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國家在練兵,不單是護航。


護航和練兵都有意義,不過在哪都一樣。

隨時保持兩支在印度洋上的機動兵力意義更大,一支護航編隊一般是2護一補或者一驅一護一補,三艘戰艦看似不多,但是戰鬥力也不算差。

戰艦開過去要半個月,開回來又要半個月,有時候再執行個訪問任務多轉轉。

幾乎能保證一年有10個月到11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印度洋上隨時都有4艘護衛艦/驅逐艦和2艘大型補給艦可以執行任務。

這個意義纔是最大的。

這個兵力不但能應付絕大多數海上危險,還能在必要的情況下直接保證我國海外利益,在印度洋上除了印度海軍和美國海軍以外,沒有一個國家的海軍能對付得了這兩支由先進戰艦(沒辦法,周圍一圈太菜了……)組成的艦隊。

緊急情況下直接插手戰爭都可以。

比如葉門撤僑:

利比亞撤僑:

葉門撤僑是第19批護航艦隊。

利比亞撤僑是第7批護航艦隊。

中國的關鍵就在印度洋上,一帶一路、石油、非洲的資源,在印度洋上保證一到兩支機動兵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於你說索馬利亞海盜能不能打完?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你看為了打海盜我們把吉布地基地都給建起來了不是……


海洋信息數據,有多重要!多重要!多重要知道麼?

有海軍,卻不懂海洋,那就別出港了!

海面上的,溫度濕度風向風速雲霧風暴降水海洋氣象全系統要素;

海水的,表面流深層流潮汐浪高水溫水色水層鹽度深度腐蝕聲學光學特性以及藻類發光浮游附著等等……

海底的,地形水深勘探測繪小到沉積大到構造探測標記地球物理學特性等等……

過去立足於反介入/區域拒止,我們是岸基+近海防禦作戰只關心西北太平洋,但如果艦隊走向深藍怎麼辦呢?不瞭解海洋能行嗎?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核潛艇造得非常牛X,無軸推進核反應堆雜訊小跑得快能下潛兩千米裝載著三百六十枚能打外星人的彈道導彈,然後執勤進陌生海域,一下潛就遭遇躍變層直接跳水到海牀變成永備海底工事,酸爽嗎?

美帝那麼多艦隊,走遍了全球海洋積累了幾十年,如今還在一天不停的搞海洋數據,不然我們漁民哪撈來的探測器。

我們的造船廠或許可以讓三大艦隊快速擴充換代趕上對手,但就論對海洋的認識,我們與美帝的差距恐怕太大了,而且這個差距要縮小很不容易。

印度洋可以借著護航行動好好了解一下,還有大西洋呢?南太平洋?北冰洋?

同志仍需努力。


護航不說了,索馬利亞的小破艇哪是軍艦的對手,毛子炮打小艇的視頻太多了。那哪是護航,單方面開虐而已。

更多就是練兵,而且意義非常大。我給大家找點乾貨,說說這個事。

揚基大佬的視頻《【山貓的幀察】第71期:糧草先行於大洋之上!愛喫菜的海軍兔如何解決遠航喫菜難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591708?

www.bilibili.com

5分47秒的視頻,應該不用太多流量。不方便開的,我簡單總結一下內容(推薦還是看視頻,畢竟裡面我只是簡單總結):

2008年12月~2009年4月的第一次護航中,補給艦是887艦微山湖號(903型綜合補給艦第2艘,04年服役),出港時攜帶了40噸的食物。但因為缺乏經驗,艦上冷庫綠葉類蔬菜的平均保存時間只有9天,最長的只有1個半月。長豆角3天全爛;苦瓜、黃瓜4天腐爛嚴重;09年2月,發現2700公斤冬瓜全部腐爛,都扔了。

第一次任務中,169武漢艦和171海口艦做到了4個月零2天不靠港,刷新了中國海軍的記錄。而補給艦887最長不靠港時間也有2個月。

顯然從上面的數據看,當年的887艦很難保證獨立維持艦隊2個月的運行。

所以到了09年1月,正是出港1個月多,補給最困難的時候,海軍為了春節期間喫口新鮮的,只好發動各艦自己發豆芽、做豆腐,還要做好戰士們的思想工作。

形成對比的是,護航期間由三艘貨輪:中遠「皖河」、中海集裝箱「新非洲」、中外遠長航「白鷺洲」,一次3噸左右「慰問」了不少蔬菜過來。而且人家都是從國內航行了十幾天過來的,菜都保存的還很新鮮。固然有人家冷艙不會頻繁打開,運輸穩定有關,但還是人家貨輪常年跑外海,這方面經驗充足。

