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山梁」。车队穿行在空气稀薄的荒漠地带,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让这里成了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而藏羚羊却能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

车窗外时常可见三五成群的藏羚羊矫健奔跑的身影,成年的公藏羚羊顶著一对黑色长角,角尖微微向前弯曲,与黑色的脸颊勾勒出一幅俊俏英武的面孔,而不长角的母羊看上去则温顺乖巧得多。羊群中时常夹杂著极易混淆的藏原羚,仔细辨认后,发现藏原羚的臀部是白色桃心状,醒目的「白屁股」就是它们的标志。生性顽皮好动的藏野驴很喜欢跟汽车赛跑,它们成群结队的在远处悄悄观望车队的行踪,见车队距离稍一缩短就会撒欢奔跑起来,如脚踏浮云般的卷起一骑白烟绝尘而去,直到把我们车队甩得远远的才会停下来得意地回头张望。

可可西里是无人区,一度也是盗猎横行的「无法区」。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来说,它们要面临的不仅是生存的威胁,栖息地环境的恶化。乱采滥挖致使草场干疮百孔,直接破坏可可西里的植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险恶。

保护藏羚羊,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也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

青藏公路旁的索南达杰保护站,是可可西里地区建站最早,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保护站,这里不仅可以接待游客,介绍可可西里资源,还是一个野生动物救治所,每年迁徙的藏羚羊队伍中,总会有弱小伤病的小羊在这里接受救治。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欣赏大概是存在于人的基因中的东西。从最初肆无忌惮的非法盗采和血腥杀戮,到今天的国家级保护区、国家公园,再到世界自然遗产,可可西里经过了漫长的从痛苦走向辉煌的道路,而这条路也将继续走下去。


不能绝对的说没有盗猎,但是有非常大的好转。野生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数量稳定,还经常在道路甚至公路附近可见,并不是都怕人,说明相处的还不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