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局已定 再想炒房真的没有机会了

  什么情况下才能炒房?肯定是房价上涨的时候,买涨不买跌,只要房价上涨的趋势不变,人们就会继续买房,当然是炒房客买房,不是刚需买房,即使刚需买房,也是被逼被骗,他们以为自己买到了一个便宜的房子,可能就“六个钱包”都在此不惜。炒房的人不在乎房价多高,他们只在乎房价是不是能再高。

  但是,现在,我们再看楼市,还具有这样的条件吗?房价还有再涨的基础吗?如果房价不涨了,那炒房者也就会自然而然撤退了。去年以来,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普遍出现下降,真正还在上涨的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小城市房价上涨,有什么道理?

  是经济发展空间大、机会多,还是资源禀赋独一无二,适合人居?都不是,小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竟然是棚户区拆迁的货币补偿方案,本来是拆房补房的办法,通过改变交换方式,一下子就增加了大量的市场需求,给人们一种供不应求的感觉。人们分析,这或许就是三四线房价上涨的原因,越是拆迁厉害的城市,房价上涨也就越快,越是没有怎么拆迁的城市,房价就难得上涨。

  拆迁,改变城市面貌,也给城市带来很多问题,发展经济依靠拆迁不是什么好主意。国家最近对五个城市的大拆大建提出严正批评,是有道理的。截至2019年2月末,已公布2019年棚改工作计划的省份有25个, 其中18个省市计划开工量有所下滑,14个省市计划开工量同比跌幅在20%以上,其中河南是对棚改任务下调较大的省份之一,今年河南省的棚户区改造新开工计划为15万套,与去年的50万套相比,下降了70%。这应该是中国楼市改邪归正的一个良好开端。

  总还是有人说,楼市是中国投资最好的选择,也有人说,在中国还没有找到比房地产投资更好的渠道。最近,楼市回暖、交易量上升、利率上调幅度下降,都成为支持楼市投资的理由。但是,经济学家向松祚明确判断“房地产出现了相当严重的过剩,房地产拐点已经到来”。

  他认为,房地产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没有投资炒房的支持,自住需求很难将房地产市场带回到前几年的态势,而对于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限制降低,以及公积金贷款额度的放宽,也完全没有可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从前的火爆局面。最近的消息是,国管公积金执行“认房又认贷”的政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还更紧了。

  住建部制定的2019年调控总目标是“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有人认为,稳地价是根本,稳房价是基础,稳预期是保障。但是,笔者认为,稳地价太简单,领导一句话就能搞定,稳房价才是关键,地价降低了,只要炒房成群,房价一样控制不住,所以,始终要把控制房价上涨当成重中之重的任务,稳预期是个自然而然的事情,稳还是不稳?能不能稳住?都要看市场的变动。

  这样看来,稳房价是关键中的关键,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房价不稳,楼市谈何稳?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既要防止房价大涨,也要防止房价大跌!”现在看来,房价还要大涨是不可能的,从政策上讲“房住不炒”不改变,什么手段都不可能拿出来。目前,人们寄予希望的信贷政策并没有触及到调控的底线,这样,楼市也就不会过热,房价上涨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无论楼市出现什么波动,只要这个定海神针不动摇,一切就都不用担心。

  另外,从最近的市场反应看,三四线城市的“一城一策”,或者是“因城施策”都是大势所趋,不同城市将会面临不同的房地产形势,但是,楼市的风险确实一样的,这点已经越来越清楚了。因此,春节之后的调查显示,出现房价下降的城市正在增加、虽然也有一些地区在调控上进行了一些小动作,但是,正确理解这些动作也是正常的,并没有引起市场震动。这说明楼市趋稳向下的局面已经形成。

  有人称,“一城一策”开始实施,意味着高端住房需求可能将恢复市场,针对不同城市展开不同的调控,该松的松,该严的严。调控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调控即将松绑。这话不完全正确,首先说明,“一城一策”说的是调控政策,不是楼市的基本制度,基本方向都。当然,房价不跌的情况,也不能认为就是坏事,但是,保持稳定不变并不容易。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楼市舆论还呈现七嘴八舌的混乱状态,推动房价上涨的声音也还不小,所以,有价无市的现象,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20190414】

相关文章