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齐奥尔科夫,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鹘鹰」刚刚在网路上出现就引起很大轰动。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是在美国之后第二个有能力完成两种四代机的国家,也是因为「鹘鹰」与F-35拥有著诸多相似之处。国内外在得到「鹘鹰」试飞的消息后,很自然地把「鹘鹰」与F-35进行对比。作为与F-35相似规格的中型战斗机,「鹘鹰」又有与YF-22相似的结构特点,因此得到了一个「不妥协的F-35」的名称。

「鹘鹰」31001号样机的外形设计类似F-22和F-35的混合体,其主起落架结构与YF-22和F-35相似,都是采用直柱结构前向收起方式,起落架舱门结构则与歼-15基本相同。「鹘鹰」的前起落架应该是歼-15前起的等比例缩小型,采用同样的直轴伸缩筒柱和同轴双前轮。歼-15的起落架可以承受比歼-11更大的冲击载荷,尤其是前轮无折转的载荷直接传递机构能够在瞬间承受相当大的垂直冲击载荷。根据「鹘鹰」的起落架结构来分析,其起落架之所以模仿歼-15的布局,一方面是可以借鉴成功型号的设计经验,另外也应该存在适应舰载需要的意图。

「鹘鹰」虽然能够用机身弹舱容纳4枚中距对空导弹,但作为舰载多用途战斗机使用时,其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挂载反舰导弹,可用的战术导弹/炸弹的尺寸限制也较大。F-35C的弹舱虽然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机体粗胖又影响飞行性能,但在载荷多用途性能方面取得的收益却是无法忽视的,这也是F-35能够覆盖多军种装备需求的关键。「鹘鹰」如果按照现有条件改造舰载型,只能成为比较纯粹的空中优势战斗机,不仅对海打击能力不足,还缺乏远程拦截防空必须的速度性能。但仅从目前中国各种现成的飞机来看,FC-31「鹘鹰」是比较适合上舰的。从「鹘鹰」2.0的改进就可以看出这种倾向。


暂时不能,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FC31战斗机都不是很看好,普遍认为这只是一款低配的外贸版五代机。

FC-31鹘鹰战斗机,通常被媒体和民众称为「歼-31」,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研制的双发单座中型第五代战斗机。

这款战斗机研发之初并非是国家立项的,而是沈飞在失去「歼-20」订单之后,为了保持技术跟进,自己独立启动的研发项目。

歼-31早在其曝光之时就引起了军迷不小的轰动,其与美国F-35相似的外形让国人对它的战斗力充满了期待。(上为歼-31,下为F-35。可以看出两款战斗机在整体气动布局上是非常相似的)

歼-31我们已知是配备了DSI进气道、梯形主翼、倾斜双垂尾及内置弹仓,具有典型的隐形战机特征。并且拥有优异的电子对抗性能,可完成目标探测、外部信息综合处理及多目标超视距大离轴角全向攻击等任务。

但是到目前为止,歼-31还在测试阶段,所有的性能数据还都仅仅停留在纸面。相比于已经列装的歼-20,歼-31进度十分缓慢。

很多人认为以歼-31的体型而言,上舰最为合适,其实不然。

现在中国辽宁号航母搭载的歼-15舰载机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重型战斗机,其优势就是作战半径大,携带武器多,作战效率更高。

这些优势,显然是定位于中型战斗机的歼-31所无法比拟的。

歼-15最大起飞重量为32.5吨,最大航程为3500公里。而歼31最大起飞重量为28吨,航程仅为2500公里。无论是挂载武器数量,还是作战半径,歼31跟歼-15都不在一个层级上。

而这两点对于航母舰载机是极为重要的。

相比于歼-31,在目前看来,第五代战斗机上舰希望最大的还是歼-20。

作为世界上第三款正式服役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上舰是极为可行的。

(很多人感觉歼-20的体型很大,不适合上舰,但这其实这一种错觉。从图片上来看,歼-20的翼展和长度想比歼-11并不占优势,个头是要小于歼-11的。而歼-15就是歼-11的舰载机版本,也就是说歼-20比歼15还要小,上舰绝不是问题)

