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谱,如何学音乐?

首先,音乐是声音的组成,而「谱」只是给我们演奏时的视觉提示。
就如同会说话的人也有人是文盲,看不懂文字,但他仍可以讲得头头是道。
「谱」在音乐中扮演的角色与说话时的文字一样,当你在演讲或开会时,因太多内容要报告、讲述所以你可能会带著笔记,提醒自己接下来该讲些什么。

或是曾经有什么过错,将经验在书中、笔记里用文字记录下来,
或画个圈、做个记号以提醒自己以后到了这里要注意什么细节,免得再次做错。
「谱」之于「音乐」也是如此而已。

谱就是一篇作文,上头写著每一个接下来你该弹奏的音符,
但如果将整篇作文熟记、背起来,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演讲家、演奏家。
所以先记得,文盲能说话、盲人也能学音乐。
看不懂谱,我们只是少是提示,演讲到一半忘词却无法看小抄,仅此而已。

因此,身心障碍孩子若在视视记忆、连结上有困难时,
不要因此放弃音乐学习,我们应视情形来探索让提示能进入孩子脑海中的替代管道。

 


以下将提供我的方法,使看不懂乐谱的孩子也能学习音乐:

课前-

1.反复播放同一首乐曲(将要学习的曲目)每日5~10次以上,最好能定时定量
2.家长可轻松的跟著乐曲哼唱(若会唱音名是最好的)
3.可以唱的孩子,领著他开口唱
4.可将谱拿出指著歌曲行进的方向,孩子眼睛注视著谱,听、唱并跟著谱走

 

 

课堂中-

1.了解孩子的视觉辨识能力
(1)五线谱:分辨音符的高低位置、算数的概念
(2)简谱:对数字的敏感度,较不适用于弦乐 易与手指位置混淆
(3)注音符号:对音名的记忆能力
(4)几何图形(线条、图块):对线条或图块有辨识能力
(5)颜色(色块):对颜色、色块有辨识能力
(6)有意义的图象(联想):对图象有辨识能力,以故事的方法联想记忆
(7)以上皆无法辨认:直接背起来

 

2.以上利用孩子能辨识的方式,制作个别化的乐谱

 

3.带著孩子配合音乐,了解看谱的意义及音乐的走向

 

4.要求专注聆听或跟著哼唱
(提高注意力的方法:聆听时解释描述音乐中的意境、做适合的音乐游戏)

 

5.孩子能熟悉乐曲旋律或大略了解音乐走向时即可导入开始乐器教学

 

 

 

课后-(同课前预习)

遵照老师给的谱和练习的方式进行读谱的练习
与正常的孩子不同的是,我们不可否认看谱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有困难,
不去要求一定要看懂、认得一个音符才能开始学习音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