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水肿男甩掉20公斤 靠「参与治疗」和饮食调整
▲透过「病患参与治疗」和饮食调整,中医大新竹附医肾脏科主任杨雅斐(右)成功让水肿的竹科工程师甩掉20公斤。(图/中医大新竹附医提供)

45岁郭姓竹科工程师因为糖尿病高血压没控制,并发肾病变而有严重蛋白尿及第四期肾衰竭造成水肿,几个月内从体重由80飙升到100多公斤,严重气喘、肺部积水,「一个月无法躺著睡觉,都是坐著睡。」

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肾脏科主任杨雅斐透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花了一个月让患者体重掉了20公斤,找回发病前的健康。

杨雅斐表示,除了给予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卫教「病患参与治疗」,改变郭姓工程师的生活模式,限制患者水分摄取,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恢复病发前的体重,现在不但没有水肿、肺部没积水、也可以一觉到天亮,郭姓工程师非常感谢杨主任「终于可以好吃好睡。」

▲中医大新竹附医肾脏科主任杨雅斐提醒,水肿是身体的警告,应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图/中医大新竹附医提供)

杨雅斐说,慢性肾病是长期的问题,照护的一环很重要的是患者「必须」参与治疗,不是医师开开药,什么都不用管就可以;所以她都会跟患者卫教,像是他要求郭姓工程师每天限制饮水1000c.c.,不要大口喝水,吃药也只搭配50cc到100cc的水。

另外,在食物中的水分也要注意,喝汤,饮料都是水的来源,水果中很多的隐藏版水分,如西瓜,莲雾重量八九成都是水,也不能吃太多;饮食调整加上药物治疗,经过一个多月,郭姓患者成功摆脱气喘、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杨雅斐指出,水肿是在组织内或浆膜腔内出现异常的液体堆积,不一定就是肾脏病引起的,而肾脏病也不一定会有水肿;举凡心脏病、肝脏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下肢循环不佳都有可能造成水肿;常用的高血压及糖尿病药物有些也有水肿的副作用。

杨雅斐说,但水肿的出现,也不必视它为洪水猛兽或世界末日,它是身体的一种表征,会对身体健康做出适当的警告;当注意到有水肿问题可以找医师检查确知病因,及早处理,千万不要拖到都没法走路睡觉才求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