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 北京報道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於靴子落地。

3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與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準進一步降低,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幅度約爲50%。同時,補貼新規還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要求、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明確“地補”將退出,改爲補貼充電基礎設施。

對於此次補貼退坡新政,《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了中通客車、宇通客車及北汽方面。其中,中通客車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新能源客車補貼的退坡超出了其預期。“這對整個行業的衝擊是比較大的。對製造型企業而言,短期內市場將承壓,尤其是小企業面對的壓力會更大。”宇通客車方面則表示,新能源補貼逐步下降有利於行業優秀的技術和產品在市場上立足與發展,減少產業過剩產能、劣質產品的上馬,促使市場競爭迴歸產品品質與服務的競爭上來,實現更良性的循環。北汽方面對本報記者稱,北汽目前立項的新能源車全部按照“零補貼”標準研發。新能源車要想在產品競爭力上戰勝傳統燃油車,既不能指望政策一直輸血,也不能僅靠車身、電池領域的小修小補,而是“要靠顛覆性的技術創新”。

補貼退坡

3月26日,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迎來大幅調整,新規中平均補貼退坡幅度達50%以上,新規從當日起實施。

2019年補貼新政設置過渡期,2019年3月26日至6月25日爲過渡期。過渡期內,符合2018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照2018年標準的0.1倍補貼,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6倍補貼。過渡期內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和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另行公佈。

記者注意到,《通知》中公佈了《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其中,純電動乘用車工況法續航里程補貼標準提高至不得低於250公里。同時,國家中央財政補貼額度亦大比例退坡。具體來看,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在250~400km之間的車型補貼標準由2018年的3.4萬元~4.5萬元不等降至1.8萬元,下滑幅度達到47%~60%;續航大於等於400km車型的補貼從5萬元下調至2.5萬元,補貼金額直接腰斬。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車型由2.2萬元降至1萬元(續航里程需大於50km),補貼退坡幅度達到55%。

在新能源客車品類上,2019年補貼政策規定,如果按度電補貼算,非快充類、快充類、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三種客車類型補貼標準分別爲500元/kWh、900元/kWh和600元/kWh,補貼分別退坡58%、57%和60%。

受訪中,中通客車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新能源客車補貼的退坡超出了其預期。“新能源客車方面,補貼退坡幅度最多達到60%。如果是從符合2018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來看的話,應按照2018年補貼金額的0.1倍補貼,也就是說可獲補貼僅剩下10%,這對整個行業的衝擊是比較大的。對製造型企業而言,短期內市場將承壓,尤其是小企業面對的壓力會更大。”

他同時稱,財政補貼對於新能源汽車只是催化劑,不是市場的根本。隨着補貼政策退坡,不具競爭力的新能源車企將被淘汰出局。車企還是應紮紮實實把產品做好,提高產品附加值。未來,主要還是看車企本身的產品競爭力和規模優勢。

國內另一家商用車企業宇通客車方面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在新能源產銷規模增長、產業綜合實力提升的背景下,新能源補貼逐步下降是符合市場公平競爭、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有利於行業優秀的技術和產品在市場上立足與發展,減少產業過剩產能、劣質產品的上馬,促使市場競爭迴歸產品品質與服務的競爭上來,實現更良性的循環。“宇通客車支持國家的新能源補貼調整政策,並積極響應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導向。”

此前,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北汽目前立項的新能源車全部按照“零補貼”標準研發。他向記者直言,新能源車要想在產品競爭力上戰勝傳統燃油車,既不能指望政策一直輸血,也不能僅靠車身、電池領域的小修小補,而是“要靠顛覆性的技術創新”。

“我們正在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用顛覆性的、革命性的技術創新,抵消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影響,併爲新能源車未來發展趨勢定調。”他有些神祕地表示,這是北汽集團目前保密級別最高的“商業機密”,不便透露。但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北汽今年將推出最新一代換電技術,耗時僅需30秒,“比加油還快”。

對於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羅磊向記者分析稱,補貼退坡幅度達到約50%在意料之中。根據規劃,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於2020年底前退出,2019年是倒數第二年,對於補貼退坡各個企業應該都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