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封面

2018年12月,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发布了《区块链蓝皮书: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18)》。本期我就带大家一起迅速理解一下这份蓝皮书中指出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所面临五大瓶颈。

首先,报告指出目前缺乏可规模化推广、典型的、区块链创新应用

新技术从产生到规模化应用,需要一定的探索过程。技术成熟度和应用场景挖掘能力相对不高是导致该问题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本身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包括系统吞吐量、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挖掘创新业务场景的能力相对不足。

第二点,从技术上来说,区块链的节点规模、性能、容错性三者之间难以平衡

区块链的基于工作量证明(POW)的演算法在容错性和参与节点数量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需要通过大量的计算长时间的区块确认,性能无法满足金融交易的需要。而基于拜占庭类共识机制的演算法(此处出现之前节目的小图片),在性能上有较大提升,但在容错性上有一定程度降低,并且当节点数量超过一定规模后,性能就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所以节点规模、性能、容错性三点平衡成为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跨链系统互联仍存在障碍。之前我为大家讲解过跨链,这种复杂的基础建设。市面上也有很多正在开些主流跨链技术方案均立足于满足具体的业务需求,在性能指标、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缺乏指导性的思路和目标,尚未形成行业共识,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互联仍存在障碍。

第四点,链上数据与链下信息一致性难以保障。

简单的来说,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中,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链上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但技术无法保证链下真实数字票据的承兑情况是否与链上数据保持一致。报告认为呢,解决方案可借助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链外信息数字化上链过程中,减少人为干预。

最后的一点,报人认为目前缺少统一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

区块链平台性能受网路环境、节点数量、共识演算法、业务逻辑等因素影响较大,产业各方对其技术性能指标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传统机构难以判断不同区块链平台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劣,那么给技术选型、应用场景选择带来困难。

有其他问题,加我微信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