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齊奧爾科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鶻鷹」剛剛在網路上出現就引起很大轟動。之所以如此,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是在美國之後第二個有能力完成兩種四代機的國家,也是因為「鶻鷹」與F-35擁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國內外在得到「鶻鷹」試飛的消息後,很自然地把「鶻鷹」與F-35進行對比。作為與F-35相似規格的中型戰鬥機,「鶻鷹」又有與YF-22相似的結構特點,因此得到了一個「不妥協的F-35」的名稱。

「鶻鷹」31001號樣機的外形設計類似F-22和F-35的混合體,其主起落架結構與YF-22和F-35相似,都是採用直柱結構前向收起方式,起落架艙門結構則與殲-15基本相同。「鶻鷹」的前起落架應該是殲-15前起的等比例縮小型,採用同樣的直軸伸縮筒柱和同軸雙前輪。殲-15的起落架可以承受比殲-11更大的衝擊載荷,尤其是前輪無折轉的載荷直接傳遞機構能夠在瞬間承受相當大的垂直衝擊載荷。根據「鶻鷹」的起落架結構來分析,其起落架之所以模仿殲-15的佈局,一方面是可以借鑒成功型號的設計經驗,另外也應該存在適應艦載需要的意圖。

「鶻鷹」雖然能夠用機身彈艙容納4枚中距對空導彈,但作為艦載多用途戰鬥機使用時,其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掛載反艦導彈,可用的戰術導彈/炸彈的尺寸限制也較大。F-35C的彈艙雖然佔用空間較大,導致機體粗胖又影響飛行性能,但在載荷多用途性能方面取得的收益卻是無法忽視的,這也是F-35能夠覆蓋多軍種裝備需求的關鍵。「鶻鷹」如果按照現有條件改造艦載型,只能成為比較純粹的空中優勢戰鬥機,不僅對海打擊能力不足,還缺乏遠程攔截防空必須的速度性能。但僅從目前中國各種現成的飛機來看,FC-31「鶻鷹」是比較適合上艦的。從「鶻鷹」2.0的改進就可以看出這種傾向。


暫時不能,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於FC31戰鬥機都不是很看好,普遍認為這只是一款低配的外貿版五代機。

FC-31鶻鷹戰鬥機,通常被媒體和民眾稱為「殲-31」,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研製的雙發單座中型第五代戰鬥機。

這款戰鬥機研發之初並非是國家立項的,而是沈飛在失去「殲-20」訂單之後,為了保持技術跟進,自己獨立啟動的研發項目。

殲-31早在其曝光之時就引起了軍迷不小的轟動,其與美國F-35相似的外形讓國人對它的戰鬥力充滿了期待。(上為殲-31,下為F-35。可以看出兩款戰鬥機在整體氣動佈局上是非常相似的)

殲-31我們已知是配備了DSI進氣道、梯形主翼、傾斜雙垂尾及內置彈倉,具有典型的隱形戰機特徵。並且擁有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可完成目標探測、外部信息綜合處理及多目標超視距大離軸角全向攻擊等任務。

但是到目前為止,殲-31還在測試階段,所有的性能數據還都僅僅停留在紙面。相比於已經列裝的殲-20,殲-31進度十分緩慢。

很多人認為以殲-31的體型而言,上艦最為合適,其實不然。

現在中國遼寧號航母搭載的殲-15艦載機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重型戰鬥機,其優勢就是作戰半徑大,攜帶武器多,作戰效率更高。

這些優勢,顯然是定位於中型戰鬥機的殲-31所無法比擬的。

殲-15最大起飛重量為32.5噸,最大航程為3500公里。而殲31最大起飛重量為28噸,航程僅為2500公里。無論是掛載武器數量,還是作戰半徑,殲31跟殲-15都不在一個層級上。

而這兩點對於航母艦載機是極為重要的。

相比於殲-31,在目前看來,第五代戰鬥機上艦希望最大的還是殲-20。

作為世界上第三款正式服役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上艦是極為可行的。

(很多人感覺殲-20的體型很大,不適合上艦,但這其實這一種錯覺。從圖片上來看,殲-20的翼展和長度想比殲-11並不佔優勢,個頭是要小於殲-11的。而殲-15就是殲-11的艦載機版本,也就是說殲-20比殲15還要小,上艦絕不是問題)

