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

一、东方世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设

(一)十月革命

1.背景

(1)俄国社会的发展和矛盾

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进工业化,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改革很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到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领袖

在喀山,列宁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1893年,在圣彼得堡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做了大量工作,创立了圣被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它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著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创办了全国性报纸《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即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派,标志著列宁主义诞生了。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并与农民建立同盟,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取得革命胜利的手段是武装起义,革命胜利以后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立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战期间,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革命不可避免。

2.十月革命的胜利

(1)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在起义中组织了自已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

(2)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彼得格的起义的胜利

1917年月11 月 6日(俄历10月24日),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占领了彼得格勒的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停泊在涅瓦河口的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临时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起义胜利。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大会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苏维埃这种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起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

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⑴对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⑵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⑶对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苏维埃政权的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⑴背景: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国内战争爆发。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后来习惯上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⑵主要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余粮征集制在实施中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⑴背景:国内战争胜利后,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⑵概况: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

内容: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⑶评价:

①特点(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②是列宁根据俄国的国情,是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到1925年,苏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

△苏联的建立:1922年,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3.列宁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列宁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对于国家党政机关的改革,指出要克服官僚主义,认真选拔党政干部,改造国家机关,加强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分裂;列宁还对民族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列宁晚年所阐述的这些思想,不仅对苏联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4.「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形成:1925年十四大提出工业化,1928年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取消新经济政策。1929年,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化服务。

(2)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标志著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突出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来。

⑶评价

①这种体制与苏联当时的国情相符合,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并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些借鉴。

②确立后,逐渐僵化: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排斥市场、商品和价值规律,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上:高度集权,对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三)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土耳其凯末尔(1881—1938)革命: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他不但领导土耳其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战斗,建立起新的国家;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土耳其从封建神权国家神奇般地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1) 赢得民族独立

一战期间,凯末尔虽反对参战,但仍履行军人天职,并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1915年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击败英、法联军的进攻,保卫了首都的安全,被誉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

一战后,土耳其成为战败国,沦为英、法等国的半殖民地。凯末尔毅然与苏丹政府决裂,于1920年在安卡拉召开了新的国会——大国民议会,成立了临时政府,凯末尔任临时总统。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1922年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收回大片领土。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1923年,凯末尔创建了人民共和党,同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他当选为总统,土耳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凯未尔的改革及其成就

第一,废除土耳其的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奥斯曼帝国是伊斯兰教国家,苏丹?哈里发制度使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合而为一)。土耳其由一个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制定了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随后,以西方法律为蓝本的民法、刑法和商法相继诞生,实现了宗教与司法的分离。

第三,致力于发展经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并将荒废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农村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经济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效果,1927年至1939年期间,土耳其的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第四,在全国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 土耳其原来使用的文字十分复杂,全国识字的人非常少凯末尔请专家创造了简便易学的新文字,他本人也常常手执教鞭,教人们学习新字母,因此获得了首席教师的称号。土耳其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第五,在社会生活方面,废除了种种陈规陋习。如发起一次「帽子革命」,要改戴欧式礼帽;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整个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1934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他「土耳其之父」(阿塔图尔克)的荣誉之姓。

3.中国:五四运动

二、西方世界

(一)稳定的十年(1919~1929):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的稳定

所谓的调整是指一战后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西方和远东太平洋地区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霸权、掠夺、重新瓜分等关系,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从而赢得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繁荣。但这个体系内部隐含著无法解决的诸多矛盾,潜伏著再度爆发世界大战的因素,因而调整是暂时的,稳定是相对的。

(二)动荡的十年(1929~1939)

1.动荡的根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主要原因: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尤为突出。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手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作为消费主力军的普通大众,收入低,消费能力严重不足,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远远赶不上生产水平。资本家被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到20年代末,产品严重过剩,生产难以维持。

③具体原因:股票投机过度、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使金融市场混乱

(2)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股价暴跌后的四年内,美国经济一片萧条: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量农产品倒入大海,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了。

(3) 经济危机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从美国开始爆发,迅速波及到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持续时问长达四年,后果空前严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

(4) 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转嫁危机的办法。它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人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人别国市场。在世界已经连成一个整体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著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危机爆发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胡佛总统反对由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去处理,危机就会很快过去。结果危机不断恶化。②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击败胡佛,并于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⑵ 新政的主要措施

第一,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第二,复兴工业。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法案中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要求各工业、各行业制定法规,内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等;凡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标准的企业可使用「蓝鹰」标志,以资鼓励。

第三,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

第四,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⑶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①对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②对世界:开创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3.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二战的两大战争策源地。

三、文学艺术

(一)文学

1.罗曼罗兰:两个世纪文化的一座桥梁《约翰?克利斯朵夫》

2.美国:19世纪末,以幽默为主旋律。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

20世纪初,黄金时代。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悲剧》,海明威《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3.亚洲:印度泰戈尔、日本川端康成

4.无产阶级文学家:

高尔基《母亲》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

(二)音乐

1.印象主义:法国德彪西

2.表现主义:勋伯格无调性音乐的规律12音体系

3.新古典主义:俄国斯特拉文斯基

(三)美术:现代派开始主宰画坛,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西班牙毕加索(1881—1973) 创立体派。《格尔尼卡》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换艺术手法的探索者,但在各种风格中始终都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Ⅱ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也是一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致使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猖獗一时。丘吉尔就任首相后,英国作为欧洲战场的主力,顶住了德国的压力。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1943年9月义大利投降,1945年5月、9月德国、日本相继投降,历经六年的二战最终以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二战对民族解放运动,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诸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Ⅲ两极格局的世界(1945~1991)

一、经济:

