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橙心筹、轻松等、水滴筹等等「互联网慈善救助平台」快速发展,人们获取发布慈善信息的途径从局限于有资质的传统慈善组织发布的信息发展为在网路平台里直接接触到一些发起个人救助的遭受灾害的朋友,并进行给予帮助,这种个人救助模式,与公开募捐等形式不同,个人救助可由需帮助者个人发起,发起后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始传播求助信息,获得社会各界的帮助。

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标志著我国慈善事业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按照慈善法规定,个人求助不在慈善法规制的范围内,慈善法规定,个人可以在媒体以及其他信息平台上发布求助信息,作为发布方则应承担履行相应责任。此规定的实施,让个人求助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除了政策的推进外,以橙心筹、水滴筹、轻松筹等为代表的网路筹款平台,也为个人求助的发展给予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在这些筹款平台上,从发起到收款的求助全过程,都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微信上搜索相应公众号来完成,极大地降低了底层民众发起筹款的门槛。所以这类平台不乏来自农村的筹款用户,而这一点对于基层扶贫帮扶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突破,调动起了底层民众的自救能力,其次,求助者通过筹款平台可以将救助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群、QQ空间、微博等方式转播,让没有太多人脉和资源的人,也能调动社会的力量获得帮助。

  火热发展的同时,个人求助也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规范互联网慈善及个人求助行为,让社会公众的善心精准帮扶那些需要帮助的个体有著强烈的示范性。全国政协委员郑惠强建议,法律可以做出规定,任何人在发起个人众筹式求助时,都有全面、客观公开信息与接受诚信监督的义务。全国政协委员蔡建国则建议进一步完善慈善法,规范个人捐助的过程,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透明性与公开性等,如出现欺骗大众善款或者恶意的造假炒作等行为,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筹款平台的本质只是为个人救助者提供的互联网筹款工具,但是为了提升筹款者的信息准确性和筹款效率,筹款平台一般都配备有筹款审核与筹款顾问,橙心筹就组建了专业筹款审核、筹款顾问、筹款志愿者团队,让所有用户可以享受到1对1的全程辅导服务。对于很多人来说,筹款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是陌生的,如何验证资料、如何传播、如何向爱心人士反馈都是棘手的事情。通过辅导,可以最大限度帮助有需要的人顺利完成求助。除了不断完善自身审核流程和筹款者指导,橙心筹也在积极跟政府管理部门及医院对接,核验筹款人所提供材料证明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