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有許許多多的話,不是什麼青年人必知就是什麼人生名言,我們要以什麼態度看待


背下來沒用,背得還少嗎?

克己肯定沒有放縱爽,學習肯定沒有遊戲舒服,不是你不知道克己和學習正確,而是你的慾望阻擋你做正確的事。

然而慾望也是源於經驗性的知,有此知即有此行,知行還是合一的,從來分不開,去掉這些知,良知就會以良行的方式體現出來。


要在身邊的每一件事上去歷練。理論用陽明先生的話來說只是細枝末節的東西,最重要得是「事上練」。

好比,早上不能早起,你心中已然覺得「不妥」了,那你就要立下志向,定要早起,第二天晨練,克去私慾,做到早起。


知行合一是一句口號!實現知行合一的關鍵和方法是:致良知。理由很簡單:行為受制於知見。也就是有什麼樣的見識,就會出現什麼樣的舉動。見識,是兩個概念:見,指所能看見的事物,是眼睛的更是思想的;識,指對事物的真假進行的辨別。一個很容易理解的例子:走在人行道上,眼睛正常沒有眼疾或盲瞎狀況的話,面前出現一個沒有井蓋的坑洞,我們會自然繞道而行。由為什麼會出現掉坑的情況呢?環境和身體均無異常前提下,原因只有一個:心不在焉,也就是思想瞎逛不在當下,於是有眼無珠的結果只能是掉坑,也就是說有眼睛我們也看不見。所以講格物致知的前提是正心誠意,又如何實現正心誠意呢?求真務實。因此,格物致知和正心誠意,其實處在一種相互成就的狀態。求真務實本質上就是格物致知,方法就一條:去偽存真,內外一如,無終無始。


謝邀

看見美色屬於知,喜歡美色屬於行。你一看到美色就自然喜歡他了,而不是看見後才生出心去喜歡。同樣,聞到腐臭的氣味屬於知,厭惡腐臭的氣味屬於行。當你聞到惡臭的氣味,就已經厭惡它了。而不是聞到後才生出心去厭惡它。

知而不行為未知,行而不知為無知。沒有行也就沒有知。知和行本來就是一個功夫。所為知行合一,其實是因為知行本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實;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如果領會了這一點,談到知就已經有行了,談到行,就已經有知了。

如果不明白知行合一的原因,即所謂"立言宗旨"而只去爭論為什麼不合一,又有什麼用呢?


不要背誦那些東西。看過以後在自己身上「用」才是關鍵。關鍵的關鍵去除自己的私慾


知行合一是說一個人內心的覺知與外在的行為合二為一,這是人與生俱來的特點。這無所謂你做不做得到,原本就在你身上,人天生就是知行合一的,人根本就沒有知行不合一的情況。

就好比,你內心想把左手舉起來,不可能舉起來的是右手,左手卻沒有舉起來。你內心不開心,表情也就笑不出來,就算你要假笑,那也是內心有一個要隱藏自己內心痛苦的想法。

有很多名人名言,就算一個人知道這些名言,能說出來頭頭是道,但是自己卻做不到,這就是知行不合一了嗎?不是的,因為知道的只是名言的本身,僅僅是知道表面的詞句而已。內心並沒有領悟到名言里真正的含義,從知行合一的角度來說,這是不知道,因為內心沒有覺知,還不知道,自然也就做不到,因為人生來就是知行合一。就像很多人在學校的時候,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就一定取得好成績,然而很多人並沒有努力,他知道要努力學習,但內心並沒有要努力的覺知,所以成績上不去,也就順其自然了。

怎麼判斷你是真的知道了。很簡單,那就是你內心對名言的含義有所領悟後,你的外在行為也因此有所改變,和以前有不一樣。知行合一,從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洞察一個人的內心是否有想要改變的覺悟。你可能會說,你是知道的,你很想改變,但同時內心也有很多阻力,很多顧及所以沒有行動,好,那就去好好觀照自己內心猶豫不定的因素,這就是覺知,一個人要先了解真正的自己,認識自己才會有所改變,才不容易輕易順其自然。

知行合一併不是問題的所在,難的是一個人要真的明白自己在想什麼?在猶豫什麼?在害怕什麼?為什麼輕易給自己放棄的理由?難的是辨別是非善惡的本心,難的是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你知道嗎?