当然还有会认为歼-20自重太大,无法在滑越甲板上满油满弹起飞,会影响战斗力。

的确,这样的担心在目前是有必要的。但是,中国不会满足于滑跃起飞。上弹射,甚至上电磁弹射都是迟早的事。中国的第二艘国产航母上电磁弹射就是个大概率事件。

到了那时,制约舰载机起飞重量的因素将不复存在,歼-20上舰也将会水到渠成。


FC-31性能平平,并不适合我国的大型航母,但综合各方的消息,FC-31上舰却很可能成为现实。

首先看一下FC-31,因为是沈飞自筹资金,立项时就瞄准海外市场,FC-31的公开数据较多,但「鹘鹰」到现在还没定型,数据会不会有水分,就很难说。

据公开渠道的数据,FC-31机体尺寸与MiG-29相仿,装两台RD-93涡扇发动机(未来会更换为国产WS-13),加力推力16.6吨(换装WS-13后为19吨),外形采用隐身设计,机腹内置弹仓的尺寸一般,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内油航程约2600公里,沈飞宣称其作战半径达1250公里、后来又改口为830公里。

看到这儿,各位应该已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FC-31恐怕难以与美制F-35抗衡,更别说对抗F-22、Su-57,别的不提,航程、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就是硬伤,尺寸小、内油有限,内置弹仓也带不了几枚导弹,持续战斗力堪忧。

这样的机体尺寸,配置,作为一些小国的廉价隐身战斗机还凑合,陆基使用问题不大,放在大型航母上就有些寒碜,毕竟按我国的航母发展规划,六万七千吨的「辽宁」号只是开始,今后出现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几乎是板上钉钉,起降双发重型舰载机毫无压力,还要FC-31这样的中型机干嘛?

中型机和重型机的差距,看一看MiG-29和Su-27的合影就知道,个头差太多啦!

然而近日,改进到2.0版本的「鹘鹰」据传已「上了户口」,而且还是「好几个户口」,著实令人意外。

性能平平的FC-31,为何有希望转正,这事说起来可有一点曲折。

我国的隐身舰载机候选者,目前只有歼-20和FC-31(其实成飞也有单发、鸭式布局的中型隐身战斗机方案,进度无可奉告),前者大受空军欢迎、海军也很期待,产能捉襟见肘一时难以扩充;而沈飞呢,总抱著Su-27改改改也不是长久之计,哪怕为了平衡611所+132厂、601所+112厂这两家,现实的考虑,也只好扶持沈飞的FC-31,型号的性能优劣就只能先放一放,实属无奈之举。

FC-31的性能,搭配未来的大型航母,难说是一种明智之选。

然而周边的安全形势,可不等人,我国未来的隐身舰载机到底花落谁家,是FC-31转正,还是歼-20上舰,现在仍然是雾里看花。


随著美F35舰载机上舰,原先海军歼15舰载机作战性能与美F18系列舰载机相似,但现在有了代差,就顿时感到压力大了,迫切需要一款性能不亚于F35的隐身舰载机。

春节前,歼20正式服役了,但鉴于歼20是重型战斗机,本身机体过重过大,不容易上航母,所以国内军迷就将眼光投向了沈飞的FC31(只是外界对其称呼并非正式编号)。

据说采用单座、双发、外倾双垂尾、全动平尾正常布局,两侧布置大S弯进气道,并有内置弹舱的FC31,是主要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研发的多用途战斗机。

又据说中东某土豪掏了100亿,不是人民币,而是美元,已订购了FC31,不知道消息是否可靠,但愿吧!曾经的飞老大都快被研发出歼10和歼20的成飞给逼急了。

FC31算是第4代战斗机,具备基本的隐身性能,红外辐射特性低,有强大的目标探测和外部信息综合能力、优异的态势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类似美军的F35战斗攻击机。

超视距多目标攻击和大离轴角全向攻击格斗空战能力、对地和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使得FC31具备了取代歼15飞鲨,成为国内新一代舰载战斗机的可能性。

