達龍場的陽明先生,面對怎樣的絕境呢?

陽明洞

沒有房子,於是找了個山洞住下;沒有床榻,於是就地取材,讓僕人壘了石棺,睡在裡面。此時的王陽明已是心力憔悴,疾病纏身,處於生死的臨界狀態,陽明先生告訴僕人,如果第二天未能醒來,直接把石板蓋到棺材上即可。這種看似消極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實際上是一種積極,這種積極就是真實體驗,這種體驗可以叩問靈魂,激發深層次的思考,在生死的邊緣思考生死,還有比這更真實的體驗嗎?

立志做聖人的陽明先生,躺在石棺中具體想了什麼?不得而知,結果是就此悟道,我們不妨身臨其境,暢想一下。他應該想到了遠古的伏羲,伏羲一畫開天,創立八卦,開啟了人類文明智慧。他應該想到了中古的周文王,文王拘於羑里,身陷囹圄,推演八卦,演繹成64卦,探尋天地人倫之天理。他應該想到了近古的孔子,為宣揚學說,時常置於險地,50多歲開始研究《周易》,並為此撰寫文章,後稱「十翼」。三位聖人的身影及思想在陽明先生心中徘徊,64卦在陽明先生心中不斷推演,陰陽更替,世事變遷,人立於天地之間,究竟能做些什麼呢?天地萬物與人原始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便是人心的一點靈明,這點靈明,便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心即理),陽明先生頓悟到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就是龍場悟道。

「心即理」的體悟,對我們有什麼指導意義呢?我們先從概念上解讀一下,「心」即「為天地立心」,是脫離了私慾,直通天理的良知之心,世間所有的「理」,都在我這顆良知之心中。這顆心,可以通曉天理,洞察人心,知悉規律,依道而行,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通過反躬自省,叩問良知,尋求心中的天理,以應對當前的磨難,這樣的心,堅強而純粹,這顆心,可生萬物,可以營造強大而豐富的精神世界,此世界為我所有,我就是自己精神世界的王。

在洞悉陽明心學的路上,我最多也就剛剛邁進了門檻,向裡面窺視了一眼,頓覺氣勢恢宏,氣象萬千,悟道之路,沒有終點,而我僅僅是剛剛上路而已,願在這條路上可以遇到同道中人,攜手同行。


1508年,龍場悟道真實性毋庸置疑,一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與朱熹理學決裂,格物致知從此分道揚鑣。

格物致知有兩條路:第一條向內求,成就致良知;第二條向外求,成就科學技術。自1529年陽明先生去世後,內求陷入矛盾,外求日新月異。

因此,不能用真實性有多少?而是看陽明心學傳至日本後所引起的社會變革,以及技術發展取得的底蘊性成就,知行合一歷久彌新,又何嘗不是驚醒乎!


可以說是百分百,

等你悟道你就知道了,

跟地點有關係但也沒多大的關係。

就像打怪升級一樣,

境界達到一定了,

瓶頸已經快要突破了,

你可能走路悟道,

看葉子悟道,

釣魚悟道,

也可能坐著就悟道了。

至於這時候你在哪裡,

其實並不是很重要。

即使記載王陽明在茅房裡悟道,

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只會感到有意思。


突破紙面學問,直抵大道要義,悟都是這樣的。

龍場悟道不是超越,而是穿透迷霧直抵至真。

以歷史的角度,是有的人可以做的到的,不用懷疑其真實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