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宝典:报道改变行业,服务铸就传奇

露天鱼塘边的表箱通过互联网联通室内监控中心,水温、含氧量等信息及时发送到渔民的手机上……自从用上了高效便捷的物联网技术,菱湖镇射中村养殖户杨国荣尝到了物联网养鱼的甜头。他估算,这两年在物联网这个「科技管家」的帮助下,每亩能够增加1076元收入。

提供物联网养鱼技术的公司名叫「庆渔堂」,是一家集物联网、大数据、生态养殖技术等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董事长沈杰是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是目前国内物联网领域的前沿专家。然而跳出农门15年后,2016年他辞去了一些行政职务,返回到故乡——长三角渔业重镇湖州市菱湖镇,做了一名「博士渔夫」。

父辈、亲戚多是养鱼户,沈杰打小也在鱼塘边长大,深知养鱼艰辛。回到菱湖镇,他身负重任:用物联网消除行业「痛点」,重塑渔业生态。

「养鱼很辛苦,但利润不高,消费者想吃好鱼却又吃不到。」在沈杰看来,传统渔业已跟不上时代,湖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养殖都面临转型升级。

对准传统渔业痛点,沈杰创办了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汇集养殖户、饲料厂商、销售档口、金融机构等相关方的物联网平台,正从养殖、销售、融资等环节重构渔业生态。

庆渔堂:用大数据打造「智慧水产」

「老杨,你鱼塘内水质的含氧量不足了,赶紧开增氧泵。」日前,在位于菱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根据智慧养鱼管理系统上显示的数据提醒养殖户及时开启增氧泵。

把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运用于水产养殖,是「庆渔堂」成立的初衷。董事长沈杰介绍,菱湖镇、和孚镇的水产养殖户较多,公司以水质监控科技服务为切入点,降低养殖风险和劳动强度,连接零散鱼塘,形成规模化水产养殖片,实现无公害、零排放、高效益的生态养殖模式。

未来三年,「庆渔堂」计划覆盖10万以上养殖户,约100万亩鱼塘,总营业额突破20亿元,建立「庆渔堂」无公害生态水产品品牌和运营体系。

循环养殖,生态无公害

和孚镇李市村北部,「庆渔堂」纯物理杀菌生态养殖基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年底投入使用。60亩的土地被分为两块,一半养沼虾,一半养水。

「我们将划出10个圆形虾塘。」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小龙指著规划图介绍,每个虾塘底部都有管道与水质循环处理池相连,通过流动构成内水循环系统。

在水质循环处理池中,安装物理杀菌机、微纳气泡设备等。建成后,沼虾的排泄物从管道排出,进入循环池,经过纳米曝气设备打碎,再用物理杀菌机杀菌,使菌类与藻类达到平衡,从而保持水质一直处于优良状态,杜绝污染,提升养殖效能。

记者了解到,与化学用药相比,纯物理杀菌养殖由于避免抗生素等抑菌、除菌化学品使用造成的化学残留,能够解决目前水产品药物残留的问题,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可以达到零排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因养殖排放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除了生态,「庆渔堂」的沼虾养殖密度是传统养殖方式的6倍,每亩产量高达1吨。「不单单如此,我们的沼虾一年能养四季。」杨小龙说,这归功于暖棚的保温功能,能使水温保持在最适宜沼虾的25℃,解决沼虾不能过冬的问题。

实时监测,安全又高效

「用了物联网,养鱼跟以前完全不同了。」和孚镇新荻村养殖户吴惠心是「庆渔堂」智慧养鱼管理系统的首批用户。早在2015年系统测试阶段,就已安装使用。

除了电脑监控,吴惠心的手机上也下载了相关APP。不仅随时随地掌握鱼塘的水质变化,在家就能遥控增氧机的开关,减少了巡塘次数。

据悉,「庆渔堂」智慧水产管理平台与鱼塘内的溶氧感测器相连,通过数据传递,能第一时间了解水中的含氧量,实行水质在线监测、移动巡查、增氧联动调控、成长性分析、大数据鱼情分析、病虫害预警防治等。

「饲料浪费少了,就连电费都省了。」吴惠心告诉记者,根据需要开关增氧机,去年7、8两月,共节省电费2000多元。

经过初步统计,「庆渔堂」智慧水产服务平台这个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控服务,实现「7×24小时」贴心服务,把鱼浮头死亡率降到零,减少渔民深夜巡逻的强度,降低电耗15%至30%,提升产量10%。通过给养殖户建立科技养殖日志,形成水产养殖数据平台,更好地为养殖户服务。

目前,该系统已有注册用户近8000户,完成安装近1500户,以菱湖、和孚为中心,逐步辐射湖州各县区等。

服务渔民,产品全包销

「庆收于渔、创富于民」是「庆渔堂」的名字来源。

「我是菱湖人,老一辈养鱼人的苦,从小就有深刻感受。」对沈杰来说,用自己物联网的专业知识,回归家乡投资物联网渔业项目,改变传统养殖方式,通过科技造福渔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鱼苗厂、鱼饲料厂到科技养殖贷款,「庆渔堂」建立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养殖户提供性价比优越的水产产业链相关环节科技支撑服务。

在成品鱼销售方面,「庆渔堂」提供市场供需平台大数据、成品鱼价格指数、检测、销售等服务,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沈杰告诉记者,目前科技养殖授信贷款完成400多万元,预计全年能达到700万元。同时,与浙江渔业互保协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的相关合作也正在推进中,今后将进一步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更好地保障养殖户的权益。

虽然「庆渔堂」的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沈杰很有信心。据了解「庆渔堂」还将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溯源信任体系,获得品牌增值收益,向生态休闲农业拓展延伸。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点击「大拇指」,让我感受你对我的爱!

转载声明

农财宝典综合南浔三农、浙江农业、南浔发布等内容整理。

投稿与报料微信: Ivyzeng116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