毕竟美军的F35已上舰,与歼15飞鲨战斗机有代差优势,因此海军航空兵对新型隐身舰载战斗机的需求,还是相当迫切的。

由于FC31重量和体积被限制在中型战斗机水平上,机内弹舱和油箱容积有限,远低于歼20战斗机,无法装载重型对地攻击弹药,所以不适应空军需求。

但FC31却比重型的歼20更适合改装成舰载机,因此在竞标中未能获空军认可的沈飞FC31方案,反到有可能得到对新型隐身舰载机有强烈需求的海航认可。

如此FC31将迎来柳暗花明,沈飞也将一吐心中块垒,加上中东某狗大户砸了大把银两,沈飞必将因FC31项目而扬眉吐气。

FC31双发布局、菱形机身,DSI进气道,倾斜式双垂尾,外型还是相当骏郎的,战斗力也差不到哪里去,机长16.9 米,高度4.8 米,空重13吨,最大起飞重量28吨,速度1.8 马赫,实用升限18000 米,作战半径1250千米,技术指标至少从纸面上看很好。

从总体上来讲,FC31在气动、隐身设计等方面,具备了第4代战斗机的所有特征,空战方面力压美F18系列舰载机,只需机翼和起落架等方面加以改进,完全可以成为未来具有隐形性能的舰载战斗机,届时FC31将成为全球第二款中型隐形舰载机,国内海军航空兵整体战斗力也将大幅提升。

总之,就目前国内航空界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唯有FC31最有可能上海母,成为新一代隐身舰载机,从而壮大海航的实力,拥有作战能力不输于F35的舰载机。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31日于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内容推送,欢迎关注本文作者。


完全可以上舰!歼31只有26.8%的结构质量,意味著它的空重很可能只有10吨上下,仅仅比歼10多出1吨,但在最大起飞重量上却比歼10多出了足足10吨,歼31的内油估计在9吨上下,如此庞大的内油已经和F35差距不大了,按照涡扇19发动机的耗油量估算,FC31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1200公里以上。歼31两台涡扇19可以提供24吨的最大推力,意味著歼31可以轻松达到超音速巡航,空战推重比则可以达到1.6左右,在机动性上已经足够超过F22和F35了。我国海军未来完全可以采用歼20+歼31的组合,用于对抗美国海军的F35C+F18!


现在的fc31战斗机不能上舰,可以没有满载的情况下滑跃起飞,但是不能降落。


fc31现在处于就是一个空壳子水平,没有人投资根本研发不下去,只能保持个技术跟进吧。许多文章声称fc31的性能,那都是最终最美好的性能,可是现在fc31不存在。由于fc31只是个空壳,所以fc的报道五花八门。

依旧有鹰标的fc31


现在沈飞力争舰载机项目,如果j31上舰,那么翼面绝对的大增,然后就带来重量的增加,可以说j31舰载版不可能是一架中型机,许多人拿f35跟j31对比,其实也没错,如果不是舰载机的j31确实是个中型机,只不过现在j31只能上舰,那么f35舰载版就是重型机,j31也不会例外。

j31美好的愿望


中国现在能力让一款隐身飞机上舰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海军的蛋糕给了沈飞,那么j31重型舰载机上舰都没有问题。

本人想如果j31真的被选上,应该会新加格斗弹仓,毕竟要猎杀f35,像广大j31迷们不可能接受f35内样没有格斗弹仓,对外感知能力不弱j20 ,会有强大的雷达和分析能力,双中推可能会变成双大推,超巡航能力绝对有了,航程也会上来,毕竟f35以后要换新发,j31航程也会跟进的。机动能力不会太好,j31没有f22的发动机,也没有j20的飞控,估计机动能力一般般。不过价格优势就没了。


在中国研发出能媲美F119的发动机之前,我严重不支持FC31上舰。话说回来,等我们也有F119了,什么机都能上舰,何必抱著FC31呢?沈飞把机体改大一点,油弹多装点,价格定便宜点,说不定巴基斯坦会感兴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