(一)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状态。欧、日经济发展尤其突出,在经济上同美国展开较量。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采用新殖民主义手法掠夺第三世界。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①背景: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膨胀使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重建战后世界秩序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

②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希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以美国的方案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货币)正式成立。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这样,美元就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从而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了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⑵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这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一直起著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它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向著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国家干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此外,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调整和改革,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1973年,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同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为了走出困境,这些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人阶层受惠多。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经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遭挫折,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国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1894 1971)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

(2)赫鲁晓夫的改革

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农业改革的措施有: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3)勃列日涅夫(1906—1982)的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农业领域,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这种修补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4)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开始。首先集中在经济领域。改革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代之以各种严格的间接控制。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然而,将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经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乏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苏联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政局逐渐失控,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争斗,一些加盟共和国先后脱离苏联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在苏联的影响下.从1989年开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90年,德国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

1991年发生「8-19事件」。同年底,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签订《阿拉木图宣言》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为三大支柱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三大支柱调整世界金融关系和贸易关系,促进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的发展,也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的国际组织。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主要是发达国家,经、政、文相近,地域相连;一体化程度最高

①背景:A欧洲有著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B「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普遍衰落。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认识到欧洲联合与合作的必要性。C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联合起来,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独立发展。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探索。

③过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规定将六国的煤钢工业置于欧洲煤钢共同体下进行管理。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57年,六国首脑签署《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

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各成员国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到1980年,欧共体成为超过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一体化的范围,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著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欧盟建立后,酝酿已久的欧洲统一货币问题提上日程。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③影响: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域相连

20世纪80年代末,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也已起步。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与同处北美地区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因此,美、加、墨三周酝酿建立区域经济组织。

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域组织。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贸易区正式成立。根据协定,美、加、墨三国之间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经济上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经济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之下,其他美洲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一些国家提出了加入这个协定的要求。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最大、松散;各国差异大、分布广、地域不连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下,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开始谋求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有澳大利亚、汶莱、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纽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加拿大、美国等12个国家的外交和经济部长参加的第一届部长会议,宣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PEc)。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

自成立以来,贸易自由化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开展合作的一个主要领域。在多年的实践中,亚太经合组织形成了共同的组织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不仅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而且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随著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宅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诸多原因中,科学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工具和多种快捷的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先进的技术把世界连接在一起。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世界市场日益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2)评价: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①积极: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

②问题:

A它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合理对策,在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谋求经济的全面发展。

B由于世界经济经常发生波动,在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连成一个整体,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著主导权。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一些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或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著人类的生存。

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二、政治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被打败,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国家利益冲突:「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更积极地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企图遏制苏联;苏联则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美苏两国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从战时的同盟逐渐发展为战后的对手。

(2) 「冷战」形成

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著「冷战」的正式开始。

不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以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在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格局中的「热战」「冷战」

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二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美国力图分裂德国,把联邦德国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苏联采取对抗措施,于1948年封锁西柏林,柏林城被柏林墙分为东两两部分,直到德国重新统一。

期间,爆发了美苏发动或参与的局部「热战」,使得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干涉,并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中同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交战各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结束。美国还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主义者于1945年9月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击殖民者.法国侵略者被迫撤出。18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越南军民坚持抵抗,美军最终被迫于1973年全部撤出了越南。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走向联合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义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久,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欧共体成立之后,西欧国家在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随著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在政治上,它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世界多极化因素加强。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各国开始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日本则追随美国。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冷战」爆发后,美国转而扶植日本,不但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日本则利用美国在朝鲜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重视科技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随著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但它们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因此它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著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会议认为,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著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两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著两极格局。

三、文化

(一)思想:列宁主义

(二)科技:

1.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2.现代物理学:

⑴量子理论

A、建立标志:德国普朗克《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B、发展:1905年,德国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923年,法国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奥、德物理学家:建立量子力学

C、影响:标志著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⑵相对论:爱因斯坦

①内容:A.狭义相对论:1905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著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1916年广义相对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②意义: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三)文学:

1.欧美:后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

荒涎派戏剧(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愤怒青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魔幻现实主义(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2.苏联:解冻文学《日瓦戈医生》

3.体现科技与人类发展的紧密结合《寂静的春天》

(四)艺术

1.美术:

⑴欧洲:后现代主义流派:欧普、波普、大地、观念艺术

⑵美国:行动绘画,即「滴画」

⑶中国:徐悲鸿,融汇古今中外技法,奔马

2.音乐:摇滚乐(美国黑人「节奏和布鲁斯」与白人「乡村和西部音乐」的融合)猫王、甲壳虫乐队、良知复兴运动

3.电影

诞生的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的努力人们的社会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等。

诞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巴黎咖啡馆

发展:无声电影(卓别林);1927年有声电影的产生(好莱钨)

4.电视:法国人塞列克第一个提出「电视」概念

1923年,美国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发明电子摄像管

1931年,研制出电子显像管

1926年,英国 贝尔德 机械扫描电视

1928年,在伦敦和纽约之间电视收发实验成功

1954年,美国发明彩色电视机

20世纪70至80年代,实现了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

5.信息技术与互联网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被称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人类社会引入信息时代。1969年,国际互联网(InTeRNet)问世,中文根据音译简称「网际网路」。网路技术把独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网路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使得地球变得「更小」,改变著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著整个世界。

Ⅳ世界格局的新变化(90年代以来)

1.和平与动荡并存

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活动不断威胁著世界和平,美国不断捕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1992年前南斯拉夫的波黑共和国宣布独立,引发波黑内战。1998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的科索沃地区因民族矛盾爆发战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南联盟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进行军事行动。

2.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檄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地位相对削弱。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俄罗斯积极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舞台上起著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同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