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08年至今,我国博物馆的数量增长明显加速。截至2017年底,全国在各级政府备案的博物馆达到了5136家,每年新增博物馆平均在180家左右。与此同时,观众的增长更为惊人,最近3年每年的参观人次已达到1亿左右。可以说,参观博物馆已成为越来越多社会民众休闲娱乐的一种选择,居民文化消费也因此呈现出升级之势。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正在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居民收入水平也成倍增长,目前人均已达到2.8万元/年。

  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不仅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大幅提高,也使他们在教育、体育、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等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明显增长,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呈现出新的面貌。

  国家发改委《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3-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从576.7元增长至800元,人均绝对值增量223.3元,年均增长率11.53%。其中,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从945.7元增长至1268.7元,人均绝对值增量323元,年均增长率10.27%;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从174.8元增长至251.8元,人均绝对值增量77元,年均增长率13.86%。文化消费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从2013年的1.32%增加到2015年的1.52%。

  居民文化消费除了支出数量明显增长外,在内部结构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是具体消费项目越来越多样化;二是各类消费档次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三是出境消费的增长势头非常迅猛;四是高雅消费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内部结构的变化反应出这样一个趋势:文化消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不断升级。

  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品

  在居民文化消费当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博物馆产生了兴趣。不仅参观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节目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鉴宝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就受到很多观众的热烈追捧。刚刚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的单霁翔,更成了超级网红,原因是他成功地把给人以高冷感觉的故宫博物院,打造成了人气爆棚的文化消费品。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不仅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以各种方式欣赏到珍贵的故宫遗物,而且还使故宫博物院成为一个文化高地和赢利中心,创造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之所以说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品,是因为:一、它承载着文化。众所周知,博物馆的类别很多,如人文的、历史的、自然的、科学的等,但无论何种类型它所承载的都是一种文化。也可以说是文化的一种象征。二、无论是哪家博物馆,除了收藏功能外,还有展示与传播的功能,这就要求它必须以适当的方式让社会公众能观赏到自己的藏品。对于参观者来说,参观的过程既是一种学习与薰陶,也是一种文化消费。这种文化消费与博物馆是否收费无关。三、作为文化消费品,博物馆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公共品,公众使用得越多它的存在意义就越大。它不是由少数人所垄断的,即便是私人博物馆,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对外开放。公共性是它与其它文化消费品的重要区别。

  我国博物馆现存的几个主要问题

  从2008年开始,我国博物馆数量开始呈现加速增长之势。尽管如此,我国现有博物馆的数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以文化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其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35000家,差不多是我国的7倍。而人口只有8000多万的德国,其博物馆数量也超过了我国,目前已近6400家。如果从人口占比角度来看,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更大了。

  除了数量上明显不足外,从结构来看,我国博物馆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表现在:高质量、高品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积淀的博物馆占比太低,而粗制滥造、水平低下的博物馆却随处可见。与那些国际一流的博物馆相比,我国有些博物馆可以说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

  从管理角度来看,我国现有博物馆也普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如龙头老大故宫博物院,为什么近几年才人气爆棚?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管理上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多种创新手段的运用,使这一老资格的博物馆重新焕发出了生机。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手段陈旧、管理方式不科学,是很多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问题,其结果是不仅博物馆没有充分发挥好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藏品受损甚至被盗等情况,经济效益自然更是不理想。这些都需要从管理上狠下功夫才能解决,当然首先需要观念的彻底变革。

  有序推进博物馆建设正当其时

  博物馆是一个活载体,不同种类的博物馆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历史博物馆,你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历史变迁所遗留下的痕迹;艺术博物馆,呈现着不同艺术大师的精华作品;科技博物馆,能让人实实在感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变。因此,有序推进博物馆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要,更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需要。

  我国建设博物馆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夏朝往后三、四千年的历史变迁都有完整的文字记录,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历朝历代的文物不断被发掘出来。这样,无论是文字还是实物,我国不同阶段的历史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见证资源。这些资源是建设历史主题博物馆的重要支柱。

  我国也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地貌到气候,从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各地相差都很大,类别非常多样。这种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为各种类别博物馆的兴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国还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短时间社会的巨变使很多刚刚过去的东西都值得纳入博物馆加以留存,而当前我国在许多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世界领先姿态也有必要利用博物馆的方式来加以展示。这两方面都为博物馆的兴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此外,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因此,现在也有足够的实力来推进各类博物馆的建设,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使精神文明也能保持同步发展。

  应该说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从欧美旅游回来的人常常赞叹它们能拥有那么多高质量的博物馆,反观我国,目前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文化消费需要的不断增长,现在是时候该认真考虑如何加快我国博物馆建设这一问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