陽明先生認為知行關係是兩者之間的辯證統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人的任何實踐活動都必然以人的認識作為指導,而人的任何認識都必然依賴於將認識付諸實踐後才能得到驗證。

——摘自《傳習錄》

值得注意的是,陽明先生在在和自己的弟子門人(徐愛、黃綰等)談論知行合一時,眾弟子也曾一度不理解這一觀點,並且王守仁曾多次提到,這裡的「知」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簡單的「意識、認識、觀念、想法等」,同樣「行」也不能簡單的單純的理解為我們所認為的那些所謂」行為、實踐、做法等「。並引見了《大學》中的真知、真行為眾弟子舉例。並且,在當時的文學背景之下,在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之前,已有理學大師程頤曾提出:」君子之學,必先明諸心,之所養,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而在當時,朱熹認為,知先行後,行重知輕,「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可見,程朱皆把知行給分割開來,當作兩節功夫。而王陽明作為第一個把知行統一起來的理學家,他提出:功夫即本體,將知視作為本體,那麼行的功夫也自然蘊含於其中,兩者為一體。 要知道一切事物都講究合適為宜,正所謂因地制宜正是此理。名人名言亦是如此,陽明先生當初提出「知行合一」是為了追尋世界的至高真理,因此其心性和出發點也就與我們現在的人們各有不同,故有許多地方始終百思不得其解,難以把握其精髓和要義。而反觀當下,絕大多數人去研讀這些聖人之學,大都是為了學習和領會這些聖人的智慧,用以知道自己更好地去認識事物及其本質,最終指導人們更好的生活。所以,個人私以為我們「常人」大可不必去糾結於「聖人之論」的真意。只要能夠通過自我了解學習並且結合自身生活體悟,可以把聖人之智用來指導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就足夠了。(當然,有興趣研究和探討的大神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所認為的知行合一,就是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迅速的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後立刻行動。沒錯,Just do it. 下面選取一個有趣的片段和大家共享: 門人有私錄陽明先生之言者。先生聞之,聞之曰:「聖賢教人,如醫用藥,皆因病立方,酌其虛實溫涼、陰陽內外而時時加減之。要在去病,初無定說。若拘執一方,鮮不殺人矣。今某與諸君不過各就偏蔽箴切砥礪,但能改化,即吾言已為贅疣。若遂守為成訓,他日誤己誤人,某之罪過可復追贖乎。 門人徐愛撰 譯文: 有些弟子私下記錄陽明先生的言論。先生聽說後,對他們說:「聖賢教導人們,就像醫生用藥,都是根據病情來開方子,考察病人體質的虛實溫涼、病理的陰陽內外來時時增減藥量。關鍵只在於治病,怎樣用藥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說法.如果拘泥於一種藥方,很少有不害人的。現在我同大家只不過是針對各自的毛病努力磨練,只要能夠改正,那麼我的話也只不過是無用的累贅罷了。如果你們不知變通的死守我說的話,到時候誤人誤己,我的罪過還能彌補得了嗎?

有意者歡迎點贊收藏、留言交流,大家互相學習。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今年的春天本就不夠明媚,希望不要給彼此帶來陰霾,謝謝。


與人或勢力方向相左、壓力所迫時,能不演戲、不盲從,有獨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


能用的就是好的。

可以把自己的行為往名人名言里放。能放進去的,就是知行合一,不用背了。


換個思路,通過了解對手來了解「知行合一」。所以可以看朱熹。


我想首先心要靜,靜後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後才能立志。有志才能付出努力去實現志向,志向也是心,心既理。然後致良知,不斷在事事物物上致良知,而達到在事事物物上都可以知行合一的境界


背是要背的。

沒有種子,怎麼才能種莊稼呢?


不需要,那隻會束縛你;經歷一次推倒以前堅信的三觀的磨難,你就會發現什麼特么的是特么的「知行合一」


背下來也不一定有很大用處。

但是背下來了,最起碼你在為達到知行合一這個目的上做了一些努力,或許以後能慢慢領悟到其中的一些東西。


知行合一隻是一種概念,說的是一種認知,並不是讓你去將天下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謹記在心,作為做事的準則,這種有點像朱熹的格物致知,當然朱夫子有自己的一套學問,沒有對錯,這裡不多說,這種是外求的。陽明先生的心學是內求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就是天下的道理都在吾心,不需要通過外在去索取,只需要致良知即可,那如何致良知呢?知行合一就是,陽明先生怕學生們錯誤理解心即理,養成喜靜厭動空想的毛病,知行合一就是是要放在事上練的,如果放在你說的名人名言這件事上,你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你的經歷、經驗夠豐富,這些名人名言的道理自然在你心,即使不去記它,你也是真知了;如果你的經歷、經驗不夠豐富,記住這些名人名言對你來說也毫無意義,也不算真知,那要怎麼辦呢?當然是要去事上練!所以年輕人要做的,不是記這些沒用的,就要致良知,秉著良知,去社會上多歷練自己的才幹,豐富自己的感受,為國為民,也即是真的知行合一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