當然還有會認為殲-20自重太大,無法在滑越甲板上滿油滿彈起飛,會影響戰鬥力。

的確,這樣的擔心在目前是有必要的。但是,中國不會滿足於滑躍起飛。上彈射,甚至上電磁彈射都是遲早的事。中國的第二艘國產航母上電磁彈射就是個大概率事件。

到了那時,制約艦載機起飛重量的因素將不復存在,殲-20上艦也將會水到渠成。


FC-31性能平平,並不適合我國的大型航母,但綜合各方的消息,FC-31上艦卻很可能成為現實。

首先看一下FC-31,因為是沈飛自籌資金,立項時就瞄準海外市場,FC-31的公開數據較多,但「鶻鷹」到現在還沒定型,數據會不會有水分,就很難說。

據公開渠道的數據,FC-31機體尺寸與MiG-29相仿,裝兩臺RD-93渦扇發動機(未來會更換為國產WS-13),加力推力16.6噸(換裝WS-13後為19噸),外形採用隱身設計,機腹內置彈倉的尺寸一般,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內油航程約2600公里,沈飛宣稱其作戰半徑達1250公里、後來又改口為830公里。

看到這兒,各位應該已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FC-31恐怕難以與美製F-35抗衡,更別說對抗F-22、Su-57,別的不提,航程、作戰半徑和載彈量就是硬傷,尺寸小、內油有限,內置彈倉也帶不了幾枚導彈,持續戰鬥力堪憂。

這樣的機體尺寸,配置,作為一些小國的廉價隱身戰鬥機還湊合,陸基使用問題不大,放在大型航母上就有些寒磣,畢竟按我國的航母發展規劃,六萬七千噸的「遼寧」號只是開始,今後出現十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幾乎是板上釘釘,起降雙發重型艦載機毫無壓力,還要FC-31這樣的中型機幹嘛?

中型機和重型機的差距,看一看MiG-29和Su-27的合影就知道,個頭差太多啦!

然而近日,改進到2.0版本的「鶻鷹」據傳已「上了戶口」,而且還是「好幾個戶口」,著實令人意外。

性能平平的FC-31,為何有希望轉正,這事說起來可有一點曲折。

我國的隱身艦載機候選者,目前只有殲-20和FC-31(其實成飛也有單發、鴨式佈局的中型隱身戰鬥機方案,進度無可奉告),前者大受空軍歡迎、海軍也很期待,產能捉襟見肘一時難以擴充;而沈飛呢,總抱著Su-27改改改也不是長久之計,哪怕為了平衡611所+132廠、601所+112廠這兩家,現實的考慮,也只好扶持沈飛的FC-31,型號的性能優劣就只能先放一放,實屬無奈之舉。

FC-31的性能,搭配未來的大型航母,難說是一種明智之選。

然而周邊的安全形勢,可不等人,我國未來的隱身艦載機到底花落誰家,是FC-31轉正,還是殲-20上艦,現在仍然是霧裡看花。


隨著美F35艦載機上艦,原先海軍殲15艦載機作戰性能與美F18系列艦載機相似,但現在有了代差,就頓時感到壓力大了,迫切需要一款性能不亞於F35的隱身艦載機。

春節前,殲20正式服役了,但鑒於殲20是重型戰鬥機,本身機體過重過大,不容易上航母,所以國內軍迷就將眼光投向了沈飛的FC31(只是外界對其稱呼並非正式編號)。

據說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正常佈局,兩側佈置大S彎進氣道,並有內置彈艙的FC31,是主要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多用途戰鬥機。

又據說中東某土豪掏了100億,不是人民幣,而是美元,已訂購了FC31,不知道消息是否可靠,但願吧!曾經的飛老大都快被研發出殲10和殲20的成飛給逼急了。

FC31算是第4代戰鬥機,具備基本的隱身性能,紅外輻射特性低,有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類似美軍的F35戰鬥攻擊機。

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使得FC31具備了取代殲15飛鯊,成為國內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的可能性。