喫一塹長一智。有了前面的經驗,17年964駱馬湖艦(903型綜合補給艦第7艘,16年服役)陪同遠航的時候,已經可以做到貨物科學管理,全程可按計劃精確補給。用艦上軍需主任的話:在不浪費的情況下,靠港前物質還能略有結餘,航行結束時做到消耗95%。

軍艦像下餃子一樣下水的同時,我們的使用經驗也必須跟的上。不然再多的軍艦憋在家門口打轉,不拉出去溜溜,那是不行的。

對了,去軍壇逛了一圈,10年護航時保存技術就已經提升,相關新聞裏也介紹了不少,看來是真學到東西了。第5次護航時,大部分蔬菜已經可以做到2個月的保鮮期。裡面有一些家裡保存的蔬菜的小技巧,比如不要封口,讓蔬菜可以「呼吸」。也有充氮氣、臭氧、負離子保存,氣調包裝這樣的新技術。也有些簡單粗暴的,比如把冷凍庫裏的大塊凍肉搬到冷藏庫裏,加快冷藏庫降溫的。


這個事兒吧,你得捋一下才能理解。

最開始是那旮瘩鬧海盜,還劫了我們的船。

這能行?

去人,削他!

可海盜他躲在岸上,咱是講究人兒,不能隨便跑人家裡去,只好派軍艦護航,等他們出來搶的時候再削。

那會兒窮,整個海軍湊軍艦,好容易才能維持一支編隊巡邏,好幾回,別的船都回來了,補給艦還得繼續伺候下一波兒。

後來吧,軍艦就比較多了,大夥兒輪流去,返航時還搞搞演習、訪問啥的。

可條件還是差,主要是伙食不行,沒綠葉菜!而且擱海上一漂就幾個月,連個休整的地方都沒有,「」大過年的」都回不了家,小夥子們挺不容易,「他們還是孩子啊」。

咋整?

鬧個基地吧。找來找去,好容易打一個叫吉布地的地界租了塊地兒,其實也不是基地,就是給小夥子們找地兒歇會兒。

都有基地了,你得搞建設吧,建設完,你得派人看著吧,派人看著,就得種菜吧,都種菜了,你得派軍艦保護吧,於是短期就變長期了。

再後來,海盜老被削,就沒了……

你說,這是人辦的事兒嗎!

咔咔咔,我這為了「打海盜」,一頓緊忙活,又是基地,又是軍艦的,你這說沒就沒,連個招呼都不打!

算了,「人都死了」,就不多說了。

那咋弄啊?

反正「」來都來了」,弄也弄了,就繼續吧,於是就到了今天。

你要非說不是為了海盜,我尋思著也不對,現在是少了,但保不齊以後又有了啊。


毫無疑問是練兵。在索馬利亞護航之前,我們一直都缺少一個好的藉口成編隊的將艦隊派往海外。在索馬利亞護航開始之前其實我們的海軍實力尚未開始井噴。在這之前,我們最大規模的海軍海外行動還是很多年前護航科考船隊前往南太平洋打撈試射的洲際導彈。

從前我們的海軍缺乏編隊遠洋長時間航行的經驗。海軍基本就在家門口幾個海域跑跑,軍艦大部分時間都停在港裏,出門也就是幾天的路程,水兵住的最多的地方是岸上。這對於立志建設藍水海軍的plan是很憋屈的。

索馬利亞護航對於補給能力的考驗使我們的補給能力獲得了質的飛越。尤其是對於我們的飲食結構來說,大家都喜歡喫蔬菜,頓頓魚肉反而受不了。而海上最難保存和獲取的就是新鮮蔬菜,導致護航編隊曾經出現過蔬菜斷頓好幾天的笑話,靠一人發一瓶21金維他扛過去的。尤其在印度洋地區,合口味的蔬菜還不好採購,畢竟外國人沒有這麼大的蔬菜需求。這些經驗如果不做遠洋航行我們是永遠學不到的。

索馬利亞護航展開後,我們的補給艦船隊規模很明顯的先於戰鬥艦艇開始擴編,這無疑是受到了索馬利亞經驗很大的影響。而且索馬利亞護航還有一個好處是,在從前我們很少派艦隊走出中國海域,有了這樣一個週期性的艦隊往返之後,可以時不時地掩護我們的潛艇前往大洋。這也有利於潛艇隱蔽行動。

同時,對於怎樣幫助官兵排解長時間海上航行帶來的精神壓力,如何緊急救治轉運危重傷病員,如何在海上自持的處理一些機械故障或維修保養,這都很有幫助。

只能說當時中央能夠敏銳的抓住索馬利亞海盜猖獗期順水推舟做出這個決定,是為了十幾年後的將來(就是現在)打造大艦隊打造藍水海軍做的準備,深謀遠慮真的佩服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