畢竟美軍的F35已上艦,與殲15飛鯊戰鬥機有代差優勢,因此海軍航空兵對新型隱身艦載戰鬥機的需求,還是相當迫切的。

由於FC31重量和體積被限制在中型戰鬥機水平上,機內彈艙和油箱容積有限,遠低於殲20戰鬥機,無法裝載重型對地攻擊彈藥,所以不適應空軍需求。

但FC31卻比重型的殲20更適合改裝成艦載機,因此在競標中未能獲空軍認可的沈飛FC31方案,反到有可能得到對新型隱身艦載機有強烈需求的海航認可。

如此FC31將迎來柳暗花明,沈飛也將一吐心中塊壘,加上中東某狗大戶砸了大把銀兩,沈飛必將因FC31項目而揚眉吐氣。

FC31雙發佈局、菱形機身,DSI進氣道,傾斜式雙垂尾,外型還是相當駿郎的,戰鬥力也差不到哪裡去,機長16.9 米,高度4.8 米,空重13噸,最大起飛重量28噸,速度1.8 馬赫,實用升限18000 米,作戰半徑1250千米,技術指標至少從紙面上看很好。

從總體上來講,FC31在氣動、隱身設計等方面,具備了第4代戰鬥機的所有特徵,空戰方面力壓美F18系列艦載機,只需機翼和起落架等方面加以改進,完全可以成為未來具有隱形性能的艦載戰鬥機,屆時FC31將成為全球第二款中型隱形艦載機,國內海軍航空兵整體戰鬥力也將大幅提升。

總之,就目前國內航空界的實際情況來看,也唯有FC31最有可能上海母,成為新一代隱身艦載機,從而壯大海航的實力,擁有作戰能力不輸於F35的艦載機。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2018年3月31日於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內容推送,歡迎關注本文作者。


完全可以上艦!殲31隻有26.8%的結構質量,意味著它的空重很可能只有10噸上下,僅僅比殲10多出1噸,但在最大起飛重量上卻比殲10多出了足足10噸,殲31的內油估計在9噸上下,如此龐大的內油已經和F35差距不大了,按照渦扇19發動機的耗油量估算,FC31的作戰半徑可以達到1200公里以上。殲31兩臺渦扇19可以提供24噸的最大推力,意味著殲31可以輕鬆達到超音速巡航,空戰推重比則可以達到1.6左右,在機動性上已經足夠超過F22和F35了。我國海軍未來完全可以採用殲20+殲31的組合,用於對抗美國海軍的F35C+F18!


現在的fc31戰鬥機不能上艦,可以沒有滿載的情況下滑躍起飛,但是不能降落。


fc31現在處於就是一個空殼子水平,沒有人投資根本研發不下去,只能保持個技術跟進吧。許多文章聲稱fc31的性能,那都是最終最美好的性能,可是現在fc31不存在。由於fc31隻是個空殼,所以fc的報道五花八門。

依舊有鷹標的fc31


現在沈飛力爭艦載機項目,如果j31上艦,那麼翼面絕對的大增,然後就帶來重量的增加,可以說j31艦載版不可能是一架中型機,許多人拿f35跟j31對比,其實也沒錯,如果不是艦載機的j31確實是個中型機,只不過現在j31隻能上艦,那麼f35艦載版就是重型機,j31也不會例外。

j31美好的願望


中國現在能力讓一款隱身飛機上艦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海軍的蛋糕給了沈飛,那麼j31重型艦載機上艦都沒有問題。

本人想如果j31真的被選上,應該會新加格鬥彈倉,畢竟要獵殺f35,像廣大j31迷們不可能接受f35內樣沒有格鬥彈倉,對外感知能力不弱j20 ,會有強大的雷達和分析能力,雙中推可能會變成雙大推,超巡航能力絕對有了,航程也會上來,畢竟f35以後要換新發,j31航程也會跟進的。機動能力不會太好,j31沒有f22的發動機,也沒有j20的飛控,估計機動能力一般般。不過價格優勢就沒了。


在中國研發出能媲美F119的發動機之前,我嚴重不支持FC31上艦。話說回來,等我們也有F119了,什麼機都能上艦,何必抱著FC31呢?沈飛把機體改大一點,油彈多裝點,價格定便宜點,說不定巴基斯坦會感興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